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猎字99号》改编自小说《斗争在继续》,差一点夭折

文学私秘 2023-03-19 22:22:28

文革结束后,出现了一股拍摄反特电影的热潮。统计一下,大致有七部反特电影,分别是《熊迹》、《暗礁》、《风云岛》、《黑三角》、《东港谍影》、《猎字99号》、《斗鲨》。

这些电影的特务来源,我们大致可以归纳为“熊”与“鲨”。

“熊”来自于北方大国,“鲨”来自于潜伏在南方波涛里的残存势力。

《猎字99号》基本是一部属于“猎鲨”的电影。因为电影里的特务,来自于台湾岛上的敌对势力。

《猎字99号》改编自一部小说,小说名为《斗争在继续》,1976年4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小说作者周振天,日后成为著名的编剧,编剧了一系列以海军题材为主导的影视作品。

《斗争在继续》是周振天的处女作,他也因为这部小说,改变了他自己的人生命运。

在写作《斗争在继续》的时候,周振天还在天津公安厅工作。

周振天在14岁还读初一的时候,他放弃了学业,报考了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在剧团里吹小号,后调到天津乐团,但是两年之后,乐团解散,人员分流,周振天被分到天津市公安局。

他本来是想走艺术之路,但是天不从人愿,在公安部门的岗位上,不甘心远离艺术之路的周振天,萌生了创作小说的打算。

从1971年开始,他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小说创作,终于在1976年,他的小说以《斗争在继续》的名字问世。

此时周振天30岁。

小说出版,颇为轰动,首先,这部小说以强烈的故事性,被改编成话剧《斗争在继续》。

我们现在还能看到一本叫《机密图纸》的连环画,首页上清晰地注明,这本画册是改编自张德发、周振天编写的话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也很快看上了这部小说,成立了《斗争在继续》电影拍摄组,准备将其搬上银幕。

《斗争在继续》里的那张被敌特盯上的秘密图纸,在原著中还叫“猎字一00号”,而在八一厂1965年拍摄的反特电影《秘密图纸》里,图纸代号叫“99号”,可见,八一厂有一个拍摄“秘密图纸”的热衷情结,这应该是八一厂把这部小说纳入拍摄计划的原因。

但是随着文革结束,当时国内的文艺走向急剧变化,朝雪暮霜,文革期间小说改编的电影如《西沙儿女》都半途而废,停了下来,《斗争在继续》出版在文革期间,小说的主题,也是抓阶级敌人,能不能适应文革结束后的文艺形势?

谁都摸不准,于是这部《斗争在继续》的电影改编计划就停了下来。

八一厂内空留着一个贴着《斗争在继续》摄制组的工作室,但电影拍摄却毫无进展。

当时,文革结束,国外的带有娱乐性质、打着内参片名义的电影横扫中国银幕,陌生的异域世界、新鲜的叙事模式与奇特的表现手段,纷至沓来,冲击着国内银幕,这是触发中国银幕瞬间反特片热潮汹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外因。

八一厂导演严寄洲也想与这种娱乐潮流电影博弈一下,迫切寻找剧本,而本厂停滞了的《斗争在继续》筹拍计划引起了他的好奇,这个电影里的悬疑的情节、惊险的故事,正是他在心里试图与国外娱乐电影较量的一个不错的选项。

严寄洲

严寄洲找来了《斗争在继续》小说,立刻决定提速运作,把它拍成电影。

为此,他来到天津,找到了原作者周振天,商讨电影改编事宜。

严寄洲深知周振天小说的不足之处,对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将原来大路化的小说名,改成了一个玄机重重的新片名,把原著里的“猎字一00号”图纸,转换成““猎字99号”,拍摄时采用当时国内还很少见的宽银幕电影样式,同时,对电影里的用以烘托紧张气氛的配乐,采用了电子音乐,使得这部电影成为国内电影中第一个采用电子琴演奏的吃螃蟹之作,以求与国外娱乐电影里的新奇风格相契合。

总之,严寄洲在拍摄时,注重娱乐性,片名重置之后,立刻给人增添无穷的想象,这部挂着《猎字99号》片名的电影,立刻掀起了观影狂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一成功,甚至波及到正在拍摄的后来更为知名的北影厂的反特电影《黑三角》。

当时北影厂也感受到了《猎字99号》的巨大冲击力,要求正在拍摄中的《黑三角》剧组,也要像《猎字99号》那样,吸人眼球,耸动视听。

《黑三角》剧照

事实上,稍后一步公映的《黑三角》要比《猎字99号》更为受到观众的热捧,可贵的是,在《黑三角》里还涌动着一股宣示文革影像结束的新鲜气息,电影里展示的跳舞的健美操演员、穿着泳衣的江边浴场还有穿着裙子的现场场景,都给中国电影带来了一股强劲的视觉冲击,而这一切,根本不符合电影里表现的1971年的现实场景。

