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阿维叶:将哈里发由选举制改为世袭制,开创了倭马亚王朝

抗抗说历史 2025-02-12 20:06:43

公元661年,“正统哈里发时代”第四任哈里发阿里,被一名哈瓦立及派成员杀害。据说,阿里生前曾经有意指定儿子哈桑为继承人,但实际成为哈里发的,是穆阿维叶。

【百度AI绘制的穆阿维叶】

穆阿维叶既能搞军事,也能搞政治,并且,他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

也许,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可以透露出他的某些政治品格:

用鞭子就可以的地方,我不用宝剑。用舌头就可以的地方,我不用鞭子。在我和我的同胞之间,即使只有一根头发在联系着,我也不会让它断了。他们拉紧的时候,我就放松一些。他们放松了,我就拉紧一些。

我个人认为,这句话的内涵相当丰富,至少能够说明这么几点:

第一,穆阿维叶能打;

第二,如果有两种方法能够达到目的,他会选成本低的那种;

第三,他有在各种政治力量中斡旋的能力;

第四,对同胞(应该也包括各种政治同盟),始终保持斗争,但是斗而不破。

穆阿维叶出自麦加的倭马亚家族(又译为伍麦叶家族),他是“正统哈里发时代”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的堂弟。

在穆罕默德传教的早期,倭马亚家族中,除奥斯曼之外,所有人都坚决反对穆圣。直到公元630年麦加向穆圣投降之后,穆阿维叶才皈依伊斯兰教。皈依后的穆阿维叶,很快就崭露头角,受到穆圣的器重。

公元656年,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在麦地那遇刺身亡,先知的堂弟兼女婿阿里继任哈里发。为确保政令通达,阿里决定罢免由之前几任哈里发任命的各省总督,任叙利亚总督多年的穆阿维叶,拒绝离任,他对外宣称阿里是谋杀奥斯曼哈里发的组织者,或者至少是帮凶。

此后,穆阿维叶本着“没法儿谈就打,打不赢就继续谈”的斗争策略,与阿里打打和和,和和打打,直到公元661年阿里被刺杀。

随即,穆阿维叶在叙利亚就任伊斯兰世界新任哈里发(一说此前一年即就任),大马士革由此取代麦地那成为不断扩张的伊斯兰帝国的首都。

穆阿维叶曾经被二任哈里发欧默尔称为“阿拉伯人的恺撒”,对这个称号,他大约是当之无愧的。穆阿维叶经营叙利亚多年,打造了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并创立了伊斯兰世界的第一支海军,将拜占庭帝国的舰队赶出地中海水域的南部,两次兵临君士坦丁堡,虽然他未能征服拜占庭帝国,但将其西部的突尼斯和东部的呼罗珊纳入了阿拉伯世界的版图。

在政治领域,穆阿维叶颇多创新性的建树。

早期的阿拉伯政权在行使“国家”权力时,家长制色彩浓厚,而随着领土的迅速扩张和人口的大幅增加,特别是治下多民族、多宗教的现实情况,“家长制的国家机构”显然是力不从心的,于是乎,穆阿维叶借鉴了拜占庭帝国的统治模式和官僚制度,甚至,他还使用拜占庭帝国的贵族出任军政职务。

与此同时,穆阿维叶深知其维护统治的物质基础,那就是强大的阿拉伯部民军队,因此,他十分注重避免伤害阿拉伯各部落那些引以为傲的传统。为表示对各部落的尊重和倚重,穆阿维叶邀请各部落派出自己的代表,到大马士革的宫中生活。

当权者征召大族子弟进京做官的例子,在我国历史上也相当常见,从面儿上看,当然是对这些家族的重用;但换个角度看,这些人都是人质,放在君主身边,能够有效防止其家族搞事情。

你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当权者,思路都是一样的,呵呵。

穆阿维叶在去世之前,指定其子叶齐德作为哈里发的继承人,从此,伊斯兰世界进入了倭马亚王朝时代。

自穆阿维叶指定其子继承哈里发的权位,至1924年哈里发制度废止,伊斯兰世界最高领袖的职位,长期实行家族世袭,选举产生哈里发的制度名存实亡。

参考资料:《中东史》,小阿瑟·戈尔德施密特、劳伦斯·戴维森著,哈全安、刘志华译,中国出版集团

0 阅读:52
抗抗说历史

抗抗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