2019年,42岁男子肌酐268,8个月降到93,分享3个方法值得学习

严医科普羊生 2025-04-07 18:20:53

资料来源:

[1]夏亚冬,卢宇,李若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大医生,2024,9(22):114-116.

[2]陈思军,齐贞铭,杨芳玮.不同年龄慢性肾脏病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及β2微球蛋白的差异性分析[J].包头医学,2024,48(03):4-6+9.

[3]施春燕,夏宗玲,王莉英.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对血尿酸、血肌酐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22(08):969-972.

血肌酐由肌肉代谢产生。肌肉新陈代谢时,肌酸经非酶脱水反应生成肌酐。肾脏是过滤血肌酐的主力军,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将其排出,从而让血肌酐水平维持稳定。当肾脏因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受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排泄血肌酐的能力降低,血肌酐就会在血液中积聚,导致数值升高。血肌酐是评估肾功能的关键指标,所以当血肌酐指标有异常时升高,就一定要多加小心。

2019年,42岁的杨林是一家广告公司的的设计总监。每次接到任务,他都要带领团队反复打磨创意,修改设计方案使得他常常熬到凌晨。忙起来的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中午别的同事都去食堂或者餐馆正常吃饭,但杨林则是点上一份肯德基或者买一份奶油蛋糕这种高盐高糖的快餐充饥,咖啡也是当成白开水一样,一杯接着一杯的。尽管妻子劝他该吃饭时要吃饭。杨林却不以为然的挥挥手,表示自己这么久一直都这么过来的,没什么大碍,工作更重要。

2019年4月4日,又到一年公司的体检季,杨林像往年一样,以为体检只是走一个过场,便满不在乎地前往体检中心。可几天后的体检报告,上面的数字让他倒吸一口凉气:空腹血糖值10.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更是飙升至16.3mmol/L,杨林的数值远超正常标准,体检报告上明晃晃的写着高血糖三个字。

望着体检报告上那刺眼的数据,他反复确认,怀疑是不是报告拿错了。自己明明才42岁,除了有时忙得头晕,身体并无异样,怎么突然就高血糖了?直到医生详细分析,才不得不接受这残酷现实,医生告诉他需要按时服用降糖药,并要注意清淡饮食和适当的运动。

回家之后,杨林开始有规律的服用降糖药,他打算改变自己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一有时间就想着去运动。但是现实往往很不如意,广告项目一个接着一个,每天还是很晚才能回家,原本计划的晨跑,常常因为前一晚加班到凌晨而泡汤。这也导致杨林没时间准备他的健康餐,依旧经常靠外卖解决。

2019年5月26日,杨林来到医院进行复查,可结果正如他所料,杨林血糖水平如同坐过山车一般不稳定,时升时降。但他身体并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正因如此,他对这些异常变化掉以轻心,觉得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下能把血糖控制到这种程度很不容易,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转眼间两个月过去了,时间来到了2021年7月13日,杨林在编辑项目方案时,发现今天的他饮水量似乎比以前猛增几倍,以前一上午一杯水都喝不完,今天抱着两升容量的大水壶,时不时就猛灌几口。即便如此,他还是总觉得口渴,觉得喝了多少水都不解渴,与此同时,他跑厕所的次数也多了起来,原本连贯的设计思路,常被频繁打断。但他并没有让他引起重视,他觉得是因为夏天到了天气炎热所以自己才会疯狂喝水,并且为了不打断工作思路,他尝试着憋尿,不到万不得已杨林很少会上厕所。

好景不长,2021年8月17日清晨,杨林早起洗漱时,无意间瞥见马桶里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密泡沫,久久不能散去,而且尿色明显比之前深的多,好似浓茶一般。他心里“咯噔”一下,想到之前查出的高血糖,不安感瞬间袭来。但手头项目正处在关键阶段,团队离不开他,于是他怀着侥幸心理,想着或许是熬夜上火导致的,便打算等忙完这阵,再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2021年9月4日,杨林还在为新广告方案绞尽脑汁,突然,一阵剧烈的头痛袭来,仿佛有重锤在敲打着他的脑袋,他双手抱头,额头也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了冷汗,桌上的文件被碰落一地。同事们发现不对劲,围拢过来。其中有一个经常头痛的同事意识到不对劲,赶紧拿出自己的随身电子血压计对杨林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杨林高压居然达到了178/119mmHg。同事惊呼,这是三级高血压!快把他送到医院!

