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科共开了112次,取中进士约2.7万人。据统计,中进士的平均年龄为32岁,其中年龄最小是直隶静海人励万宗,他17岁中进士入翰林;年龄最大的是山东陵县人王服经,他84岁中进士入翰林。
科举时代,少年得志者不在少数,但是年过70中进士的却是极其稀少。按照《清稗类钞·考试类》的记载,有清一代七十岁以上考中进士的只有三个人,分别是康熙朝丁丑科姜宸英(73岁中探花),乾隆丙辰科刘起振(80岁授检讨),嘉庆朝戊辰科王服经。
本来,嘉庆丙辰科元和人王严,有机会夺得“最强科举钉子户”第一把交椅,只是他注定没有进士命,会试中榜后不久,就病死在京师,没来得及赶上殿试,其时王严已是86岁高龄。
在清代乃至中国科举史上,王服经无疑是年龄最大的新科进士,他的科举历程也为时人津津乐道。御史借助相关文献的记载,就来讲一讲这位传奇人物。
举人是王服经命中的克星清代是科举制度最完善的时期,读书人对科举功名的追求也超过历朝历代,但是科举考试的路上充满了艰辛和未知。从童试到院试,从院试到乡试继而会试,能一路过关斩将挤过独木桥的仅仅是极少数。
要说科举中哪一级考试最熬人?那么肯定是乡试,因为只有取得了举人的头衔才有资格选官,而会试竞争虽然也很残酷,但是很多人在几次会试落第之后锐气已尽,最终选择以举人入仕。
王服经,山东陵县人,出生于雍正二年。陵县王家家境富裕,是一个典型的耕读之家,他的父亲王伦是个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名气,用古人的话说就是“大善人”。
据史料记载,王伦持家有道个人品德高尚,有一次他捡到一包银子,他没有私吞,而是在原地等了大半天,待失主来时双手奉还。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在父亲的教导下,王服经从小就受到系统的儒家道德思想教育,立志以科举入仕。
王服经聪明睿智,读书也刻苦,18岁那年参加院试顺利取得了秀才功名。然而王服经做梦也想不到,此后的60多年时间中始终止步于秀才,无法跨过举人这道坎。
从乾隆七年第一次参加乡试开始,一直到嘉庆六年,王服经一共参加了20次会试(乾隆朝总共就开了27科),从意气风发的少年硬是考到了须发皆白的老翁,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连乾隆都给他熬死了,上天还是不让他过乡试这一关。
嘉庆九年,80岁高龄的王服经再次参加乡试,遗憾的是和此前一样名落孙山。但是这一次情况不同,山东学政和乡试主考官在得知王服经的科考经历后,向嘉庆皇帝做了汇报。根据以往朝廷赐年老考生的惯例,赐予王服经举人功名。
按说王服经已是80岁高龄了,朝廷也赐给了举人,他的科举之路应该也可以画上句号了。然而心高气傲的王服经,决定向会试发起冲击。
考试考到这个份上已经不再是为了当官,就是要争一口气命运有时候真是捉摸不透,王服经作为当地著名的科考“钉子户”,本人考运不济,可他的学生倒有不少考中了举人、进士。不仅仅是他自己,就连门生们也劝他赴京参加会试。
要说老爷子身体也确实硬朗,嘉庆十年,王服经和门生们一起至京师参加了会试,不过客观地说,参加会试的都是全国各省选拔出来的精英,王服经毕竟年事已高,想要通过会试绝非易事。
果不其然,会试发榜后王服经名落孙山。到了这个节骨眼上,王服经已经不是单纯地冲着进士功名去的,因为道理很简单,就是中了进士凭他的年纪也未必能做官。在他看来,自己一生都耗在了科举上,考进士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口气。
人一旦树立了目标,且抱着一定要实现的决心,那么就没有做不到的事。会试落第后,王服经回到老家陵县,像当年18岁参加院试那样刻苦学习,研读当世会试范文,准备迎接下一科的会试。
嘉庆十三年,王服经第二次赴京师应试,总算是上天不负有心人,礼部榜单揭晓后,王服经位列125名。名次不算靠前,但总算是上榜了。
一个月后,王服经参加了殿试,在殿试排名中位列三甲238名,这一年王服经84岁。按例,殿试之后要举行朝考选拔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庶常馆深造,从历朝的情况下,三甲进士进入翰林院的概率极低。
84岁中进士,打破了大清开国以来的会试记录,嘉庆帝认为这是科举史上的佳话,下旨直接授予王服经翰林院检讨。不经朝考而直接授官,向来是一甲三名的特权,王服经有此恩荣,也算是皇恩浩荡了。
嘉庆十四年,正值嘉庆帝50万寿,王服经献诗祝贺获得皇上赏赐。第二年王服经因眼疾致仕,嘉庆二十一年,王服经在老家陵县病逝,享年92岁。
备注:据史料记载,清代参加会试最年老的举人是广东考生陆云从,当时102岁。会试后道光帝授予他国子监司业衔,御史在清代进士名单中没有查到陆云从的名字,大概是没有考中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