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平台上有关东北话“护犊子”的议论,我也想说几句:
先说说这个“犊子”,其本义就是牛犊,也就是幼牛、小牛。在东北话中,畜禽幼崽的称呼各有不同。如马、驴的幼崽称马驹、驴驹、骡驹;猪、羊、兔的幼崽称猪羔、羊羔、兔羔;猫狗的幼崽称猫崽、狗崽;家禽的幼崽一般称雏儿,鸡雏儿、鸭雏儿、鹅雏儿,也称崽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b113eaff34331d0002302a4ebe1c21c.jpg)
免费图库
在口语中,这些称呼要么儿化,要么子化。有的即可以儿化,又可以子化。比如牛犊,即可以儿化为牛犊儿,也可以子化为牛犊子。一般地说,儿化具有爱意,子化则为中性。
犊子,本身是中性词。但用以指人,则成了骂人话。但是,骂人是“犊子”,又与骂人是“兔崽子”“王八羔子”不同,程度较轻。“打是喜欢(xiē hen)骂是爱(nài)”,如果是熟悉的长辈人骂晚辈“犊子”,有时具有戏谑的性质。
“护犊子”这话也很好理解,本义与舐犊情深的意思差不多。但在实际使用中,则为偏袒子女、部属的意思。举个例子说吧!美国前任总统乔治·拜登,在卸任之前,利用总统特权,赦免了他犯罪的儿子。这个情况,拿咱东北话说,就是“忒护犊子”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b3387e9cd461861559cf32058231c56.jpg)
网络图片
对了,在锦州话中,猪羔的“羔”字发音比较个路,发音gào,余者均同于北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