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月以来,全国就进入了蒸笼模式,大家对夏天也就充满了负面的情感。但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夏天则宽容得多,甚至是取各种雅称,来调侃夏天,而不是牢骚满腹。
1. 朱明所谓“朱明”,从字面上来理解,“朱”是红色的意思,“明”是光明的意思。整个词的意思是,像火一样明亮,当然是热的意思。汉代《尔雅·释天》里有,“夏为朱明”,东晋训诂学家郭璞注:气赤而光明,意思是空气都变成了红色。
总体上来说,“朱明”虽然也是热的意思,但说起来文邹邹的,没有那么吓人,因此,诗人喜欢使用这个雅称。宋代词人张抡在《阮郎归 咏夏十首 其六》中写道:
金乌玉兔最无情。驱驰不暂停。
春光才去又朱明。年华只暗惊。
须省悟,莫劳神。朱颜不再新。
灭除妄想养天真。管无寒暑侵。
春光才去又朱明。年华只暗惊
在这首词里,词人对夏天的炎热丝毫没有感觉,让他痛心疾首的是“光阴似箭”。“金乌玉兔最无情。驱驰不暂停”,“金乌”是指太阳,而“玉兔”则是指月亮。说的是这两位最无情,日夜奔走,丝毫不停息,让人一天天的老去。
这不,“春光才去又朱明。年华只暗惊”,春天才刚刚过去,又到了夏天。“须省悟,莫劳神。朱颜不再新”,转眼间,红颜就老去了。
同样,南宋词人刘克庄的这首《祝英台近》写得更美,但也是“惜春”之词,而不是对炎热夏天的恐惧:
雨凄迷,风料峭。情绪被花恼。
白白红红,满地无人扫。
可堪解佩盟寒,坠楼命薄,
更杜宇、枝头闲煼。
绿阴绕。
青帝结束匆匆,转眼朱明了。
怕与春辞,茗艼玉山倒。
后期觉做明年,春年年好,
却不道、明年人老。
青帝结束匆匆,转眼朱明了
“雨凄迷,风料峭。情绪被花恼”,所谓“雨凄迷,风料峭”,明面上是描写晚春的天气,实际上描写的是送春人的心情。
“白白红红,满地无人扫”,就像《红楼梦》里,黛玉葬花一样的心情。
“青帝结束匆匆,转眼朱明了”,与其说害怕夏天,不如说是“惜春”。为什么“惜春”呢?“后期觉做明年,春年年好,却不道、明年人老”,虽然春天年年有,明年春天会更好,但很显然,明年人就老了,春天再好,也与我无关了。
很显然,在这次诗词里,“朱明”就是一个中性词,人们只是用它来代指夏天而已,没有对夏天的如何情绪表达。
2. 九夏“九夏”这个雅称,代表了人们对漫长夏日的一种恐惧。所谓“九夏”,指的是夏天三个月,一共九十天,太漫长了。好像是有人在说,你热就热呗,干嘛还这么漫长?北宋诗人韩琦在《别潭》中写道:
一潭嘉景四时新,不得经年作主人。
莲芰风前忘九夏,绮罗香里醉三春。
勤劳疆场诚无避,妆点蓬瀛惜未真。
多少胜游休结恋,报君须自立涓尘。
莲芰风前忘九夏,绮罗香里醉三春
“一潭嘉景四时新,不得经年作主人”,这一潭的美景,关键是四季都不一样,日日维新;只是让人痛苦的是,我要走了,不能年年在这里做主人了。
“莲芰风前忘九夏,绮罗香里醉三春”,漫长的夏天虽然难熬,但站在这潭边,莲叶荷花夏风却让人忘了夏天的炎热;而春天里,春花烂漫,就像女人香一样,让人陶醉。
一句,“莲芰风前忘九夏,绮罗香里醉三春”,让人可以明显感受到诗人对春夏的感情,夏天太漫长难熬,所以是“九夏”,而春天实在过得太快了,只有“三春”。
