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五老”之一的遗孀,71年丈夫死后她找到中央:我有自知之明

山柏历史文化 2024-11-15 22:20:35

1971年的一天,一位老红军来到中央机关,她的到来让工作人员有些意外。作为"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的遗孀,按照规定她完全可以继续享受原有的待遇。然而她却说:"我有自知之明,什么级别住什么房子。"这位不愿占国家便宜的老人是谁?她为何会有如此高尚的党性?她和谢觉哉之间又有着怎样的革命情缘?而在此之前,她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经历,这段经历甚至影响了整个西路军的命运。

一、革命烈火中诞生的巾帼英雄

1912年,在四川营山县的一个普通农家,出生了一个女婴,取名王定国。那时的中国,女性地位低下,王定国刚满7岁就被送到邻村当了童养媳。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王定国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干活。割猪草、喂牲口、挑水、做饭,这些繁重的农活都落在了这个瘦小的身躯上。到了夜晚,她还要为全家缝补衣服,常常干到深夜。

1931年的一个雨夜,躲避追捕的地下党员辗转到了王定国居住的村庄。这些共产党人带来了新思想,他们在夜色中悄声讲述着一个崭新的世界:那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男女都能享有平等的权利。

这些话语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王定国心中的希望。她开始偷偷接济这些地下党员,为他们送饭、传递消息。渐渐地,她对共产党的认识越来越深。

1933年春天,王定国终于下定决心,她拿着党组织资助的40块大洋,还给了婆家,从此摆脱了压迫的枷锁。这一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营山,王定国立即投身革命洪流。

在王定国的带动下,当地400多名妇女纷纷参加了红军。这些曾经困于家庭的妇女,如今拿起了枪杆子,组成了一支特殊的力量。部队首长看中了王定国的组织能力,任命她为妇女独立营营长。

这支妇女独立营不同于普通部队。她们白天操练军事,晚上学习文化。王定国带领战士们,不仅要学会打仗,还要学会唱歌、演戏,用文艺的形式宣传革命。

1935年初,王定国接到通知,改任文艺战士。这一年,她随红军踏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之路。二万五千里长征对每个红军战士来说都是严酷的考验,对女战士来说更是如此。

在翻越大雪山时,王定国和战友们顶着刺骨寒风前进。她们的棉衣早已破烂不堪,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过草地时,她们身陷沼泽,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依然咬牙坚持。

一路上,王定国带领文艺队的同志们,白天行军,晚上演出。在篝火旁,她们唱响《红军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用歌声鼓舞着战士们继续前进。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她们也没有放弃演出,因为这些革命歌曲和节目,是支撑战士们继续前进的精神力量。

在长征途中,王定国经历了一件改变她命运的小事。一天傍晚,她正在河边洗衣服,一位干部拿着两件单衣走来,请她帮忙缝制一件棉衣。这位干部就是后来的"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而这次偶遇,成为了她革命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二、西路军中的传奇女战士

1936年末,王定国随红军西路军奔赴河西走廊。这支由徐向前将军率领的部队肩负着打通国际路线的重要使命。作为一名文艺战士,王定国既要参与战斗,又要用文艺形式鼓舞士气。

在行军途中,王定国和战友们创作了大量革命歌曲和快板。每当部队宿营,她们就搭起简易舞台,为战士们演出。有时候连续打了几天仗,战士们疲惫不堪,她们就即兴创作一些诙谐的小节目,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12月5日这天,注定要载入西路军的历史。马家军误将王定国所在的文艺队伍当成了红九军指挥机关,出动大量部队展开围攻。当时,文艺队驻扎在一个小山坡上,敌人的炮火不断袭来。

战斗异常惨烈,很快弹药就消耗殆尽。王定国带领几名女战士爬上高处,用石块和木棒对抗敌人的冲锋。她们一边扔石头,一边高唱《国际歌》,歌声和枪声在山谷中回荡。

但寡不敌众,王定国和战友们最终被俘。敌人将她们关押在甘州监狱,企图通过严刑拷打逼她们交代红军的情况。然而,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王定国也没有屈服。

