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时,100毫米口径以上重炮,东北国军总计有多少?

妙春说历史故事 2024-11-14 05:09:29

辽沈战役时,100毫米口径以上重炮,东北国军总计有多少?

世人皆知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战役之一中,国民党军队竟然在重型火炮数量上占据着优势。1948年的金秋,当东北的秋风卷起满地落叶时,两支军队的重炮在这片土地上展开了一场静默的较量。很多人认为,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已经士气低落,装备羁绊,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他们的美式155毫米重炮,来自盟军援助的"大杀器",在哪里?那些从日军手中缴获的150毫米榴弹炮,又是如何部署的?为什么拥有数量优势的国民党重炮,最终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威力?

一、国民党军重炮的来源之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到东北,原驻守在东北的关东军司令部随即下令部队放下武器。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驻扎在长春的日军第一野战重炮联队的联队长岛田大佐,正在为最后的结局而烦恼。

此时的东北,国民党军队尚未抵达。岛田大佐面前摆着两个选择:要么按照关东军司令部的命令销毁所有火炮,要么将这些重炮完整地等待国民党军队接收。这批重炮包括了30门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这可是日军的王牌火炮。

就在岛田大佐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位名叫山本的日籍翻译官找到了他。这位翻译官透露,他曾在南京同国民党军队打过交道,建议岛田保存这批火炮,因为这样可能会获得较好的投降待遇。

1945年9月初,国民党东北行营先遣组抵达长春,接收了这批完整的重炮。这批火炮后来编入了国民党军炮兵第7团,成为东北战场上最强大的火力之一。

与此同时,美国的军事援助也在源源不断地抵达东北。1946年初,一批崭新的M1型155毫米榴弹炮运抵营口港。这批重炮由美军顾问亲自押送,共计36门,全部装备给了炮兵第12团。

美军上校约翰逊负责培训这支炮兵部队。他在日记中写道:"中国士兵学习能力很强,但他们对机械化装备的维护概念还很薄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约翰逊特别从美国要来了一批技术手册,并将其翻译成中文。

1947年春,东北兵工厂的技师们开始了一项秘密工程:改造缴获的日式三七式75毫米野战炮。他们参考了美式M2型105毫米榴弹炮的设计,试图将这些口径较小的火炮改造成威力更大的榴弹炮。这个计划虽然颇具创意,但受限于技术条件,最终只完成了少量改造。

1948年初,随着战事吃紧,国民党军队开始对重炮进行集中管理。他们在沈阳专门成立了重炮指挥部,统一调配这些大口径火炮。当时的统计显示,光是美式155毫米和日式150毫米重炮,就达到了66门之多,这个数量在当时的亚洲战场上都属罕见。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重炮的命运很快就要迎来转折。1948年9月,辽沈战役前夕,东北国民党军最后一次清点火炮时,发现不少重炮因为缺乏零件和维护,已经无法正常使用。有些炮位甚至找不到受过训练的炮手,只能临时抽调步兵来操作。

二、火力配置的战略布局

1948年8月,东北国民党军最高指挥部在沈阳召开了一次重要的火力部署会议。参会的不仅有各炮兵团的指挥官,还包括了美军顾问团的重炮专家。会议的核心议题就是如何在沈阳、锦州、长春这个战略三角区域内,合理配置121门大口径重炮。

会议最终确定的方案是:在沈阳城防部署最为密集的火力网。炮兵第12团的36门美式155毫米榴弹炮被分成三个阵地群。第一阵地群设在沈阳北郊,由12门重炮组成,负责控制北部通往铁岭的要道;第二阵地群部署在西郊,配置16门重炮,这是最强的火力点;第三阵地群的8门重炮则守卫南大门。

锦州方面的火力配置经过多次调整。最初计划调派炮兵第7团的全部30门日式150毫米榴弹炮进驻锦州,但由于担心锦州可能会被围困,最终只调入了该团的12门重炮,外加从徐州调来的炮兵第13团的7门美式105毫米榴弹炮。这些火炮被布置在锦州城墙的制高点上,构筑了半永久性的混凝土炮位。

长春的情况则较为特殊。新7军的8门美式105毫米榴弹炮和第71军的4门同型火炮,本应该构成长春外围的火力支撑,但在9月中旬,上级突然下令将其中的6门炮转移到沈阳。这个决定导致长春的重炮火力明显不足。

在三个重点城市之外,东北国民党军还规划了一个机动火力支援方案。这个方案要求第54军的12门美式105毫米榴弹炮和第53军的12门同型火炮组成机动炮兵群,负责在沈阳-锦州线上机动支援。为了确保这支炮兵部队的机动性,军需部门专门从关内调来了60辆GMC卡车。

