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6日,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发表了胜选演讲,声称自己已经策划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政治运动”,并认为这可以让美国实现“伟大复兴”,迎来“黄金时代”。
在整个特朗普的内外政策中,对华竞争战略一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核心依然是“美国优先”;中美之间最大的矛盾点就在于台海,美国只要继续在台海“不松口”,那么双方的矛盾只会越来越深,武统机会是否错过,还得结合历史分析。

被错过的武统
毛主席时代的老一辈革命家原本就打算用一代人打完几代人的仗。
1949年4月解放军跨过长江天险,开始横扫盘踞在国家南部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当时的解放军在陆地作战方向上早已是坚不可摧,无论国民党获得了外部势力的多少帮助、占据了怎么样的“先机”,都无法阻挡历史大势。
但解放军同样面临着棘手的问题:没有海军,也没有空军。
蒋介石意识到这一点后,更改了“盘踞大西南”的想法,带着剩余的全部家当去了台岛,想要靠着四面环海的地理优势阻挡解放军到来。
解放战争一路看下来,从北打到南都是中国两党自己的事情,与任何第三方势力无关,但蒋介石本质上是一个独裁者,他内心深处无法放弃大陆土地,便希望在美国人的帮助下打回去。

在毛主席的分析中,解放台湾这件事越早办越好,步兵搭配渔船能够跨过长江,也能跨过海峡。
当时解放军同样也开始努力发展空军力量了,一旦空军规模能够初步形成,解放台湾的把握更大;但发展空军必然要耽误一些时间,为了能尽快解决好这件事,最快速的方式就是向苏联寻求帮助。
刘少奇来到莫斯科,向斯大林说明情况,并提出苏方提供200架飞机并代训飞行员,国际局势已经朝着冷战方向去了,斯大林清楚美国介入的可能性,他同意了这个请求。
但是他也有避免战事扩大的考虑,没有赞同苏联直接援助的方式,给出的理由是:“这样一来,美国肯定会介入,若是由此爆发了苏美之间的战争,极有可能导致巨大的战争灾难。”
斯大林当时都搞不清楚美国人究竟是怎么想的,若是美国铁了心要帮助国民党,那么在解放军横扫大陆的时候他们却没有阻拦,后来反倒要去为难一个小小的朝鲜。

求援的过程还是艰难的,毛主席认为苏联能够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以及军事顾问就已经足够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把“解放台湾”定为中共军事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苏联的帮助下,空军和海军的力量初步成型。
北朝鲜为统一事业积极准备军队的同时,解放军也在为解放台湾积极准备,问题的开始其实在于另一个战场,毛主席并不知道金日成的准备情况,实际上金日成投入的力量极大,只有斯大林同时知道双方的情况。
斯大林认为这件事需要让金日成和毛主席进行必要的沟通,尤其是要听听毛主席的意见。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斯大林留了个心眼,使得双方原本的交流并没有到位。

解放台湾本就是解放战争的延续,为了这件事,所有准备都在按部就班的情况下迅速展开,由粟裕大将主持作战;当时中央早就跟斯大林说过这些了,令毛主席没有想到的是,斯大林最终会先赞成统一朝鲜。
毛主席在当年5月与金日成会谈,他也说:“原来考虑的是先解放台湾,在此之后再去解决朝鲜问题,那样中国能够更好地援助,既然统一朝鲜的问题已经在莫斯科得到批准,那就只能这样。”
若是斯大林和金日成这两个关键人物一开始就听取了毛主席的意见,台湾问题不会拖到现在,朝鲜也极有可能获得统一。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找到了突破口直接登陆作战,势如破竹的朝鲜军队瞬间往回跑了,美国自然会考虑到台海与朝鲜半岛这两个战场,第七舰队直接横插在海峡之间。
问题就在于,苏联提供帮助的情况下,不可能要求苏联去直接进攻美国舰队,否则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
对于解放军来说,两头的问题都很复杂,而朝鲜那边要更紧急一些,金日成没法撑住美军的打击,一旦朝鲜失守,对新中国还是对北边的苏联都无法接受,特别是在新中国工业力量都在东北的情况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方的解放军开始向北挺进,进入朝鲜作战。
朝鲜战争牵扯了新中国太多兵力,再加上后来的国际局势等一直发生变化,台湾问题就始终存在。
对于解放军来说,这场没打完的仗是必须要打的,虽说和平是两岸同胞都想要的方式,可只要台当局想打,无论他们换成了谁,触碰了底线就得等着炮火。
发展中寻找致胜机会
1949年后的几年没有解决台湾问题,主要就是一个主因:美国横插一脚,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因为斯大林的决策失误,导致朝鲜也没能完成统一,美国对国民党当局的帮助就更多了,经历朝鲜战争后,美国还意识到了一个令他们自己不寒而栗的事实:起步阶段的新中国都有了这么强的战斗力和大无畏精神,一旦发展起来了,后果不堪设想。
从那时起,美国就暗自下定决心稳住台当局,开始打“台湾牌”,从未改变过。

