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名人历史:岳飞搞房地产,孟尝君放高利贷

南川杂谈 2025-02-13 10:28:41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历史典籍浩如烟海、科技工艺名扬世界,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中国哲学充满智慧,人物故事也精彩纷呈。有一些历史会出乎你意料,或者说打破你的常识认知。比如你所知道的十二星座,你可能会觉得它是近现代传入我国的。而实际上,早在隋朝开皇初年,僧人耶连提耶舍翻译的经书《大方等日藏经》里就提到了“十二星座”。再比如清朝的康熙皇帝和牛顿是同时期的人物、张学良听过周杰伦的歌、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演过电影等等。那今天就来盘点另外两个你可能不太知道的事儿。

一、岳飞是房地产大佬

房子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房子是家的先决条件, 房子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家的缩影,它不仅是供家庭成员居住的地方,也是温暖和安全的象征。咱们经常说成家立业,成家之前就先得有一套房子,有一套房子才算有一个稳定的家。

而且,房子还具有类似黄金的价值储备的功能,算得上是“硬通货”。对国家来说,房地产是一个稳定良好的税源,所以呢,从古代开始,房地产行业都是人类最大的产业之一。

我国的房地产最早可以追溯到到西周时期,这个时期土地交易的出现,标志着房地产业的萌芽。到了唐朝,房地产行业兴盛,长安、洛阳这样的大都市出现了专门从事房产交易的“牙行”,类似今天的房产中介和房产销售综合体。到了宋朝,房地产业迎来一个小高峰,房地产交易频繁,换手率极高:“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两宋期间,房价很高,高到什么程度呢?在长安有“居大不易”的说法。在高薪养廉的两宋,贵为执政大臣也只能住“廉租房”或者远居郊区,譬如欧阳修、苏轼这样的大人物,也只能蜗居,甚至根本买不起房。但是有一个人不一样,他不仅不愁没房子住,还是一个大地主,搞过房地产开发,他就是岳飞。

杭州岳王庙忠烈祠岳飞像

岳飞本是佃户出身,租种北宋名相韩琦家的地,家境贫寒。年幼的岳飞爱看《左传》、《孙子兵法》,“陕西大侠铁臂膀”周同是他的武学启蒙老师。随后, 在母亲的安排下,岳飞又拜师陈广学习枪法。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20岁的岳飞投军,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因为骁勇善战,表现突出,岳飞升职很快,加上两宋官员的工资很高,岳飞的家境才逐渐好转。到了后来岳飞更是身兼数职,既是“神武副军都统制”,又是“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同时还是“潭州知府”,掌管着近两个省的军事防卫和部分民政,最高官至太子少保、枢密副使。

杭州岳王庙

北宋灭亡后,岳飞一大家子逃亡到江州(今天的江西九江),随后这一大家子在这里长期定居。岳飞拥有的土地、房产也大部分集中在这里。岳飞冤死20年后,因为朝廷要替岳飞平反,于是就派人到江西详查岳飞的家产,清单便记录在了岳飞孙子岳珂所著的《鄂国金佗粹编》中,提到岳飞的剩余资产是:

“田七顷八十八亩一角一步,地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水磨五所,房廊、草、瓦屋四百九十八间。”

这还是岳飞死后20年,资产被各种侵吞的情况下的剩余,岳飞在世时的资产估计更为吓人。

根据宋朝田亩单位换算,一顷是100亩,一“角”是1/4亩,一“步”则是1/240亩。把岳飞的土地全部换成“亩”的话,等于田地788.25亩、旱地1196.75亩,两者相加,岳飞共有1985亩土地。

这样说大家可能还是没什么概念,按照现在的概念来算,宋朝的1亩约等于现在的1.2亩,那岳飞的土地按今天算大概就是2382亩,一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是10.7亩,岳飞拥有的土地大概相当于222.6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

汤阴县岳飞庙碑廊刻

按照岳珂后来写的《祖宗田米直》中记载,出租一亩中等肥沃的土地,每年能收租8斗,值1500文。岳飞家除家人、佣人耕种外,出租土地数是1400亩,每年有210万文租金。这210万文在今天的相当于多少钱呢?我们以大米为例,宋朝江南米价3贯一石,可以买700石大米。现今普通大米一公斤大约5元钱,按宋朝一石约重97公斤计算,大约相当于今天的34万元。