后勤补给体系的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沈阳,军需部门建立了三个大型弹药库,储存了约15万发各型炮弹。其中最大的一个弹药库位于沈阳北站附近,占地面积达到了4000平方米,内部修建了防空地下室。

锦州的弹药储备相对较少,只有3万发炮弹,主要存放在城南的一个防空洞内。长春的情况更为紧张,到9月底时仅剩8000发炮弹。为了解决补给问题,国民党军方曾计划用空投的方式向长春运送炮弹,但这个计划因为缺乏足够的运输机而搁浅。

1948年9月底,为了加强火力配置的灵活性,东北国民党军还制定了一份应急预案。这份预案规定:一旦某个防御点面临突破威胁,相邻区域的重炮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转移支援。为此,工兵部队在沈阳-锦州线上修建了多处预备炮位,这些炮位都配备了混凝土掩体和弹药库。

但是,这个看似周密的火力配置方案很快就遇到了考验。10月初,当辽沈战役打响时,国民党军的重炮部署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一些原本部署在锦州的重炮被紧急调往葫芦岛,而沈阳的部分炮兵部队则接到命令南调。这种临时变动,打乱了原有的火力配置计划。

三、重炮部队的训练与调遣

1948年春节过后,东北国民党军在沈阳郊外的虎石台建立了一座炮兵训练基地。这座基地占地面积达到了300亩,专门负责培训重炮部队的操作人员。第一批进入基地的是炮兵第12团的400名新兵,他们要在这里学习如何操作美式155毫米榴弹炮。

美军顾问罗伯特·史密斯上尉担任首席教官。他带来了一整套美军炮兵训练手册,并根据中国士兵的特点进行了调整。训练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理论、实操训练和实弹射击。每个阶段都有严格的考核标准,不合格者将被淘汰。

在基础理论阶段,新兵们需要掌握测距、气象观测和弹道计算等知识。史密斯发现,中国士兵在数学计算方面表现出色,但对现代化仪器的使用还很生疏。为此,他特别增加了测距仪和气象仪的使用课时。一位名叫张守信的士兵在训练日记中写道:"今天终于学会了用测距仪,不过这东西太贵重了,每次使用都要戴着白手套。"

实操训练是最艰苦的阶段。为了节省弹药,士兵们要用木头弹药筒反复练习装填动作。一个炮班7人,必须配合默契才能完成装填。起初,很多班组需要2分钟才能完成一次装填,经过一个月的训练,最快的班组可以在40秒内完成。

实弹射击训练在虎石台北部的荒地上进行。每个炮班每周只有3发实弹的配额。为了充分利用这珍贵的机会,史密斯要求每次射击前都要进行详细的准备工作,包括计算弹道、校准炮位和检查天气条件。

与此同时,在锦州的炮兵第7团也在进行着不同形式的训练。这支部队装备的是日式150毫米榴弹炮,没有美军教官指导。团长李明远请来了一位退役的日军炮兵军官担任技术顾问。这位顾问姓佐藤,曾在日军重炮联队服役多年。

佐藤的训练方法与美军教官很不相同。他特别强调炮位的伪装技术,要求每个炮班都要在15分钟内完成炮位的隐蔽工作。他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夜间射击训练方法,利用简单的木棒和绳索就能快速确定射击诸元。

1948年7月,东北国民党军举行了一次重炮部队会操。来自沈阳、锦州和长春的炮兵部队齐聚虎石台,进行为期三天的技能比武。第一天是理论考核,第二天是实操演练,第三天是实弹射击比赛。

在这次会操中,装备美式重炮的部队在射击精度上占优,而使用日式重炮的部队则在机动性和隐蔽性方面表现更好。会操结束后,总部决定将两支部队的优点相互借鉴。他们组织了为期两周的交叉训练,美式重炮部队学习日军的伪装技术,日式重炮部队则学习美军的精确射击方法。

然而,这次成功的交流很快就被战事的紧张所打断。9月中旬,总部下令取消所有训练计划,要求各炮兵部队立即进入战备状态。那些刚刚补充的新兵,有些甚至还没有完成基础训练,就不得不被编入作战部队。一份战后的统计显示,在辽沈战役开始时,东北国民党军的重炮部队中,完整训练的炮手只占到60%左右。

四、初期战役中的重炮应用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的序幕在锦州城外拉开。当天清晨,国民党炮兵第7团的观测哨在东北方向发现了解放军部队的踪迹。团长李明远立即下令,将部署在城东的4门150毫米榴弹炮转向东北方向,准备实施火力打击。

第一轮炮击在上午10点开始。炮兵第7团采用了日军教官传授的"扇形覆盖射击法",12门重炮分三个波次,对预判的进攻路线实施了15分钟的火力覆盖。战后统计显示,这次炮击共发射了168发炮弹,有效延缓了解放军的进攻步伐。

