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之首次出演毛主席,主席看后给杨尚昆夫人写信:不许再演了!

山柏历史文化 2024-11-13 22:00:46

世人皆知于是之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却鲜有人知他年轻时曾有一段难忘的演出经历。1951年,一部大型歌剧《长征》在北京上演,年仅20岁的于是之饰演毛主席。演出结束后,毛主席亲自给杨尚昆夫人李伯钊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不能拿我毛泽东做菩萨呦!"从此,于是之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扮演毛主席的演员,却也是最后一个在毛主席在世时扮演他的演员。这封信究竟透露了什么深意?为何一个青年演员的首次扮演,会引发如此深远的影响?这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惊艳亮相:首演《长征》

1951年初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排练厅里一片忙碌。中央决定排演大型歌剧《长征》,这个消息传来,让剧院上下都倍感压力。这部歌剧不同于其他戏剧,它要在舞台上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长征岁月。

时任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的李伯钊接到任务后,立即着手筹备。但第六场戏中毛主席的扮演者迟迟未定,这让她寝食难安。作为亲身经历过长征的女战士,李伯钊深知这个角色的分量。

一天,李伯钊在街头偶然看到了北京人艺新上演的话剧《龙须沟》的海报。海报上,一个叫于是之的年轻演员扮演程疯子的剧照吸引了她的目光。那张年轻的面庞,那股特殊的气质,让她想起了长征时期的毛主席。

当时的于是之还是北京人艺的一名普通演员,年仅20岁。在《龙须沟》中饰演程疯子一角让他小有名气,但还远未成为后来那个家喻户晓的艺术家。李伯钊找到于是之时,这个年轻人正在排练新戏。

消息传开后,剧院里议论纷纷。有人说,让一个演疯子的演员来扮演毛主席,是不是不太合适?但李伯钊坚持自己的判断。她说:"正是因为于是之能把程疯子演活,才证明他有这个实力。"

在确定由于是之出演后,李伯钊开始了一系列严格的准备工作。她让剧院调整了于是之的所有演出安排,专心准备这个重要角色。为了让年轻的于是之更好地理解这个角色,李伯钊还特意从军事博物馆借来了长征时期的历史资料和照片,让于是之深入了解那段历史。

1951年7月底的首演之夜,首都剧场座无虚席。当舞台上的大幕徐徐拉开,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年轻的身影上。于是之站在舞台中央,身着灰布军装,目光坚定。当他开口说出第一句台词时,整个剧场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场演出的观众中,坐着毛主席、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当于是之演完第六场戏时,掌声经久不息。许多老同志激动地说,仿佛又回到了长征的岁月。就连一向严格的李伯钊,看到这一幕也不禁湿了眼眶。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这场演出不仅是一次艺术的成功,更是新中国文艺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于是之的表演,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舞台上重现生机。

二、台前幕后:精心准备

确定由于是之饰演毛主席后,一场前所未有的准备工作随即展开。李伯钊深知,要演好这个角色,仅凭照片和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她决定给于是之创造一个近距离观察毛主席的机会。

1951年春天,西藏和平解放谈判代表团即将抵达北京。李伯钊得知阿沛·阿旺晋美等人将在中南海举行献哈达仪式,立即着手安排。北京人艺当时有一支军乐队,负责欢迎仪式的演奏任务。李伯钊便让于是之装扮成军乐队的一员,混入其中。

那天,于是之背着一个大号,跟随军乐队进入中南海。仪式开始前,他被安排在距离主席台不远的位置。当毛主席出现时,于是之一边装模作样地擦拭乐器,一边仔细观察。毛主席与西藏代表团成员交谈时的语气,走路时的姿态,甚至是抽烟时的细微动作,都被他默默记在心里。

除了现场观察,声音的模仿也是一项重要课题。李伯钊从中央广播电台借来了毛主席在第一届政协会议上的讲话录音。这些珍贵的录音被送到北京人艺的排练室。于是之每天都要花好几个小时反复聆听,揣摩毛主席说话的声调、语速和湖南口音的特点。

为了让这些练习更有效果,剧院特意安排了一间单独的排练室。于是之经常一个人在里面练习到深夜。他先是模仿单个字词的发音,然后是完整的句子,最后是整段讲话。有时,其他演员路过排练室,都会被里面传出的湖南口音吓一跳。

