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6万人被困,杨得志罕见施压64军:未完成任务就上军事法庭

秋柳浏览过去 2024-10-30 12:34:58

引言:

1951年4月的朝鲜战场上,一场惨烈的战斗正在上演。临津江南岸,6万志愿军将士被困在狭小的空间内,承受着来自地面和空中的密集火力打击。在这个关键时刻,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向64军发出了一份罕见的严厉电令,言辞中甚至提到要让未完成任务的部队"受到革命纪律的制裁"。是什么样的战场形势,让一向稳重的杨得志不得不采取如此严厉的措施?64军在临津江南岸遭遇了怎样的困境?而那支成功突破敌军封锁的小分队,又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战斗?

一、第五次战役的战略背景

1951年的春天,朝鲜战场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随着第一批苏联援助物资的到达,志愿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批装备包括了大量的火炮、坦克和通信设备,使得志愿军首次在重型装备上缩小了与联合国军的差距。

在兵力部署上,志愿军的参战规模已经达到了130万人,这个数字是入朝初期的三倍多。其中包括了新组建的炮兵部队,装备了约六千余门各型火炮。这些火炮中,有一千多门是大口径火炮,这使得志愿军在火力支援能力上有了质的飞跃。

然而,这种力量对比的改变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随着部队规模的扩大,后勤补给线被拉得更长。志愿军的汽车运输队仅有1400辆车,这些车辆要负责运送130万大军的弹药、粮食和其他军需物资。补给能力的不足成为了制约战斗力发挥的重要因素。

在战场态势上,联合国军也在进行重要调整。美军新任指挥官改变了此前的"鸡蛋壳防御"战术,转而采用"纵深防御"战法。这种战术变化意味着,敌军不再固守阵地与志愿军进行正面对抗,而是充分利用机械化部队的机动优势,在战场上灵活机动。

同时,美军空军的作战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将轰炸机数量从1000架增加到3000架,并且改变了轰炸策略。美军不再是简单的对固定目标进行轰炸,而是采用了更加灵活的区域封锁战术,重点打击志愿军的补给线和集结区域。

在这种背景下,志愿军制定了第五次战役的作战计划。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歼灭英军第29旅。选择英军作为主要打击目标,是基于对敌情的详细分析。英军虽然装备精良,但在战术协同和野战经验上与美军有一定差距,这给了志愿军可乘之机。

作战计划的核心是采用"钳形攻势",由19兵团的63军、64军和65军分别从不同方向展开进攻。其中,64军担负着突破临津江防线、插向议政府的重要任务。这个任务如果完成,将切断敌军的退路,为其他部队创造歼敌的有利条件。

二、64军遭遇战场困境

4月22日凌晨,64军的先头部队抵达临津江北岸。经过前期侦察,部队选定了石浦和高浪浦里两处渡口作为主要突破点。这两处渡口地形相对开阔,便于部队展开,但同时也暴露在敌军的火力覆盖之下。

191师和192师的4个团在凌晨3点开始强渡行动。由于缺乏足够的渡河器材,部队只能采用简易木筏和橡皮艇进行渡江。第一批渡江部队刚刚到达对岸,敌军的照明弹就照亮了整个渡江区域。随即,敌军的火炮开始对渡江部队进行密集轰击。

在这种情况下,重火力部队的渡江行动被迫中断。炮兵部队滞留在临津江北岸,无法为已经渡江的部队提供有效火力支援。这直接导致了渡江部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到达南岸的部队立即向弥陀寺以北地区推进,试图突破韩军第一师的预设防线。但是,没有重火力支援的步兵在面对敌军的阵地时,寸步难行。韩军第一师利用地形优势,构筑了多层火力网。他们的阵地分布在制高点上,火力点互相支援,形成了严密的交叉火网。

在长坡里和高士洞一线,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64军的突击部队多次冲锋,但每次都在距离敌军阵地不到100米处被密集的火力压制。每一次进攻尝试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到4月23日傍晚,情况变得更加严峻。美军的空中力量开始对渡江区域实施封锁。超过50架战斗轰炸机轮番轰炸临津江两岸的集结区域,不仅切断了后续部队的增援路线,还严重影响了伤员的后送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64军的作战部队被分割成了三个部分:已经渡江但被压制在南岸滩头阵地的部队、滞留在北岸的炮兵部队,以及在渡江过程中被打散的部分分队。这种被动局面严重影响了整个战役的进程。