北宋诗人晁补之在《次韵文潜尉福昌时壁间清暑亭诗(亭在水竹中)》中写道:
梅福当年守此官,荆山谁见韫琅玕。
人如修竹三冬好,诗与清溪九夏寒。
未信簪裳妨小隐,蚤时雷雨起深蟠。
春风揽辔河阳县,痛饮狂歌忆旧年。
诗与清溪九夏寒
“人如修竹三冬好,诗与清溪九夏寒”,相对而言,古人不怕寒冷的冬天,更怕炎热的夏天,所以称冬天为“三冬”,夏天为“九夏”。老友就像修竹一样,就算是在三冬,那也是绿意盎然;而你的诗,就像清澈的小溪一样,哪怕是在漫长的炎炎夏日,也会给人带来真真清凉。
总之,“九夏”这个别称,就稍稍带有了贬义了,代表了人们对炎炎夏日漫长的一种厌恶。
3. 清和月“清和月”一定指的是“初夏”,而不是整个夏天,因为“清和”的意思是清静平和,古人一般把农历四月称为“清和月”。很明显,“五月”、“六月”,天气炎热,不可能“清和”了。明代诗人黄佐在《汤文明惠并头葵花二株口占十绝 其三》中写道:
薰风未报清和月,淑气齐开并蒂花。
丹凤彩鸾天上路,一时飞动到山家。
薰风未报清和月,淑气齐开并蒂花
“薰风未报清和月,淑气齐开并蒂花”,“薰风”,一般指“三四月”的风,特别是“四月”的风。“淑气”,温和的天气。到了夏日四月,虽然往年的薰风没有到来,但在四月里,温和的天气,让并蒂花盛开。
清代名臣、诗人张英在《入夏即事四首 其一》中写道:
斗室湘帘也绝尘,春深夏浅最撩人。
每逢岁岁清和月,芍药香中住两旬。
每逢岁岁清和月,芍药香中住两旬
“斗室湘帘也绝尘,春深夏浅最撩人”,就算是深处斗室,在湘绸帘子里,空气也非常清新,没有一丝灰尘;在这春即将归去,夏天即将到来的日子里,风光最为撩人。
“每逢岁岁清和月,芍药香中住两旬”,我每年到了时光清和的四月里,都要在开满芍药的院子里住上大半个月,真的是太香了。
可以说,“清和月”特指初夏,主要是指农历四月,这是夏天最温和的日子,虽然没有春天的百花齐放,但是初夏的花儿也不少,因此,“清和月”不比春天差多少,甚至是气温上,比春天更加友好。
4. 朱夏“朱夏”跟“朱明”相比,更强调了这个“朱”字,意即红色,火热的意思,因此,更强调了夏天的炎热。宋代诗人陈亚在《惜竹》中写道:
出槛亦不剪,从教长旧丛。
年年到朱夏,叶叶是清风。
年年到朱夏,叶叶是清风
“年年到朱夏,叶叶是清风”,根据诗词的对仗,“朱夏”对“清风”,当然是强调了夏天的炎热。年年到了炎热的夏天,那修竹啊,每一个叶子,飘过来的是清凉的微风。
宋代词人叶梦得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何处难忘酒,朱夏日偏长。
湖山地胜潇湘,十里芰荷香。
柳外新蝉惊晚,
楼上疏帘垂翠,簟枕晚生凉。
纨扇摇霜月,曲水泛流觞。
流年去,今古梦,几千场。
虚名浮利,输却几许好时光。
幸有碧云深处,
存取朱颜绿鬓,流落又何妨。
莫厌人世间,频入醉中乡。
何处难忘酒,朱夏日偏长。湖山地胜潇湘,十里芰荷香
“何处难忘酒,朱夏日偏长”,在漫长的炎热夏天里,在什么地方最容易喝酒?“湖山地胜潇湘,十里芰荷香”,那当然是在潇湘湖南,那里是有湖有山,避暑胜地,那里有十里荷花香。
“柳外新蝉惊晚,楼上疏帘垂翠,簟枕晚生凉”,当听到外面柳树上今年的新蝉鸣叫时,惊奇的发现,已经是晚上了;人家楼上稀疏的挂起了帘子,像垂下来的翠绿叶子;晚上躺在枕席上,凉意顿生。
这样的夏天,哪怕是“朱夏”,又有什么关系呢?一样的很惬意!
