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大清朝兴起洋务运动,其目的是为了自强、求富。而隔海相望的日本,也在1868年1月提出富国强兵的口号,开始实行明治维新。两国都从西方国家引进近代军事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只能建造铁胁木壳军舰,到八十年代,两国都能建造铁甲战舰。
平远号
清朝北洋水师的8艘主力舰因为名字中都带远字,所以称为八大远。其中平远号巡洋舰是唯一的国产军舰,它由福州船政建造,于1886年12月7日开工,该舰是我国第一艘全钢质战舰。八重山号巡洋舰比平远号仅晚了几个月,于1887年6月在日本横须贺海军船厂开工,它是日本第二艘国产钢壳军舰。巧合的是,船政设计平远舰时参考的法国飞礼则唐、士迪克、柯袭德3艘军舰,它们的设计者是法国著名舰船设计师白劳易,而八重山号的设计师同样是白劳易。
八重山号
两艘建造于同时期的铁甲战舰,代表了当时各自国家造舰水平,不过建成后性能却不尽相同,到底孰优孰优?我们先来看看两舰的性能数据。
平远号于1888年1月29日下水,1889年5月15日竣工,该舰标准排水量2067吨,满载排水量2650吨,舰长59.99米,宽12.19米,吃水4.3米;动力系统为两座康邦卧式2汽缸蒸汽机,4座圆形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2400马力,航速10.5节。装甲防护方面平远舰还是不错,水线带装甲厚238毫米,甲板装甲厚51毫米,炮座及司令塔装甲厚127毫米,炮盾装甲厚38毫米。
主武器为1门克虏伯260毫米主炮,2门克虏伯150毫米副炮,57毫米近战炮2门,47毫米速射炮2门,4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舰员编制202人。
八重山号于1889年3月12日下水,1890年3月15日建成,排水量1609吨,舰长96.9米,宽10.5米,吃水4米;动力采用两台蒸汽机,6座燃煤锅炉,双轴推进,输出功率5400马力,载煤350吨,最高航速20节;但是,该舰装甲防护较弱,比如机舱上部装甲仅厚12毫米。武器为120毫米阿姆斯特朗速射炮3门,47毫米哈乞开斯速射炮8门,450毫米鱼雷发射管2具。
上述指标可以看出,两国海军战术思想上有很大差距。大清受到购自德国的定远、镇远号铁甲舰影响,建造平远号也秉承2舰的风格,舰形采用不利于高航速的短宽设计,在有限的排水量中以装甲坚厚、大口径巨炮见长,因此平远舰比八重山号装甲防护强。
八重山号采用利于高航速的修长舰形,体现出日本海军对速度的追求,作战讲究兵贵神速,强调机动性和火力迅猛。平远舰的260毫米主炮射速每分钟2发,八重山号的120毫米主炮每分钟射速10发,所以无论是火炮的射速还是军舰的航速,八重山号都远胜于平远号,不过舰炮口径小,毁伤力肯定低。
两艘同一时期建造的军舰,它们各有各的优势,很难说孰优孰劣,这从1894年9月爆发的黄海海战可以看出来。当时平远舰因为执行警戒任务,所以参战晚,但是仍然受到多艘日舰围攻,被速射舰炮击中多处,平远舰不但没被击沉,还用260毫米舰炮打伤了日军旗舰松岛号,如果炮弹质量好一点,是大毁伤力爆破弹,海战结局还有可能改写。
八重山号巡洋舰没有参加黄海海战,1895年春,该舰参加了围攻北洋水师的威海卫之战,因为日军掌握主动权,北洋水师处于被动挨打境地,双发军舰没有发生大的战斗,因此不知道八重山号实战能力如何。
北洋水师覆没后,平远舰被俘后编入日军舰队,1904年参加日俄战争,9月18日在旅顺鸠湾海面触俄军水雷沉没。八重山号因为马力大航速快,1898年3月21日改为通报舰,1902年在北海道根室附近搁浅沉没,后经打捞修理,日俄战争时成为无线电收发舰,1911年4月1日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