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上的来客》片首,以一场令人毛骨悚然的大屠杀开启了整个电影的悬念。
镜头里,一个名叫江罕达尔的匪首,下令杀死那些不愿意跟从他逃跑的奴仆。
电影里的这个情节安排,仔细推敲,就会觉得这样的潜伏助力方式,存有某种逻辑上不够自洽的疵点。
一般观众可能没有注意到这里面的潜隐着的不妥,但是评论家发现了。
《冰山上的来客》公映后,很快《人民日报》就刊发了对电影的评论,足见《冰山上的来客》在当时所具有的轰动效应,不过,这一篇评论,却对电影片首的这一场屠杀的逻辑性提出了质疑。
这一篇评论刊发在电影公映之后不久出版的《人民日报》1963年11月25日上,题目叫“边防如铁——评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作者谢逢松。
文中认为:
——有些情节还不是紧紧围绕着人物性格的刻划,给人不真实的感觉。就拿第一个镜头来说,作者就考虑得不够周密。在狂风怒号、四周无人的野外,匪首江罕达尔将他的小老婆乔装混在被他们抓来的一群人中间进行假枪毙;然后,这个女人从人尸堆里爬起,推成近景,占满整个银幕,同时出现片名。作者以为这样可造成气氛,使观众产生悬念:“她是好人,还是坏人?”其实,这却离开了生活的真实。在当时四周无人的特定环境里,匪首完全没有必要把特务混在人群里去假枪毙,因为他无须掩谁的耳目。”——
这个评论,不能不说没有道理。评论者正确地指出了电影里的匪首杀死奴仆,处于一种“无人的特定环境”里,在这种情况下,的确没有必要“掩人耳目”。因为显然,反正四周是无人的环境,如果要把特务混进“死人堆里”,只要在屠杀之后,让女特务倒卧到被屠戮的无辜者堆里,就可以达到目的,支持女特务顺利地洗白,潜伏进正常的现实生活中去。
从表面上看,这篇影评的确有道理,因为那些奴仆反正都要被杀死了,真的不需要让女特务混进人群中,这实属是多此一举,除非匪首在奴仆中还要留下一人,来证明女特务也是被杀害的对象,但电影里并没有如此交代,除了女特务之外的所有人都被打死了,女特务死里逃生根本没有目击者,除了电影镜头。
当然,电影里可以这样解释,匪首把知情者杀死,是出于“杀人灭口”的动机,因为按照电影里的设定,假古兰丹姆是江罕达尔的小老婆,那么,在假古兰丹姆身后的那些奴仆,是知道假古兰丹姆的底细的。
因此,这些知情人只要留下来,就必然要被杀。
这是江罕达尔杀死那些奴仆的理由。
即使如此,江罕达尔也没有必要大费周章地让女特务混在奴仆队伍中,颇有点冒险地进行集体屠杀。在电影镜头里,可以看到,江罕达尔向假古兰丹姆作了一个暗示,于是,古兰丹姆心领神会,在刽子手开火之前,预先倒了下来。这种配合默契,在当时的混乱状态下,往往会处于不可控的状态。因此,《人民日报》的评论对这一场屠杀的逻辑性提出质疑可以说是直点电影的要害。
电影里的这个情节,在白辛的电影原作里,也有这样的设定。
不过,因为电影版对白辛的原剧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本来原作里合理的情节,改成电影里,便失去了原来语境下的合理性。
白辛的原剧本里,江罕达尔的名字叫江得拉,因为杀人有功,而当上了塔什库尔的伪县长。解放军到来的前夕,江罕达尔不得不逃之夭夭,临走前,押解着七名囚犯,把假古兰丹姆混在其中,然后,制造了大屠杀的现场。
在原剧本里,江罕达尔进行的这一场大屠杀,的确是为了“掩人耳目”,这个“耳目”就是塔吉克老人尼牙孜的双眼。因为屠杀现场,就放在尼牙孜家的屋子前面,这样,尼牙孜老人就成了这场屠杀的目击者,而由此见证了假古兰丹姆从血泊中站起来的那一刻,从而证明假古兰丹姆的确是大屠杀的幸存者。
为什么江罕达尔要在尼牙孜老人家门口进行这一场屠杀呢?