5. 槐序槐树夏季开花,故名夏为“槐序”。明代彭大翼《山堂肆考》中说到,“夏曰槐序”。毫无疑问,夏天的这个雅称,“槐序”,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了人们对夏天的热爱。明末清初词人陆求可在《婆罗门引 赏夏》中写道:
山园槐序,绿阴浓处晓莺啼。
冰弦声动柔荑。
不觉松风入户,爽气接峰西。
看清尘辟暑,倒插簪犀。
湘帘乍低。怕日午、梦还迷。
漫把绿熊簟卷,翡翠觞携。
追凉河朔,看雨过、屋角挂虹霓。
纱窗外、月满青溪。
山园槐序,绿阴浓处晓莺啼
“山园槐序,绿阴浓处晓莺啼”,夏天的山间园林,绿荫满地,早上林莺娇啼。“冰弦声动柔荑”,随着美女秀手轻弹,清凉的弦声响起,就像“莺啼”一样好听。
“不觉松风入户,爽气接峰西”,不知不觉中,松林里的熏风吹入了门户,从西面山峰吹来的爽气让人精神一爽。
“追凉河朔,看雨过、屋角挂虹霓”,我们在河边追凉,大雨刚过,我们回头看到房头屋角,正挂着一座彩虹,美极了。
“纱窗外、月满青溪”,晚上,我们看着纱窗外,明月光,洒满了青青的溪流。
清代词人沈皞日在《摸鱼子 其一》中写道:
听新蝉、吟风吸露,愁人惊过槐序。
夏云海近蓬壶出,早见奇峰堪数。
谁待渡。
笑捉鼻、东山草暗围棋墅。
西溪旧住。看翠盖凌波。
浓阴绿港,风动藕花语。
眠毫褥,湘簟凉生几许。
残英蝴蝶来去。
冰盘注水浮瓜好,乌帽红尘良苦。
邀笛步。
犹记得、樽前锦字红牙度。
归来有路。
计碧树斜阳,茅檐散发,一醉豆棚雨。
听新蝉、吟风吸露,愁人惊过槐序
“听新蝉、吟风吸露,愁人惊过槐序”,古人以为夏蝉是喝露水长大,因此有“听新蝉、吟风吸露”。当我听到在树上吟诵夏风,吸取清露的新蝉的鸣叫时,正在为时光易逝而发愁的人儿,却惊奇的发现自己已经是在度过夏天了。
毫无疑问,“愁人惊过槐序”,比之“愁人惊过夏天”要优美得多,所以,“槐序”是夏天的一种优雅说法。
6. 三夏每一个季节都分成三个月,因此,春天会被称为“三春”,秋天会被称为“三秋”,冬天会被称为“三冬”,夏天也被称为“三夏”,即“孟夏”、“仲夏”和“季夏”。称夏天为“三夏”,显得比较有诗意。南宋诗人洪适在《次韵蔡瞻明秋园五绝句 其四 芙蓉》中写道:
高标幽艳自宜霜,弱草繁葩莫中伤。
肯与红莲媚三夏,要同黄菊向重阳。
肯与红莲媚三夏,要同黄菊向重阳
“肯与红莲媚三夏,要同黄菊向重阳”,这里的“芙蓉”,指的是木芙蓉。木芙蓉的花期一般在八月到十月。所以诗人说,木芙蓉花可以在整个夏天,与荷花比妩媚;而且要一直开到秋天,到了重阳节,和菊花一较高下。
这里用“三夏”,而不是“九夏”,一是“三夏”更加富有诗意,而且这里倾向于使用夏天的中性词,而不是带有贬义的“九夏”。
在“三春”、“三夏”、“三秋”和“三冬”这些称呼中,“三春”明显带有褒义,而“三夏”、“三秋”和“三冬”则比较中性,不褒不贬,但这四个称呼都充满了诗意,在诗词中,或者骈文中被大量使用。比如,王勃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就写道,“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就是典型的例子。
7. 长夏有意思的是,“长夏”的意思不是指夏季漫长,而是指夏季的一天,特别是白昼比较漫长。北宋词人晁补之在《永遇乐 同前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端午》中写道:
红日葵开,映墙遮牖,小斋端午。
杯展荷金,簪抽笋玉,幽事还堪数。
绿窗纤手,朱奁轻缕。
争斗彩丝艾虎。
