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主要包括七大类:分别是二甲双胍、格列美脲代表的磺脲类,瑞格列奈代表的格列奈类,吡格列酮代表的噻唑烷二酮类、以阿卡波糖为代表的的糖苷酶抑制剂、以利格列汀代表的DPP-4抑制剂、以达格列净代表的SGLT2抑制剂。这7大类降糖药,哪一类降糖幅度最大呢?
双胍类
磺脲类
格列奈类
噻唑烷二酮类
a-糖苷酶抑制剂
DPP-4抑制剂
SGLT2抑制剂
二甲双胍
格列本脲
瑞格列奈
吡格列酮
阿卡波糖
利格列汀
达格列净
格列喹酮
那格列奈
伏格列波糖
沙格列汀
艾托格列净
格列吡嗪
米格列奈
米格列醇
西格列汀
卡格列净
格列齐特
维格列汀
恩格列净
格列美脲
阿格列汀
恒格列净
瑞格列汀
加格列净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是反映血糖控制状况的最主要指标,这个指标可以评价患者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不受每天血糖波动的影响
品种
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的降幅
二甲双胍
1.0%~1.5%
磺脲类
1.0%~1.5%
格列奈类
0.5%~1.5
噻唑烷二酮类
0.7%~1.0%
a-糖苷酶抑制剂
0.50%
DPP-4抑制剂
0.4%~0.9%
SGLT2抑制剂
0.5%~1.2%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 )降幅最大的为二甲双胍和磺脲类,那么,对于口服降糖药物来说,是不是降糖幅度越大,临床地位越高呢?答案是否定的。

评价一款降糖药的好坏,不能单纯以降糖幅度而论,还要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否具有心血管保护等诸多因素来综合评价,比如磺脲类降糖药,虽然降糖幅度名列前茅,但是由于其导致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副作用比较突出,且不具备心血管保护作用,临床地位已趋于下降,而新型口服降糖药如达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虽然降糖幅度不高,但因具有独立于降糖之外的心血管、肾脏保护作用而备受临床青睐,是合并冠心病、心衰等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病患者首选的一线降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