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方言——词汇1

张梁三农 2024-12-24 03:27:39

近日,《锦州日报》正在连载我们所编著的《锦州方言》一书,为了方便爱好者阅读,我们将文稿在《今日头条》平台上同步发表,欢迎朋友们予以批评指正:

《锦州日报》电子版

二〔àr〕

在锦州方音中,数目字“二”均发音为àr,这是锦州话的一个语音特点,在本文中不作逐一注音。在锦州话中,“二”可以表示傻里傻气的意思,同时,用很多“二”组成的词汇具有这样的意义。

二八扯子〔àrba chězhi〕

说话冒傻气的人。其特点是说话不知尊卑、不论场合、不较轻重,“脑袋上一句,屁股〔piào hu〕上一句”,不懂得说出来的话“吃亏”还是“占便宜”。例如:“后院老三媳妇〔xǐfer〕说话虎不虎、猫不猫,纯牌是个二八扯子!”

二八扣〔àrbákòu〕

形容人说话不诚实,水分大。十成之中,要扣除两成。

二八月庄稼人〔àrbáyuè zhuāngjieyín〕

只懂得春种秋收,而平常无所用心、无所事事的农民。其一般意义,即言称某人不是正经庄稼人例句:

再有,那些嘎杂子,二八月庄稼人,不三不四的人,别让他进来。(马加《北国风云录》)

二把刀〔àrbǎ dāo〕

对某种技能一知半解,做起来不熟练。往往是一次不行,再试一次。指不能胜任某件事情,但又自不量力的人。

二半破子〔àrbàn pòzhi〕

原义为不成熟的粮食碾出的米。粮食不成熟,碾出的米易碎,称为破子。破子为二半破子的原意,引申意义为不成熟的人,或者对于某项技术不够熟练的人。

二舛子〔àrchuànzhi〕

品种不纯正的动植物;对混血儿的蔑称。

二乎的〔àrhudi〕、二乎乎〔àrhūhū〕

模棱两可,拿不定主意。

二虎〔àrhǔ〕、二头〔àrtou〕

二虎,是不够精明的意思,可以分拆为“二”和“虎”两个词,意思都是傻里傻气。渤海大学的穆景元老师认为,二虎的意义源自成语二虎相争。二虎相争,两败俱伤,而使猎人得利。因此,衍生出了“二”“虎”“二虎”等词汇,都是不够精明、傻乎乎的意思。

锦州有串话儿(成串的话,如歇后语、格言等)说:“俩猫上蜡台——二虎扒灯(巴噔)”。猫,长得像虎,成语有照猫画虎。所以,说人“猫”“猫扯的”,也是“虎”的意思。

还有“彪”,彪是小虎儿,即锦州话中所谓的“虎犊子”。说人“彪”,或曰“彪子”“半彪子”,近于虎,好像程度差一些。

二头〔àr tou〕,也是二虎的意思。在锦州话中,也用于称呼排行第二的女孩儿。

在二扯扯〔àrchēchē〕、二扯的〔àrchēdi〕、二虎吧唧、二虎吧噔、二虎吧嗒等词汇中,“扯扯”“扯的”“吧唧”“吧噔”“吧嗒”等均为形容词的后缀,表示词汇的色彩,为注音字。离开词根后,并无实在意义。在锦州话中,与此类似带有词缀的词汇比较多,名词、动词、形容词均存在这种情况,为东北官话的语法特征之一。对于此类词汇,读者理解词根的意义就可以了。

二赖子〔àrlàizhi〕

小流氓。也称赖子、地赖子,品质低劣、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

二遛子〔àrliūzhi〕

也称街遛子〔gāiliūzhi〕,游手好闲的人。原义是没事在街上闲逛的人。

二皮脸〔àrpíliǎn〕

比喻脸皮厚的人。例:“上次我找老王借钱就没借来,这回你去吧,我才不想当那个二皮脸呢!”

二五眼子〔àrwǔ yǎnzhi〕、二五子〔àrwǔzhi〕

不精明,能力低的人。原义应为“二虎眼子”“二虎子”。

二性子〔àrxìngzhi〕

性情变化快,反差大。例句:

璞玉听他奚落自己,便大笑道:“可真呢,炉梅姐姐那是什么性子?有时见了我亲近过于手足,有时忽然使起性子来,又待我狠如寇仇,这是什么性子,这可不就叫二性子?”(尹湛纳希《一层楼》。尹湛纳希,北票人,成吉思汗第28代孙,著名蒙古族作家,晚年在锦州生活,病逝于锦州药王庙)

二尾子〔àryǐzhi〕

不男不女的人,一般讽刺男人女性化。

二上(àr shang)

半路上。比喻在某种事情进行中,没有经过必要的程序或经过有权做主的人的同意,而自行其是。例:“现在会还没开完,你不能二上就走!”

“二上”的用字存在争议,写作“暗儿上”的例子较多,释义为暗地里、暗中。

暗,在锦州方音中读音为nàn,不会变换为àr。《360·百科》注释:二上,èr shàng ,地方方言、口语,常用词二上做主、二上同意。

作者:

张国岩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锦州方言》代表性传承人

吴歌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锦州方言》代表性传承人

0 阅读:0
张梁三农

张梁三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