这与白辛原作的一个重要设定有关。
那就是尼牙孜老人家屋的位置,处于敌人入境密径的要道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匪首逃窜的时候,要把女特务假古兰丹姆安插到这个要道口。
按白辛原作的设计,假古兰丹姆被假枪毙之后,被塔吉克老人尼牙孜救起,收为女儿。假古兰丹姆利用尼牙孜老人家的有利位置,不断给匪首发送消息。
白辛原作的结尾部分,假古兰丹姆的特务身份被识破之后,边防军就是利用真古兰丹姆站在尼牙孜老人的家屋屋顶上,冒充假古兰丹姆,发出信息,把敌人一网打尽。可见,尼牙孜老人家屋所处位置属于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优越地位。
到了电影里,假古兰丹姆根本不是尼牙孜老人所救,而是为另一个不知姓名的老人救起,电影里的台词中,尼牙孜介绍说“新娘子是我亲家的干女儿”,说明这个亲家,救起了假古兰丹姆,并收她为干女儿。尼牙孜还说她“是两世为人了”,说明尼牙孜老人也是知道他的儿媳妇假古兰丹姆是死里逃生的,故说她“两世为人”。
这样看来,在白辛的原剧本里,假古兰丹姆的潜伏地点是十分精准的,瞄准了尼牙孜老人的“独立家屋”,所以匪首江罕达尔故意在尼牙孜老人的家屋门前安排了一场假枪毙的大屠杀,让假古兰丹姆成功地被老人收留,成了他的女儿,顺利地潜伏下来。
而到了电影里,删除了这个情节,但又必须保留假古兰丹姆被假枪毙的情节,导致了电影里的假枪毙,没有任何的目击者,一场蓄谋的屠杀便没有什么意义。这也是《人民日报》刊发的影评指出这一情节不够合理的原因。
电影里的另一个经不起推敲之处,就是假扮奴仆的阿曼巴依带着真古兰丹姆来到了冰山下,这实际上意味着把假古兰丹姆给抛弃了。电影片首兴师动众潜伏下来的一个女特务,如此轻易地抛弃了,那么,敌人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了,与假枪毙一样,同样没要必要。
而在白辛的原作里,真古兰丹姆逃出敌人的魔窟,完全是在卡拉的助力下完成的,根本没有一个阿曼巴依这样的“真神”的陪同,也就是说真古兰丹姆是自发地逃出来的,而不是敌方的终极BOSS“真神”为掩护自己而制造的一场假戏。
电影里,当“真神”阿曼巴依出现之后,假古兰丹姆便失去了电影前半部分的风采,黯然收场,轻易地被除掉了。电影开首的假枪毙的劳师动众,便成了一场徒劳无益的笑柄。因为敌人的这一个潜伏计谋代价太大,难以控制,最终黯然收场。
由此可以看出,《冰山上的来客》里的经不起推敲的情节,是因为电影对白辛原作设定改编之后必然导致的水土不服。当然,电影的情节,比白辛的原著更为生动而洗练,但白辛的原作也有它的更接地气的合理处,电影强调了戏剧冲突,也必然会导致依托于原著的故事走向在逻辑链条上的断裂与龃龉。
我们对此如此絮叨地进行解析,只是比较一下电影改编过程中重新设定人物与情节之后,会给故事逻辑线索带来新的不适,也让我们看清楚文艺创作在这些细节方面的改动之后,会带来让编创者颇为苦恼的破绽与漏洞。作为电影创作者来说,弥补这些不足之处,就是用更为强悍的有力的叙事节奏,来掩盖掉这些情节瑕疵,而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则把它的主要着力点放在了一首童年的歌谣在识别真假古兰丹姆的身份上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找到了电影戏剧性的成立的基础。而其它的不合理部分,则得到了有效的屏蔽。
假枪毙,身上没有任何枪伤,没人怀疑?
分析的很有道理,我看这部电影也发现了假古兰丹姆从死人堆爬出来的不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