想沈江怨魄归来,空惆怅、对菰黍。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蜡酒深斟,菖菹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算何须、楚王雄风,方消畏暑。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在这首词里,词人心态特别平和,没有丝毫哀怨时光已逝。“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虽然自己红颜老去了,但初夏的清风还在呀,在端午节这个佳节里,丝毫没有减少佳节欢聚的乐趣。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自己还像诗圣杜甫那样,在江村漫长夏日白日里,悠闲的看着燕子飞来飞去,鸥鸟自在飞舞,十分惬意。
北宋诗人孙发在《绝句二首 其一》中写道:
林亭长夏爱浓阴,来引茶瓯一散襟。
忽去却来蜂个个,自啼还住鸟深深。
林亭长夏爱浓阴,来引茶瓯一散襟
“林亭长夏爱浓阴,来引茶瓯一散襟”,夏日白天虽然漫长,但我在林子里的小亭里,那里充满了浓密的树荫,我非常喜欢。我带来了茶几,斟满了香茶,散开了衣襟,顿时感觉像是在仙境一般。
宋代诗人程俱在《山居 其二十八 羃翠轩》中写道:
开轩面杉竹,冷翠摇清空。
披衣水边石,长夏来薰风。
披衣水边石,长夏来薰风
“开轩面杉竹,冷翠摇清空”,打开轩子的窗户,面前是高大的杉树和修竹,翠绿的枝叶,在清凉的空气中摇荡着。“披衣水边石,长夏来薰风”,我披着衣服来到水边的岩石上,漫长夏日里,一阵阵熏风吹来,让人无比惬意。
总之,“长夏”强调的是夏日白昼的漫长,在诗词中,常用来强调消夏的美好!
8. 长赢相对而言,“长赢”这个词则难以理解一些。《尔雅·释天》说到:“春为发生,夏为长赢”。“赢”,通“盈”,谓使草木长盈者为夏,意思是那个使得草木茂盛的季节就是夏天。北宋诗人文同在《平云阁偶作》中写道:
陵阳郡事全稀少,懒守长赢半日闲。
晚后须来上高阁,就中无厌是云山。
陵阳郡事全稀少,懒守长赢半日闲
“陵阳郡事全稀少,懒守长赢半日闲”,最近,陵阳郡的事务比较少,因此,我就在夏天懒惰的偷得半日的悠闲。
“晚后须来上高阁,就中无厌是云山”,到了旁晚,必须要上来到高阁之上,眺望远处的云山,那是一辈子都不厌恶的事情。
宋代诗人王遂在《登尊经阁》中写道:
月到长赢麦已秋,闲将心事付沧洲。
但惭一着输先手,欲为诸公让出头。
山畔翩翩疑过雁,水边帖帖似飞鸥。
丈夫家法无多子,后乐须为天下忧。
月到长赢麦已秋,闲将心事付沧洲
“月到长赢麦已秋,闲将心事付沧洲”,“麦已秋”,小麦已经成熟。当进入夏季的时候,小麦已经成熟了,我已经很悠闲了,想过一过隐士的日子。
从这两首诗词可以看出,一般说夏天是“长赢”,似乎是在通过“草木茂盛”来暗示农业丰收,既然农业丰收了,那么地方长官就可以在夏天稍微轻松一些,可以“浮生偷得半日闲”,甚至是进入归隐状态。
9. 夏令所谓“夏令”,即夏季的节令,泛指夏天。这个称谓,跟节气相关,更偏向于农时,节气。南宋诗人李石在《扇子诗 其六十九》中写道:
四月四日夏令新,馀花更饶三日春。
榴红裙子凌波袜,一曲南风花笑人。
四月四日夏令新,馀花更饶三日春
“四月四日夏令新,馀花更饶三日春”,到了农历四月初四,进入了新的夏令时节,剩下的花儿,比之三天前的春天,更显得旺盛。
“榴红裙子凌波袜,一曲南风花笑人”,新开的石榴花,像女孩们鲜红的石榴裙一样美,而小池里新开的荷花,像凌波仙子一样;一阵南风吹来,一曲“南风”之歌,到处是花儿在笑人,都是人儿在笑花。
大诗人陆游在《初夏十首 其一》中写道: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纷纷坠落的红花紫花都已经变成了尘土,在布谷鸟的叫声中,夏天已经焕然一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两边夹杂着桑树和麻树的道路,走不到尽头,看着这茂盛的桑麻,才知道自己身是太平世界的人儿。
在这样一片丰收的夏景中,诗人可能暂时忘了“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也不知道是不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