在医院,医生听到了同事们的描述,医生开具了血肌酐、血常规、肾脏B超等检查,结果显示他的高压为188/119mmHg,血肌酐值飙升到268μmol/L,远超正常上限。这一异常数据让医生建议他立即做全面检查。进一步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显示,尿蛋白含量高达3.2g。肾脏超声检查发现肾脏结构已经出现损伤。结合多项检查结果,杨林被确诊为重症糖尿病肾病。

医生神色凝重,指着检查报告解释道:“你目前的,是长期血糖失控引发的严重并发症。这就好比温水煮青蛙,你若继续熬夜加班、饮食不节制,不仅慢性肾衰竭会持续恶化,还可能滋生更多严重疾病。到那时,即便花费再多金钱,也无力回天!”随后,医生给出治疗方案,先采取保守治疗,为杨林开具治疗糖尿性肾病的药物。同时,医生反复叮嘱杨林要立刻改变他的不良生活习惯,尽最大努力延缓病情发展。

自此以后杨林像变了一个人。往昔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如今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糖尿病与慢性肾病知识的学习中。他时常浏览各大医学网站,不放过任何一条有用信息。在持续学习过程中,杨林对肾脏疾病有了深入了解。他知晓肌酐来源,一部分是日常摄入的肉类食物,另一部分则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产生。并且用这些知识制定了一套周密的护肾计划。

经过了杨林的坚持,杨林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2022年5月18日,他又回到了医院复查。复查结果出来,杨林的血肌酐值稳定控制在了93μmol/L,血糖,肾功能指标和尿常规一切正常。得知消息,平日里和杨林交情深厚的同事们,纷纷前来向他道贺。杨林脸上洋溢着喜悦,心中更是感慨万千。

杨林的事迹在医院里传开后,许多病友纷纷前来向他取经。大家纷纷问道:“您到底找了哪个的高人名医,居然能让肌酐值恢复到正常?快给我们透露点秘诀吧,我们也想希望跟您一样恢复这么快”。

杨林听着众人的追问,憨厚地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抹质朴的笑容:“大伙可别把我想得太神了,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哪有机会结识什么高人名医!我能恢复,全靠自己摸索出的一套办法。这段时间调养,我留意到不少事儿。很多肌酐值高的病友,都知道多喝水、饮食清淡、保证休息,但光做到这些,远远不够。我有两个方法,既不复杂,又不用花一分钱。只要坚持做,稳定肌酐效果加倍,恢复健康大有希望!”

一、健康的饮食

在守护肾脏健康的过程中,合理健康的饮食发挥着关键作用,为肾脏的正常运转筑牢基础。多吃蔬菜水果,是为肾脏健康加分的重要举措。杨林被查出肾脏指标有些异常后,他会准备一份丰富的果蔬早餐,苹果、蓝莓、黄瓜与生菜合理搭配,确保每日维生素的充足摄取,降低肾脏被感染的几率。

做饭时,杨林会特意使用控盐勺,严格将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在饮食选择上,杨林主动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比例。以前顿顿不离的牛排、蛋白粉,现在被他巧妙地替换成适量鱼肉和豆类。除了在饮食上用心,杨林还时刻关注自己的饮水量。他购置了一个带有刻度的大水杯,每日督促自己喝够1500-2000毫升的水。随着一次次排尿,帮助他将体内毒素顺利排出,维持肾脏的正常代谢。

二、适量的运动

适量运动对肾脏健康大有益处,不仅能增强肾脏功能,也能减少多种肾病的发病风险。自从关注到肾脏健康的重要性,杨林便将适量运动纳入日常生活的关键部分。工作日清晨,他会早早起床,换上轻便的运动装,在小区附近的街道慢跑。周末时,杨林常去游泳馆游泳。日常出行,杨林也会尽量选择骑自行车。这既能减少交通拥堵带来的困扰,又能锻炼心肺功能。通过这些运动,杨林成功地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血压也保持稳定,大大降低了因高血压、肥胖引发肾病的风险。

三、规律的作息

肾脏就像人体的“清洁卫士”,时刻过滤代谢废物。规律作息对护肾至关重要。从激素、血压及免疫力层面看,规律作息对肾脏健康意义重大。夜晚睡眠分泌褪黑素可调节肾脏功能,规律作息稳定血压减轻肾脏压力,充足睡眠提升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自从关注到肾脏健康后,杨林对作息愈发重视。每次时间一过晚上九点,他就主动远离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每天晚上10点半,他准时躺到床上,很快便能进入梦乡。在睡眠过程中,充足的褪黑素不仅让他睡得香甜,更悄悄调节着肾脏的生理功能,让肾内环境保持稳定。早晨6点,杨林准时起床,规律的作息让他血压平稳,肾脏不再承受过高压力。一段时间下来,杨林的免疫力提高,肾脏也愈发健康。

(注:《回顾:42岁男子肌酐268,8个月降到93,他的3个方法值得学习》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0 阅读:0
严医科普羊生

严医科普羊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