在狱中,王定国暗中观察守卫的规律,很快就和同志们建立起秘密联系。她们用敲击墙壁的方式传递信息,在放风时用眼神和暗语交流。渐渐地,一个地下党支部在铁窗内悄然成立。

张琴秋同志是西路军的组织部长,当时也被关押在甘州监狱。为了保护这位重要同志,王定国想出了一个妙计。她向狱方建议说需要一名厨师,并推荐了"会做饭"的张琴秋。就这样,张琴秋被调到了伙房工作,免受敌人的严密审讯。

王定国还组织被俘女战士们学习文化知识,在墙上刻字认字,用沙子在地上练习写字。她们甚至还偷偷创作了许多革命诗歌,这些诗歌后来成为了西路军战斗历程的重要见证。

狱中生活异常艰苦,但王定国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她经常给同志们讲述长征路上的故事,讲述红军战士们是如何战胜困难的。这些故事给被俘的同志们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1937年,随着全民族抗日战争的爆发,形势发生了变化。谢觉哉等同志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积极开展营救工作。在党组织的努力下,王定国等一批被俘的西路军战士终于获释。

获释后,王定国第一时间向党组织汇报了被俘期间的情况。她详细记录下每一位战友的英勇表现,为之后寻找和营救其他被俘同志提供了重要线索。许多年后,当她重返甘州,面对那段历史,她说的最多的是:"我们的战友还有很多留在了那里。"

三、延安岁月里的不解之缘

延安,这片黄土地上,书写了太多革命者的故事。1937年,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获救后的王定国见到了谢觉哉。那时的谢觉哉已是党的重要领导人,但依然保持着一贯的朴素作风。

"你还记得那件棉衣吗?"谢觉哉笑着问王定国。这一问,让王定国想起了长征路上那次在河边的相遇。当时谢觉哉拿着两件单衣请她帮忙,那件简陋的棉衣竟然让他穿了一路。

在兰州办事处,工作十分繁忙。每天都有大量革命同志来往,王定国负责接待工作。她的细心和能干得到了谢觉哉的赏识,党组织决定让她留在办事处工作。

谢觉哉常常工作到深夜,王定国就在办公室准备一壶热茶。有时谢觉哉忙得忘记吃饭,王定国就会提醒他:"老谢,该吃饭了。"这样的称呼,在当时的革命队伍中并不罕见,同志之间都以"老"相称,显得亲切而平等。

1937年10月的一天,毛主席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请示。谢觉哉在信中说,他和王定国经过慎重考虑,希望组建革命家庭。毛主席在信上批示:"此事可行,望共同努力,为党工作。"

成为谢觉哉的妻子后,王定国依然保持着战士本色。她不仅要照顾家庭,还要处理大量办事处的工作。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她常常自己动手做衣服、织毛衣,让办事处的同志们都能穿暖。

1939年,夫妻二人来到延安。延安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但革命者们都以苦为荣。王定国和其他妇女同志一起,在窑洞前开垦荒地,种菜养猪。她们开辟的"抗大农场",不仅解决了自给自足问题,还为中央机关提供了不少农产品。

有一次,一位新来的同志不知道王定国的身份,见她在地里干活,便问:"大嫂,你是哪个单位的?"王定国笑着说:"我就是种地的。"直到后来这位同志才知道,原来眼前这位朴实的劳动者,就是谢觉哉的夫人。

在延安,王定国的勤劳和朴实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当时延安开展劳动竞赛,王定国带领的妇女小组多次获得表彰。毛主席亲自为她们颁发锦旗,称赞她们是"延安的劳动模范"。

谢觉哉十分支持王定国的工作。他经常说:"革命不分大小,每一份工作都同样重要。"闲暇时,他还教王定国读书识字,从最基础的文字开始,一点一点帮她提高文化水平。

在延安,王定国和谢觉哉的窑洞成了一个温暖的革命之家。来往的同志们都喜欢到他们家坐坐,谈谈工作,聊聊革命理想。即便条件艰苦,但大家都充满希望,因为知道,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的曙光已经在望。

四、新中国建立后的特殊贡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定国迎来了人生的新阶段。作为谢觉哉的夫人,她完全可以享受领导干部待遇,但她却主动请缨,投入到建设新中国的工作中去。