再看岳飞的房产498间,这498间有商铺、草房、瓦屋,每年的租金收入是一笔天文数字。可以说岳飞是躺在不动产上赚钱。

根据《宋史全文》记载岳飞“岁收息钱一百十六万五千余缗,营田稻谷十八万余石。”

武汉黄鹤楼公园岳飞广场

那岳飞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贪污腐化和岳飞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块,岳飞身居要职,加上宋朝高薪养廉,级别越高,俸禄越高。岳飞每个月除了基本工资,还有各种津贴、餐补等多种补贴,月收入6000贯左右,一年的收入在7.2万贯。再加上宋高宗赏赐的一些田地,岳飞有这么多土地并不奇怪。

但是,岳飞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入狱后,宋高宗、秦桧想歪点子,派人去查抄岳飞家,一来想用贪污受贿的罪名把岳飞摁死,二来宰大户,填补南宋朝廷的财政亏空。但是前去查抄的人回来报告:“岳飞家无余财。”

宋高宗

这个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那为什么岳飞会“家无余财”?前面的文章我们提到过两宋有严重的“钱荒”,冗兵、冗官、冗费问题严重,两宋的财政根本无力承担军队的军费,于是两宋被迫同意军队经商,简单的讲就是军队自己承担自己的给养。于是岳飞就经营了大量的房产,加上岳家军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岳飞将财物全部给了将士们,所以家无余财。

将士们有了钱,加上严格的训练和精明的指挥造就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样纪律严明、战斗力旺盛的王牌军队。

二、黑恶势力保护伞孟尝君放贷

“贷款”一词于当下而言,已非新奇之表述。现今,诸如车贷、房贷、消费贷之类,广泛涵盖了我们生活的诸般领域。一方面,信贷恰似“金融活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不法之徒借贷款之名,肆意行不法之举,砍头息、套路贷、高利贷等现象严重侵害公民权益,更有甚者,打着金融风控、征信维护之名,大肆施行软暴力催收,在法律边缘肆意妄为。上述种种,皆为贷款背后存在的乱象。那些借着网络搞“P2P"的“高炮”其实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贷款,而且利息高的吓人,唐代甚至有时候达到了年利率120%以上的情况出现。为了遏制乱象,南北朝期间政府还曾发过明文:贷款利息不能超过本金,就是一年的利息不能超过100%。

搞贷款最出名的便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他在自己的封地放贷款赚利息用以养活“三千门客”。孟尝君这个人是“四公子”里,最没有德行的一个,四个字概括就是“德不配位”。他家是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因承袭他爸的爵位和封地薛地(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称薛公,号孟尝君。他在齐国,魏国都做过丞相,还被秦昭王聘用当了一段时间秦国的丞相,堪称战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

孟尝君

就是这么一个人,广招门客数千人,这些人没一个出色的都是他在社会上结交的一些三教九流,鸡鸣狗盗之徒,甚至还有一些在别的国家犯了事儿投奔来寻求庇护的逃犯。

孟尝君对他们也一视同仁,不歧视他们,这样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孟尝君也博了一个礼贤下士的美名。然而养活这些人得花费大量钱财,孟尝君就在薛地搞高利贷。收回贷款的时候,孟尝君手下那些劣迹斑斑的流氓便派上用场。老百姓畏惧权威,害怕流氓,只能忍气吞声,或东拼西凑或将一年大部分收入上交偿还贷款。

史料有记载有一年,薛地歉收,很多人没交利息,他派人催收,即使如此,仍“得息钱十万”,可见他放贷的规模之大。

可以说,那个时候的薛地在孟尝君的默许下,五毒俱全,犯罪的天堂。搁现在孟尝君就是妥妥的黑社会组织头目,黑恶势力保护伞。而薛地糟糕的民风一直到汉代都糟糕透顶,司马迁来看了都摇头。

0 阅读:5
南川杂谈

南川杂谈

讲各种历史故事, 民间故事,总有一款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