4月24日凌晨,190师指挥员带领5个营向麻山里、东文里一线发起突击,试图通过纵深穿插打开局面。这次行动本来是为了配合主力部队的进攻,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火力支援,突击部队再次遭到敌军的顽强阻击。

最为关键的是,这种困境不仅影响了64军本身的作战行动,还打乱了整个19兵团的战役部署。原本设想的钳形攻势无法形成,使得歼灭英军29旅的战役意图难以实现。

敌军则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态势,加强了对临津江南岸地区的火力控制。他们的火炮阵地不断调整射击诸元,对64军的活动区域进行了更加精确的火力覆盖。同时,敌军的装甲部队也开始在后方集结,随时准备对突破的部队实施反击。

三、特殊战术小组的突围行动

在64军主力部队陷入困境之际,569团3营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这支由300人组成的精锐部队被命令穿插至敌后,破坏敌军的火力支援系统。4月24日夜间,3营借助浓密的夜色,从高浪浦里附近一处较为隐蔽的浅滩渡过临津江。

这次渡江采用了特殊的战术安排。3营将部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不超过20人,采取"梯次渗透"的方式展开行动。为了避免暴露目标,战士们将武器和弹药用防水油布包裹,徒手游过江面。这种渡江方式虽然速度较慢,但成功避开了敌军的火力监视。

与此同时,团部侦察支队也开展了一项关键行动。他们通过携带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成功截获了美军火力指挥频道的部分通讯内容。这些情报为突击小组规避敌军火力提供了重要参考。侦察支队还发现,敌军在东文里至高士洞一线的火力配置存在间隙,这为后续行动指明了方向。

在当地地下党组织的配合下,突击小组获得了更为详细的敌情。一名在美军后勤部门工作的地下党员提供了敌军炮兵阵地的具体位置图。这份情报显示,美军在麻山里西南侧建立了一个重要的火力指挥所,这里控制着整个地区的火力协同。

3营决定首先打击这个目标。4月25日凌晨2点,突击小组分三路展开行动。第一路担任主攻,由一个加强连的兵力直接突击火力指挥所;第二路负责切断敌军的通讯线路;第三路则在外围设置火力掩护阵地,阻击可能的增援部队。

在当地群众的引导下,突击小组避开了敌军的哨位,成功潜入指挥所周边地区。他们利用事先准备的土制手榴弹和爆破筒,对指挥所实施了突然袭击。这次行动不仅摧毁了敌军的火力指挥设施,还炸毁了两门155毫米榴弹炮,缴获了大量作战文件。

行动成功后,3营并未立即撤退,而是分散到附近地区,继续破坏敌军的后勤设施。他们先后炸毁了3个弹药库,切断了多处通信线路,造成了敌军火力系统的临时瘫痪。这些行动极大地减轻了主力部队渡江时所承受的压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突击小组在行动中获得了当地朝鲜群众的广泛支持。群众们不仅为战士们提供食物和隐蔽场所,还组织了临时担架队,协助运送伤员。一些熟悉地形的青年还主动担任向导,带领突击小组穿越敌军封锁线。

到4月26日下午,3营已经完成了预定的破坏任务。但此时返回己方阵地的道路已被敌军重兵封锁。营长临机决定,将部队分成更小的战斗小组,利用夜色分批突围。在接下来的36小时内,这些小分队采取了极为灵活的战术,或隐蔽潜行,或佯攻突围,最终大部分战士成功返回部队。

这次特殊战术小组的行动,不仅完成了预定的破坏任务,还为主力部队的战斗提供了宝贵的战场情报。他们的经验也为后续作战提供了重要的战术启示。

四、杨得志的严厉电令

4月26日深夜,19兵团指挥部收到了前线发来的一份详细战报。报告显示,64军在临津江南岸的困境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面临更为严峻的局面。美军已经调集了大量装甲部队,准备对临津江地区发起大规模反击。

在研究了战场态势后,杨得志于4月27日凌晨向64军发出了一份措辞严厉的电令。这份电令的开头就直接指出:"64军在此次战役中表现出严重的战术决策失误,导致部队陷入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

电令中详细列举了三个主要问题。第一,渡江作战准备不充分。64军在渡江前未能充分收集敌情,对敌军火力部署和预设阵地了解不足。同时,渡河器材储备不足,导致重火力部队无法及时跟进,使得先头部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第二,指挥协同不够默契。在遭遇敌军火力打击后,各部队之间的通信联络出现中断,造成战场信息传递不畅。这直接影响了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效果,使得局部突破的战果无法得到扩大和巩固。

