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沐言。
最近在看宗白华先生的《美学的境界》,先生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将那些对美的独到感悟,艺术中蕴含的美学真谛给了我更多的启示。上周主理人聊到了极简主义,纵然我们上千年的古陶瓷璀璨文化中,或奢华繁杂,或简约优雅,皆表现了美的意境,但去繁就简后的质朴清丽中的艺术境界更耐人寻味。
去年我们做了一些线下展览,其中一场日本富苑家族的佛供器展,至今仍让很多藏友念念不忘,虽说那些器物多不是以繁杂纹饰吸睛出圈的,却以一种简约内敛、富含张力的姿态深深印在了藏友心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佛供器里的简约却不简单之作。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展陈
关于佛供器物,一般的礼佛器具主要用于民间祭祀、礼佛、日常供奉中的使用,另一部分礼佛器具较为特殊,是地宫出土之物,且兼具佛家法器之用。通常这类器物为专门为其功能以及寺庙而打造之物,或为朝廷上贡御赐,珍稀之意自不用说,诸如河北定州的静至寺塔基、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佛供器物,让信仰虔诚透过器物传递和铭记。有些器物的形制和纹饰带有明显的宗教属性,譬如钵式器,或如莲瓣纹饰器物。
五代 越窑秘色瓷莲花碗 苏州博物馆藏
我们先来聊聊钵式器物。钵是僧尼六物之一,作为传统的佛教用具被人们熟知,南朝至北宋,钵的器型与装饰变化极为突出,钵身的装饰纹样具有典型的时代风格。那时的钵多为盛食器,而唐至北宋整体腹部更为扁圆,相较之前的器物整体釉层薄且均匀,器型更为精致,追求实用且严谨的做工,以及简约的装饰技法,这种造物观念在佛供器物设计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呈现内敛与朴素的观感。
北宋 红耀州茶钵 & 北宋 红耀州佛供大钵 日本富苑家族旧藏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定窑白瓷也将佛供器物的朴素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和演绎,这件柳斗杯呈钵型,是古代瓷器中比较有特点的一种器物,外壁皆饰柳编纹,纹饰模印制作精细,惟妙惟肖,釉色柔和洁净,展现崇尚的安静与雅致、沉静与寂寥,无论从器型到釉色,都浸透着静谧与通透。白釉素色,最大限度地突出釉色的质地美,线条生动流畅,留于朴素、高雅之感,有无色胜有声的效果。
北宋 定窑白釉柳斗杯 静志寺塔基出土
器物之美,外延从形制、釉色中可见,而其内核则需通过艺术的境界来感知和品悟。一切艺术的境界,大抵分为写实、传神和造境。一件器物形神兼具,因其形,观其貌,而感其神,才是真正看懂了它,参透藏在其中的艺术境界。
宋 定窑系黑釉钵式香炉 日本富苑家族旧藏
很多佛供器物素面无纹,与佛教中的“禅”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禅以“空”为基调,通过“空”的方式宣扬对世间万物的态度与看法,提倡意境的“空”意为朴素实用、崇尚简约的观念。在器物中也自然更注重此类意境的营造。禅宗在唐时由惠能创立,宋元时传入日本,禅思想对当时审美情趣与意向的转变影响是巨大的,促使当时整体审美情境出现适意、淡泊的趋势,也为宋式思想和艺术创造奠定了基础。
宋 定窑白瓷钵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我们曾征集到一些日本富苑家族的藏品,这个深谙禅宗的收藏家族,与佛供器物有很深的渊源,因而也对该类器物有独道的感悟。所以在富苑家族的旧藏中,多是素雅简约的佛供器,正契合家族的信仰,追求精神的净化与自省,注重内心的平静与释然。
一如富苑家族旧藏中的这件红耀州茶钵,是对信仰与生活融合的典型之作。“以茶悟禅”, 在品茶中求得心灵的愉悦,从而能够获得心灵的洗涤与净化,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平衡。而能得以裨益,必须有契合的茶器来承载。对他们来说,这件出自北宋早期的红耀州茶钵,无疑不是好的选择,是怡情养性的物质载体。
北宋 红耀州茶钵 日本富苑家族旧藏
它的釉色归属于酱釉,却不是一味浓重的深沉,烧造出偏红色的精品才能称为红耀州,如素漆般深沉肃穆,釉色深浅明暗是自然赋予的神奇美好,或明或暗中是若隐若现的灵动飘然,不乏味、不呆板。器型与釉色呈现出佛供器物特有的静谧素雅,加持的那抹神秘,让它也多了不留于俗的超脱之意。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喜好里就透着他的思想,他对生活的态度,从器物中让我们对富苑家族多了认知,有信仰的惜物之人,内心多怀揣着善意与慈悲。
物中有古朴,将美的意境与陶瓷艺术相结合,它诠释了简朴的审美,物质载体之下创造的深远意境驱动美的层次递进,探索和映射更多的物华之美。
北宋 红耀州茶钵 日本富苑家族旧藏
下次我们还会再聊佛供器中的哪些艺术之美呢?下期告诉你,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