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明代的官制,京官系统中每三年要进行一次考选,各部主事有望成为御史或给事中,在官场上被视为升官。有疑问的是:主事是正六品,御史是正七品,给事中是从七品,那么品级低了反而是升官了,这又是怎么个说法呢?
明代吏部选官的规则明清都是一样的,吏部选官遵循一个大的原则,即“资格和出身”。《明史·选举志》中记载:
“选人自进士、举人、贡生外,有官生、恩生、功生、监生、儒士,又有吏员、承差、知印、书算、篆书、译字、通事诸杂流。进士为一途,举贡为一途,吏员等为一途,所谓三途并用也。”
明代十分注重科目,并严格执行非科举者不得选官的政策,但是不通过科举的“杂流”也可以通过吏部铨选进入仕途,不过在授职方面,出身才是决定仕途前程的关键因素。
科举正途就是进士、举贡,进士属于正途中的“甲科”,举贡是指举人及各类监生,其中只有举人属于正途中的“乙科”。
举人的出路无非两条:一是继续参加会试;二是安排教职。但是教职地位低下,又无升迁希望,故落第举人一般多选择第一条路,只有数次乡试不中,吏部才会安排官职。
监生中以贡监地位最高,在出身上等同于举人,所以就有了“举贡”之称;至于其他的贡生、监生以及荫生,地位等而下之,地位低于举人。
杂途或异途是成分最复杂的,包括京师各省内外衙门的所有文职办事人员和各种技术专业人员,这些人不得参加科举,无法获得功名,只能担任低级官员,也就是“吏员”。
什么出身选什么样的官,《明史·选举志》中做了明确的规定:
“京官六部主事、行人、中书、评事、博士,外官知州、推官、知县,由进士选;外官推官、知县及学官,由举人、贡生选;京官五府、六部首领官,通政司、太常寺、光禄寺、詹事府,由官荫生选;州县佐贰,都布按三司首领官,由监生选;外府、外卫、盐运司首领官,中外杂职入流、未入流官,由吏员等选。”
由此可知,在首次选官的时候,出身起到了决定作用,甚至出身已经决定了官员的仕途前程。
了解明代官制的读者都知道,仕途最好的是翰林院官(修撰、编修、检讨)、六部主事以及科道官,其次是各省的州县正印官,因为这几类官在首次授职时,清一色都是进士出身。
明代不同出身官员的升迁路线图出身与升迁有因果关系,翰林官的升迁路线一般是:由编、检升讲、读,然后升詹事府少詹事,再升侍郎、尚书,乃至入阁为大学士;
进士出身者的升迁路线分为三种:一是六部主事考满后升员外郎、郎中,考满提拔为各寺少卿、卿,接着就是升侍郎、尚书;二是六科给事中和御史考满后升为佥都御史或左右通政,然后升副都御使、都御史,或转升六部侍郎、尚书;三是知县升知州、府同知乃至知府,然后通过“行取”(吏部在各省正印官中选出一部分任京官)转为科道官,最后递升至侍郎、尚书。
举贡、吏员出身者的升迁路线就很狭窄,晋升的机会也很少,故留滞时间较长,即便升迁也难以做到侍郎、尚书级别。
相比较于清代,明代始终奉行“内重外轻”,地方官哪怕布政使、按察使一类的地方大员,也不如四五品的京官。而在京师衙门中,同样也有三六九等,其中地位最高的当是翰林官和科道官,这两类职官的任职资格也最高。
翰林官就不用多加解释了,向来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实际上,即便是进士出身,也只有少部分人才有机会进入翰林院。
科道官掌风纪,级别不高职责重大,是朝廷最重要的行政岗位。按例,科道官出缺,或由翰林院庶吉士改授,或从两京进士出身的户、礼、兵、刑、工五部主事,以及中书、行人等职官中考满选任,又或从进士、举贡出身的知县中行取。
需要说明的是,举贡出身选为科道官的少之又少,史料称:“天下为守令者,进士十之三,举贡十之七;为科道官者,进士十之九,举贡十之一。”
举贡选为科道官的比例只有十分之一,而且即使是这十分之一的举贡出身者,也都是“有台无省,多南少北”,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举贡就是当了科道官,也只是补御史而不能授给事中,且一般都在南京任职,北京几乎很少。
翰林院与科道官对于吏员出身的人来说,那是做梦都不会梦到的,因为从洪武初年就规定,吏员不得参加科举,这一规定断了吏员考取举人、进士的通路。此外,从永乐朝开始出台政策,科道官不得用吏员,也就是说,自永乐朝以后,流品之分已经十分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