台词练习之余,于是之还投入了大量时间研读《毛泽东选集》。他不是简单地阅读,而是一边读一边做笔记。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对毛主席思想的理解和感悟。这些阅读帮助他从思想深处理解这个角色。

李伯钊还特意找来了一些老同志,让他们给于是之讲述长征时期的故事。这些亲身经历过长征的老同志,为于是之描绘了许多生动的细节:艰难跋涉时的场景,过草地时的情形,以及毛主席在关键时刻的决断。这些一手资料极大地丰富了于是之对角色的理解。

在服装方面,剧组也下足了功夫。他们根据历史照片,专门定制了一套灰布军装。为了让衣服更有历史感,还特意用旧了好几天。于是之穿上这身军装后,每天都要反复练习走姿和站姿,力求展现出那个时代革命领袖的气质。

在正式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中,李伯钊特意邀请了几位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来看。当于是之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这些老同志都惊讶地说:"这不就是当年的毛主席吗?"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感到欣慰,他们知道,几个月的准备工作没有白费。

三、内心世界:艺术追求

从《龙须沟》中的程疯子到毛主席的角色转变,于是之经历了一次特殊的艺术蜕变。在北京人艺的排练记录中,保留着于是之当年的一些工作笔记,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记录了一个年轻演员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1951年5月的一天,于是之在排练室遇到了曾在延安观看过《龙须沟》的老艺术家田方。田方对于是之说:"程疯子和毛主席这两个角色看似天差地别,实际上都需要演员展现出强大的人格力量。"这番话给了于是之很大启发,他开始从新的角度理解这两个角色。

在创作程疯子这个角色时,于是之曾经深入北京的贫民窟体验生活。现在面对毛主席这个角色,他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每天清晨,他都会去天安门广场观察早起的工人、学生和解放军战士。他注意到,这些普通群众谈起毛主席时,眼神中都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敬意。这些细节帮助他理解了人民领袖的分量。

李伯钊从剧院图书馆找来了一批珍贵的长征资料。其中有一张照片特别引人注目:1935年,毛主席在大雪纷飞的草地上,穿着单薄的军装,坚定地向前走。于是之将这张照片贴在排练室的墙上,每天排练前都要站在照片前凝视良久。

在排练过程中,于是之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他演程疯子时,观众会被角色的疯癫所吸引;而当他演毛主席时,即使不说话,站在那里也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力量。这种反差让他更深入地思考表演艺术的本质。

剧组曾请来一位参加过遵义会议的老同志,给于是之讲述当年的情景。老同志说,那时候的毛主席并不像后来的照片上那样威严,而是非常平和,说话时总是带着浓浓的湖南口音。这些细节让于是之的表演更加丰富立体。

在一次台词排练中,于是之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程疯子的台词可以大开大合,而演毛主席时却要保持克制?资深导演张庆说:"因为毛主席身上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不需要通过声音的大小来表现。"这句话让于是之对角色有了新的认识。

《长征》剧组还特意安排于是之和扮演其他革命领袖的演员一起排练。他们需要在舞台上展现出亲密战友之间的默契。这种群戏的排练帮助于是之理解了领袖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让整台戏的效果更加真实。

一个偶然的机会,于是之在人民大会堂看到了毛主席的一幅书法作品。他注意到字迹流畅有力,笔锋遒劲。这让他明白,要演好这个角色,不仅要模仿外在,更要体会那种运筹帷幄的气度。

在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合练中,于是之和其他演员进行了一场即兴表演。他们不用台词,只用动作和眼神来表达。这次尝试让大家发现,有些情感是不需要语言就能传达的。这个发现为后来的正式演出增添了许多细节。

四、历史印记:时代影响

《长征》的演出在北京文艺界引起了巨大反响。1951年8月,《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专门的评论文章,称赞这部作品"真实再现了革命历史"。但真正令人瞩目的,是演出结束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演出当晚,毛主席通过秘书转达了对演出的看法。他说这台戏很好,但建议以后不要再在舞台上直接表现他本人。这个建议随后被整理成一封信,由毛主席亲自签发给李伯钊。信中那句"不能拿我毛泽东做菩萨呦",成为了新中国文艺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封信的影响迅速扩大。1951年9月,文化部召开了一次文艺工作座谈会。与会者讨论了如何在舞台上表现领袖人物的问题。会议达成共识:艺术创作要实事求是,不能过分美化或神化。这个原则此后成为文艺创作的重要指导。

