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痛批“遥遥领先”,看问题要不要一体两面?

季风汽后说 2024-02-10 08:14:05

1月26日,经济日报痛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乱象:增量不盈利,营销无底线,盲目上项目。其他两个是泛指的话,“营销无底线”就是针对热点事件了!明明几十万的车,偏要说500万以内最好,1000万以内最好,本来是产品发布会,结果满场遥遥领先,没有对手!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不点名批评,这是在对1月16日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上董事长朱华荣的一番言论进行剖析点评。

长安汽车朱华荣言论观点主要有三:1.国外品牌不是不行了,是他们按兵不动,他们看准时机一旦开始做,凭借资源和全球市场会迅速崛起;2.一边和华为进行HI模式合作,不失去灵魂,一边不点名痛批影射余承东营销没有底线,否定华为智选车模式;3.说合作商脑子还停留在过去BBA时代,又倾诉新能源普遍亏损,供应商伙伴却只顾自己盈利。

但显然经济日报重点痛批了朱华荣的观点之一,就是有些友商朋友营销无底线,明明几万,几十万的车,非得说成500万以内最好,1000万以内最好,吹这种牛干嘛?踏踏实实造车不行么!发布产品、做广告都没底线了,都是一些朋友,我就不说了。

朱华荣是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吞活剥,踩在脚下猛踏,再吐一嘴口水,差一点绷不住就指名道姓了。

他为什么痛批遥遥领先,营销无底线?他不知道自己刚刚和华为进行了战略合作么?怎么还一边合作,还要一边拆台呢!显然他表面痛批的是遥遥领先、营销无底线,实际痛批的是智选车模式,发展势头太猛,触及蚕食了他们的市场利益,而不是以HI模式服务于他们,赚点佣金拉倒。

经济日报痛批遥遥领先、营销无底线,显然视角基本是和长安朱华荣的言论差不多,但没有看到朱华荣痛批营销无底线的背后原因、利益纠葛。

作为一个经济媒体,既然对“朱华荣痛批营销无底线”这件事进行剖析点评,那么在看到痛批营销无底线这一面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看到另一面,朱华荣应不应该批,为什么批,批的正不正确?两个孩子打架,总不能只揪着一个训!

朱华荣一边和华为战略合作,得到华为的技术服务,一边却又猛踩合作伙伴,这样的合作是不公平不友好的。他之所以批,就是批营销无底线好下手,而批智选车模式太扎眼。他表面批的对,深入思考,批的是站不住脚的。其次,经济日报并没有批朱华荣的其他观点,比如涨合资品牌气势,杀自主品牌威风,比如合作的商业原则等。

另外,遥遥领先,500万以内最好的车,1000万以内最好的车,并没有给第三方造成经济损失,只是一个噱头段子而已,被消费者拿来调侃,而没有造成投诉。况且有没有违反广告法,尚且待论,在最好前边加的有定语,有数字范围限制,并不是无极限的表述。

吉利副总裁杨学良也发表评论:长安朱华荣应该当好运动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所以经济日报的痛批,只是谈及事件本身的一面,而没有谈及事件的另一面,更应该完整全面的看待这件事,才会引起公众的共鸣。

0 阅读:0
季风汽后说

季风汽后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