1950年春天,中央文献研究室开始筹建。当时很多重要的历史文献都散落在各地,亟需整理。王定国挑起了这项重任。她带领一群年轻同志,开始了艰苦的文献搜集工作。

在整理文献时,王定国格外认真。她常说:"每一份文件都是革命的见证。"有一次,她在整理一批抗战时期的文件时,发现了一份珍贵的八路军战报。这份战报记录了1937年平型关大捷的细节,对研究抗战历史有重要价值。

1953年,一件特殊的任务落到了王定国身上。当时,很多老红军因为各种原因还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王定国受组织委托,开始走访这些老战友。她带着笔记本,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寻访,把每位老战友的情况都详细记录下来。

在甘肃天水,她找到了一位当年西路军的老战友。这位老同志因伤致残,一直默默生活在农村。王定国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帮助这位老战友解决了医疗和生活问题。

1956年,国家开始推动造纸工业发展。王定国想起了在延安时期的经验,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利用农作物秸秆制浆造纸的建议。她的这个建议得到采纳,并在河北、山东等地进行了试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960年代初,王定国又投身到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她经常去学校讲述革命故事,教育年轻一代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新中国。在北京一所中学,她讲述了西路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让学生们深受感动。

在关注教育的同时,王定国也没有忘记生态保护。她注意到北京周边的荒山越来越多,便向林业部门建议开展植树造林。她说:"我们不仅要建设好新中国,还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色。"

1965年,一项新的工作等待着王定国。国家开始重视文物保护,长城作为重要文化遗产,急需保护和研究。王定国参与了这项工作,她走访了河北、山西等地的长城遗址,为保护工作提供了很多实地调研资料。

这些年来,王定国始终保持着劳模本色。即便是节假日,她也经常带领机关干部到农村劳动。在她的带动下,很多干部都养成了劳动锻炼的好习惯。每当有人称赞她时,她总是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五、晚年坚守的革命本色

1971年6月,谢觉哉同志离世,这对王定国来说是一个重大转折。按照规定,她可以继续住在中央分配的房子里,但她却主动找到中央机关,说出了那句令人难忘的话:"我有自知之明,什么级别住什么房子。"

随后,王定国婉拒了组织分配的司机和秘书,搬进了一处普通院落。她说:"我是农村出来的,能照顾好自己。"每天清晨,邻居们都能看到她扫院子、浇花的身影。

1972年初,胡耀邦同志找到王定国,希望她能整理谢觉哉同志的遗著。这项工作极其繁重,要整理的文稿多达500多万字。王定国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从此,王定国的房间里堆满了各种文稿和资料。她一字一句地整理,常常工作到深夜。有时为了核实一个细节,她要翻阅大量史料,甚至专程去档案馆查找原始文件。

1983年,一件特殊的任务又落到了王定国肩上。当时,很多西路军老战士的功勋还未得到充分认可。她和伍修权同志一起,开始了寻访西路军老战士的工作。

在甘肃河西走廊,王定国重走当年西路军战斗过的地方。她找到了许多幸存的老战友,记录下他们的经历。通过她的努力,众多西路军老战士终于恢复了应有的荣誉。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王定国已是古稀之年,但她依然精神矍铄。一天,她把七个子女召集在一起,说了一番令人动容的话:"前半辈子,我忙着照顾小家,现在是时候把全部时间献给党了。"

从那以后,王定国更加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她关注失足青少年问题,经常去少年管教所做帮教工作。每次去,她都会带去自己织的毛衣,给那些迷途的孩子们讲革命故事。

党和国家没有忘记王定国的贡献。2012年春节,她受邀参加中央团拜会。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亲自搀扶这位百岁老人走进人民大会堂。全场起立鼓掌,向这位革命前辈致敬。

2017年春晚上,当这位105岁的老人出现在荧幕上时,全国观众再次被她的精神感动。在"致敬老红军"环节,她的故事再次被讲述。人们惊叹于她的长寿,更敬佩她一生对革命理想的坚守。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王定国始终保持着革命者的本色。她常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党工作。"这句朴实的话语,成为了她一生最好的写照。

0 阅读:0

山柏历史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