《黑三角》剧照

这一点,是《黑三角》的聪明之处,而基本反映同样年代的《熊迹》里也有公园里的场景,就基本采取了亦步亦趋的保守设置,导致了《熊迹》与《黑三角》反映的题材都是东北人防工程机密失窃的主题,时间线基本吻合,但是两部电影却似乎隔着一个世纪似的。

《熊迹》剧照

《猎字99号》的故事情节,与改编成电影《东港谍影》的小说《斗熊》非常相似。

《东港谍影》也就是《斗熊》中的图纸,是新型军舰“东港号”图纸。

《猎字99号》里的图纸则关涉“海军的尖端仪器”,电影里称“图纸如果被盗走了,对我们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是很不利的。”

在小说《斗争在继续》中,失窃的图纸是“用于国防军事工程的心脏分机”。

虽然小说与电影里都没有明说,但给人的感觉,这应该是舰艇的发动机图纸。

为什么在《斗争在继续》里叫“猎字100号”,改成电影叫《猎字99号》?

想来想去,还是与八一厂之前的反特片《秘密图纸》中叫“99号图纸”有关。

《猎字99号》里对小说的最大改动,就是把潜伏特务,给彻底替换了。

在《斗争在继续》里,潜伏特务是一个勤杂工乔某,而车间主任老孙,是一个有着错误思想的好人,一度时期给人一种像是潜伏特务的疑影,但到了电影里《猎字99号》,行动诡秘、四处插手、煽风点火的乔师傅成了好人,而那个位居厂里高位的老孙,却成了一个潜伏的终极特务大BOSS。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就是电影里揭示出的暗藏幕后黑手,根本没有什么逻辑性,完全是如同俄罗斯轮盘赌一样,随机地安置的。

把潜伏特务作了这样的改变的原因,很可能是电影导演严寄洲在拍摄的时候,觉得小说里的潜伏特务一眼就看出来了,没有什么“逆转”的新鲜感,于是就随机一动,把“特务”的轮盘指针指向了原著中的另一个看似高大上的领导。

这也反映出当时的反特片在揪出特务的过程中,完全是把结论硬塞给观众,而不是让观众去沿袭着破案推理过程,去抽丝剥茧地用富于心理刻画的逻辑方式,触摸到真正的幕后凶手。

《猎字99号》的原作与《东港谍影》的相似之处,还在于偷拍图纸的时候,都是用了藏在打火机里的微型摄影机,特务借使用打火机的时候,趁机拍摄了放在桌上的图纸。

两片中,特务搞到图纸都不是重点,而是把大量的时长,放在了把拍有图纸的胶卷如何运送出去。所以两片都有接应特务的内容。

《猎字99号》在情节上还有更多的不合理的地方,剧中的特务,明明已经拿到了图纸情报,但是,却一直不把图纸交给前来拿取情报的接应特务,反而在厂里无事生非,制造火灾、用毒药放倒两个无关人员,造成很大的声势,这一切都无法自圆其说。

出现这样的鸠占雀巢情节的原因,是周振天的小说原著里,还含有“教育接班人”的主题,电影里的被特务利用的青工小王,就是因为出于私利,而被特务捏住了鼻子,不得不听从特务的指令,隐瞒了实情,自己也一步步地陷入被动,被特务陷害。但这一个情节,根本不值得推敲。小说里说他偷拿了淘汰了的设备,从而背上了黑锅,但特务也没有必要利用他转移视线啊。这完全是多此一举、自我暴露的因噎废食之举。所以,周振天的原著小说编造的痕迹很浓,称不上是一个值得玩味的破案小说。

尽管《猎字99号》在现在看来,情节破绽百出,不可理喻,但是,《猎字99号》里采用的一些国外娱乐电影的新鲜样式与技术,却给当时的万马齐喑的中国电影带来了一股新鲜的味道。

但奇怪的是,导演严寄洲在回顾《猎字99号》的时候,却更多地看到了电影不足,认为这部电影形式大于内容,没有在刻画人物上下功夫。

严寄洲作了如下的反思:“影片流于浮艳,失之矫揉,缺乏感人的艺术魅力。这样的结果是由于我的错误创作思想导致的。……由此使我深切地认识到了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过去那种一味空谈思想性、概念说教的影片固然不好,但另一方面,只顾票房价值,不考虑影片的社会效果,也是此路不通的。”

不过,对于电影的原著作者周振天来说,却由此改变了命运。

文革结束之后,百废待兴的文艺事业,迫切需要各路人才。达样的大背景下,创作了今天看来如同爆款电影《猎字99号》的周振天一时成了炙手可热的的创作奇才,当时的福州军区话剧团、铁道兵文工团、工程兵文工团都向他伸出橄榄枝,要特召他入伍,但他最终选择了海军政治部话剧团,成了一名专业编剧。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严寄洲导演把一个沉寂了两年没有拍摄的小说起死回生,周振天后来的创作命运是否会如同今天这样走向如此红火的境地?

0 阅读:49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