在这次座谈会上,一位来自上海的导演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他说,于是之的表演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没有刻意拔高,而是真实地展现了一个战斗在革命队伍中的领袖形象。这个说法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认同。

1952年初,《长征》剧组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观众来信。信是一位参加过遵义会议的老同志写的,他在信中说,看完演出后,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战火纷飞中。这封信被保存在北京人艺的档案室里,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见证。

《长征》的演出经验很快在全国推广。各地剧团在创作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时,都开始注意避免过分理想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创作态度的转变,对新中国早期的文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文化部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戏剧观摩演出。来自各地的剧团带来了多部反映革命历史的作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长征》的演出开创了一种新的表现手法,为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这次观摩演出期间,于是之应邀做了一次经验分享。他详细讲述了自己是如何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生活体验来塑造角色的。这次分享被整理成文字材料,在全国文艺界传阅。

1954年,北京人艺编写了一本《演出经验汇编》,其中专门有一章记录了《长征》的排演过程。这本汇编后来成为了许多艺术院校的教学参考资料,对培养新一代演员产生了重要影响。

到了1955年,《长征》的影响已经超出了戏剧界。电影界在拍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时,也开始借鉴这部作品的经验。特别是在表现领袖人物方面,都强调要真实自然,不做过分夸张的处理。

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北京人艺的资料室里,仍然保存着当年演出的完整记录,包括剧本、排练记录、演出照片等珍贵资料。这些资料不仅记录了一部作品的诞生过程,更记录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

五、创作经验:艺术启示

《长征》的演出经验在1956年被正式整理成册。这份由北京人艺编撰的资料,详细记录了创作过程中的重要发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人物塑造的一系列具体方法。

这份资料首先记载了于是之在角色创作中的独特做法。他在排练期间保持着详细的工作日记,记录每一个细节的变化。比如,他在日记中写道,演员在表现领袖人物时,不能只停留在外表模仿上,更要注意展现人物的精神气质。

1957年春,北京人艺举办了一次内部研讨会。会上,李伯钊分享了导演工作的心得。她提到,在《长征》的排练中,最重要的发现是:真实感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剧组采取了多种方式搜集史料。

这次研讨会上,一位老演员讲述了一个细节:在正式演出前,于是之曾经穿着戏服去看守所探访一些老同志。这些亲身经历过长征的人,给了他很多关于当时生活细节的建议,这些建议后来都体现在舞台表演中。

1958年,文化部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戏剧理论研讨会。会议专门讨论了《长征》的创作经验。与会专家认为,这部作品最大的成功在于找到了表现革命领袖的新方法:既不神化,也不庸俗化。

在这次研讨会上,有人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长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整个创作团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人"的身上,而不是放在"神"的身上。这个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认同。

1959年,北京戏剧学院将《长征》的创作经验编入教材。教材中特别强调了几个关键点:首先是生活调查的重要性,其次是对历史细节的尊重,最后是表演的真实性。这些原则后来成为戏剧创作的重要指导。

在教学实践中,一个特别的发现是:当演员过分注重模仿外表时,反而会失去角色的灵魂。因此,在表演课上,老师们更强调要理解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动机。

1960年,《长征》的导演组成员编写了一本创作笔记。笔记中记录了许多具体的工作方法,比如如何通过细节来展现人物性格,如何处理群众场面,如何把握历史场景的节奏等。

这本笔记还记载了一个重要的创作原则:在表现重大历史事件时,要注意平衡戏剧性和历史真实性。这个原则此后被广泛运用在其他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中。

到了1961年,《长征》的创作经验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编剧、导演、表演等多个方面。在随后的几年里,这套经验被推广到全国各地的文艺院团。

这些创作经验的推广,对中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处理历史题材时,创作者们开始更加注重历史真实性,避免过度理想化的表现手法。很多剧团在创作类似题材时,都会参考《长征》的经验。

在北京人艺的档案室里,至今仍保存着大量关于《长征》创作的原始资料,包括排练笔记、演出记录、观众反馈等。这些资料不仅记录了一部作品的诞生过程,也记录了中国戏剧发展的重要历程。

0 阅读:0

山柏历史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