哪怕他们嘴里承认“一个中国”,但是就是不愿意真正去践行这一表述。
若是先解决台湾问题、再解决朝鲜半岛的统一问题,如今世界的格局都会发生极大的改变,毛主席很无奈,当时是三个国家协调的事情,一些决策的主动权不在他手里。
考虑到美国武力干涉的可能,解放军能做的就是抓紧一切时间发展军事实力,找到那个合适的机会一举解放台湾。
毛主席时代积攒了深厚的家底,也让新中国有了挺拔于世界的底气,原子弹、氢弹核力量建设,使得境内不再可能受到任何侵略攻击;改革开放时期,这些宝贵的家底又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瞬间让中国大陆的经济体量增加,从而推动现代化军事继续发展。
那一代人打了无数场仗,留给后人的仗只剩下这一场。
若是能采用和平统一的方式解决问题自然再好不过,问题是台湾地区的政治一直在发生变化,蒋经国时期让所有人看到了和平方式的可能性,但他去世太早了,选择“接班人”时也没有擦亮眼睛,国民党的影响力渐渐在台岛消退。

当时间走到2022年,一切都变了。
已经坐稳“基本盘”的民进党当局与美国根本都不是“拉扯”,而是一股脑地贴了上去,使得台海随时面临紧张局势。
有一种声音认为:2022年是武统的最佳时期。
因为,2016年时的南海对峙已经充分证明了美国“纸老虎”的特性,真的打算以全面战争的态度对待美国,美国还真不一定会选择接招,台湾地区在他们眼里早已沦为一颗棋子,顺道还能榨干这里的剩余价值。
而2022年,在美国的挑拨之下,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了直接冲突,这对美国来说是削弱俄罗斯发展的大好时机,因此美国也忙着搞制裁、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和欧洲研究下一步对策。
作为“霸权主义追求者”,中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那年的美国已是完全焦头烂额。

当时,他们也不知道俄乌冲突究竟会保持着怎么样的烈度,俄罗斯战略考虑也本就是快速解决争端,这样一来极有可能随时爆发更大的冲突,一旦乌克兰被迅速拿下,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将急速下滑,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更加难以接受。
台湾地区在民进党当局接连祸害之下也出现了很多内部问题,民生问题都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却还要花费大量资金购买美国武器,老百姓对民进党当局的怨气本来就很重,怒火随时都可能被点燃。
而那几年,解放军的军事实力已经不断增强了,从最初的防御逐渐转向为威慑,航母、隐身战机和高超音速导弹等先进武器接连亮相,完全能够迅速击败台当局,那么武统就成为一种可能。

问题是,是否要发动武统应该从多角度分析,看起来是错过了一次宝贵机会,实际上也有着很多考量。
战争必定会带来资源的消耗,中国大陆经济正持续繁荣,百姓生活正稳步上升,由于美国坚持着贸易战的思维,也对经济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还有就是,一旦爆发战争后,很多事都不可控,战略上必然考虑是“只快速打击民进党当局”,问题是民进党当局压根没有一点勇士精神,他们还曾扬言巷战,把战斗人员藏匿在老百姓当中。
解放军登陆作战当然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可在登陆后如何在众多无辜老百姓中把敌人给揪出来,这倒是个不小的麻烦。
因此,最为稳妥的方式依然是尽量创造和平统一的可能,让台湾地区人民真正认同祖国的温暖,彼此之间没有隔阂了了,心灵上才会产生共鸣。
无论是过去的2022、现在的2025还是未来的2027,任何机会都不是等来的,而是靠争取。

一旦解放军的军事实力能够达到快速控制民进党当局中枢并抵御美日可能发动进攻,那么武统随时都可以,并不用考虑一个特定的时间,“最好的时机”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特朗普第二任期刚刚开始,已经有学者认为:根据其在竞选期间释放的信号,未来美国对华政策将更加强硬、更加咄咄逼人。
美国这个国家向来是遵循“强盗逻辑”的,根本不用把任何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只要解放军将军事发展到更高的高度、背后的经济也能在被制裁中稳步前行,那么美国注定会放弃“台湾牌”,不过会在这之前彻底榨干台湾地区的一切。
从目前来看,这一天虽然还没有到来,但已经能够预见:解放台湾,就在不远处。
参考资料
1.中美关系的2022年,斗争与和平共存 直新闻
2.毛泽东解放台湾计划搁浅幕后 莫斯科态度模糊 环球网


郑八戒
自己的内容推翻了自己的标题,牛头不对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