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是清朝入关后成就最高的君主,不光外拓疆域、内修文治,也聪敏好学、知识渊博。
然而,在他执政期间,却用30名宫女做过一项充满争议的实验,最后四名宫女因此丧命。
一、天花:满清皇室的噩梦
现在的人听到“天花”很陌生,但对古代人来说,却是让人闻风丧胆的一个词。天花俗称“痘疹”,在古代是一种死亡率较高又普遍的传染病。“天花”对于满清皇室来说,更是噩梦一般的存在。入关之前,满人长期居住在气候寒冷又隔绝的关外,接触天花病毒较少,因此免疫力也比较差,很容易因天花丧命。南下之后,痘疫横行,很多满清贵族都被天花害惨了,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铎,代善的3个儿子,甚至顺治帝都是得天花丧命的。
最后,作为庶三子的康熙能在皇子中被选中成为继承人,看中的也不是他多聪明出色,身份多尊贵,而是身体素质好。
因为他得过天花还活了下来,虽然脸上留下了麻子印。
康熙十七年,他最疼爱的皇太子胤礽染痘,康熙大为紧张,连续十二天没有批阅奏折,日夜陪在胤礽身边照料。
实验获得成功,康熙立刻向全国推广开来。
为了以身作则,康熙在太医院设立防痘专科,负责给皇子皇女接种,还有专门部门巡查八旗防痘之事。
在民间,各地也先后成立了“种痘局”,严格培训,为百姓种痘。
御医们也对接种方法进行了改进,发明了"熟苗法",对痘液进行处理,减少了接种后的风险。当然这种“人痘”接种法不是百分百有效,还是有很多人死于天花。但效果也是明显的,康熙之后,史书中就很少看到“至避痘所”“出痘薨”“免朝贺”等皇帝为了防痘隔离做的奇奇怪怪的事了。
康熙晚年还曾对儿子们得意地说:“国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诸子女及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
后来,种痘术又陆续传入日本、中东、欧洲和非洲等地,直到1796年英国人詹纳发现了更为安全有效的“牛痘”接种法,“人痘”才逐渐被替代。
直到今天,自然界已经不存在“天花”病毒了。
总之,康熙防治天花的实验对社会贡献是很大的,但是用宫女的生命作为实验品,也是非常残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