第三,战术应变能力不足。面对敌军的纵深防御体系,部队仍然采用传统的正面突击战术,未能灵活运用机动穿插等战法。这种刚性的战术运用方式,导致部队付出了不必要的伤亡。

在指出问题的同时,这份电令也提出了明确的整改要求。首先,要求64军立即调整作战部署,将分散的兵力集中起来,形成有效的战斗群。其次,命令军部派出联络组,深入到各师、团,确保指挥系统的畅通。最后,要求各级指挥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际战场情况灵活调整战术。

电令最后一段的措辞尤为严厉,明确指出:"对于那些因指挥不力导致任务未完成的部队,必须接受革命纪律的制裁。战场上的失误不仅关系到局部战斗的得失,更影响到整个战役的进程。"

这份电令发出后,19兵团立即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首先,派出了由参谋长带队的战场指导组,进驻64军前线指挥所,协助制定新的作战方案。其次,调集了兵团预备队中的一个炮兵团,加强对64军的火力支援。

同时,兵团后勤部门也启动了紧急支援预案。他们组织了200辆马车的运输队,昼夜不停地向前线运送弹药和其他军需物资。为了确保物资能够安全送达,运输队采取了分散运输、多路并进的方式,有效降低了遭受空袭的风险。

这份严厉的电令反映了当时战场形势的严峻性。在朝鲜战场上,任何战术层面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战略机会的丧失。因此,作为兵团司令员,杨得志不得不采取非常措施,以扭转战场的不利局面。

电令的发出也显示了志愿军高级指挥员对战场形势的准确把握。他们深知在现代化战争中,单纯依靠部队的勇气和战斗意志是不够的,必须将其与科学的战术运用和严密的组织指挥结合起来。

五、战场形势的转折与变化

4月28日,随着杨得志电令的下达,64军立即对作战部署进行了全面调整。首先,军部决定暂时放弃高浪浦里渡口的强渡行动,将主要兵力集中在石浦渡口地区。这一调整避免了兵力的分散,使得有限的火力资源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使用。

在兵团战场指导组的建议下,64军采用了新的战术打法。他们不再采取传统的大规模波次冲锋,而是组织若干个50人左右的特种突击组,利用夜间和雾天的掩护,对敌军防线的薄弱环节实施点穴式打击。这种战术取得了显著效果,多个突击组成功渗透到敌军防线后方。

同时,军部还抽调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狙击手,专门对付敌军的观察哨和机枪火力点。这些狙击手采用"一打一转移"的战术,不断骚扰敌军,迫使其减少了火力活动。到4月29日中午,敌军在长坡里至高士洞一线的火力密度明显下降。

在后勤保障方面,64军也进行了重要调整。他们在临津江北岸修建了多个地下弹药库和医疗站,并利用夜间将重要物资分散储存。这种做法有效降低了美军空袭造成的损失。同时,军部还组织工兵部队开辟了多条隐蔽补给通道,确保前线物资供应不断。

4月30日凌晨,战场出现了重要转机。一支由工兵营改编的特种部队,成功在石浦渡口西侧1公里处的一个隐蔽湾地架设了浮桥。这座浮桥采用了创新的工程技术,白天可以沉入水下,夜间则浮出水面使用。这一设施为重武器的渡江提供了重要通道。

随着重火力的陆续渡江,64军的攻势开始显现出新的气象。5月1日,军属炮兵团在临津江南岸建立了新的火力阵地。他们采用"多点多向"的火力打击方式,有效压制了敌军的预设阵地。特别是在高士洞地区,炮兵的精确打击摧毁了敌军的三个重要火力点。

与此同时,特殊战术小组的成功经验也得到了推广。各师都组建了类似的渗透分队,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不断扩大战果。这些小分队除了执行破坏任务外,还承担起了为主力部队引路的重任。他们熟悉地形,能够带领大部队避开敌军的火力封锁区。

到5月2日,战场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敌军开始从部分阵地撤出,转入机动防御状态。这种变化给了64军展开战术纵深的机会。军部随即调整作战计划,决定利用这一有利态势,扩大突破口的范围。

5月3日,随着更多部队的投入,64军在临津江南岸终于站稳了脚跟。他们不仅巩固了已有阵地,还相继夺取了几个重要制高点。这些高地的占领,为后续的战役行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敌军的火力系统被打乱,其防御体系出现了明显的漏洞。

在这一阶段的战斗中,64军表现出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战术适应能力。他们根据实战经验不断调整作战方式,最终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有效办法。特别是在运用小规模特种作战方面,创造了许多新的战法。

0 阅读:0

秋柳浏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