在沈阳战区,炮兵第12团的表现则体现出美式作战特点。9月15日,该团接到命令,要支援铁岭方向的作战。团长陈国柱采用了分散部署的战术,将36门155毫米榴弹炮分成6个火力点,每个火力点间隔3到5公里,形成交叉火力网。

9月18日的一次遭遇战中,第12团展示了精确打击的能力。当天下午,解放军一支部队试图穿越沈阳北部的开阔地带。美军观测机及时发现了这一动向,并为炮兵提供了精确坐标。第12团的4门重炮在5分钟内就完成了诸元计算,随后实施了3轮点射。这次精确打击有效地阻断了对方的行军路线。

长春战区的重炮使用则显得较为保守。由于弹药储备不足,新7军的炮兵指挥官采取了"弹药节约战术"。他们只在遭遇主力部队进攻时才使用重炮,平时的骚扰射击都由轻型火炮完成。一份战时报告记载:"9月20日,全天仅发射重炮弹15发,其中7发用于支援西门防御,8发用于东南角反击。"

锦州战役进入白热化后,重炮的使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10月初,解放军开始对锦州实施重点突破。面对这种情况,炮兵第7团改变了原有的分散射击方案,转而采用集中火力支援的战术。他们将城内的全部19门重炮集中在三个关键防御点上,形成了更为密集的火力网。

10月8日的战斗最为激烈。当天,解放军对锦州西南角发起猛攻。炮兵第7团在4小时内发射了近500发炮弹,创下了单日炮击的最高纪录。然而,高强度的炮击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其中两门150毫米榴弹炮因过热而暂时无法使用,不得不临时更换炮管。

在沈阳战区,重炮部队开始采用机动作战方式。第12团的一个炮兵营被编入机动支援队,负责在沈阳周边的几个重要据点之间机动支援。这支部队配备了12门155毫米榴弹炮,依靠GMC卡车实现快速机动。10月上旬,这个炮兵营曾在一天之内完成了三次阵地转移,总行程达到了80公里。

随着战事的发展,弹药补给成为一个严重问题。到10月中旬,锦州的弹药储备已经下降到警戒线以下,不得不开始实施更为严格的弹药管控。每门重炮每天的用量被限制在10发以内,只有在遭遇重点突破时才能突破这个限制。

这种弹药短缺的状况也影响到了炮击的效果。一份前线观察报告指出:"10月15日的阻击战中,重炮火力明显不足,很多炮兵指挥官不得不在防御纵深和火力密度之间做出取舍。"到10月中下旬,一些炮兵阵地因为弹药耗尽而不得不放弃,这些重炮最终成为了战场上的固定堡垒。

五、辽沈战役后期重炮部队的困境与结局

1948年10月下旬,辽沈战役进入最后阶段。随着战局的急剧恶化,东北国民党军的重炮部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锦州,炮兵第7团的处境最为艰难。10月25日的战报显示,该团仅存的8门150毫米榴弹炮中,有3门因机械故障无法使用,其余炮位的弹药储备也已降至警戒线以下。

为应对这种局面,炮兵指挥部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他们将部分重炮改装成固定火力点,用混凝土加固炮位,将其变成半永久性工事。在锦州西门,第7团的两门重炮就是这样被固定在城墙工事中。炮手们不得不放弃了此前苦练的机动战术,转而采用固定射击方案。

沈阳战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到10月底,第12团的美式155毫米榴弹炮已经无法获得原装炮弹补给。团部技术科试图改用其他口径的炮弹,但效果并不理想。11月1日的一次试射中,改装炮弹造成了一门重炮的炮膛损坏,这further加剧了部队的装备短缺。

在长春战区,重炮部队面临的是另一种困境。由于补给线被切断,一些炮兵阵地不得不就地取材,用煤渣和废铁自制炮弹。这种权宜之计虽然在心理上给守军以慰藉,但实际效果十分有限。战后找到的一份炮兵日志记载:"11月3日,自制炮弹试射20发,仅3发命中目标区域,其余均未能达到预期射程。"

11月初,随着解放军的包围圈不断缩小,重炮部队开始面临被近距离突击的威胁。第12团在沈阳东郊的一个炮兵阵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失守的。11月5日拂晓,解放军突击队利用晨雾的掩护,突破了炮兵阵地的警戒线。由于缺乏近战武器,炮兵们不得不放弃了价值连城的重炮设备。

最后的转折点出现在11月中旬。随着沈阳战事的恶化,东北国民党军总部下达了一道注定载入史册的命令:拆毁所有无法转移的重炮。第12团执行这一命令最为彻底,他们将24门重炮的关键零件拆除并销毁,以防止这些武器落入对方手中。

在执行销毁命令时,不少老炮手表现出了极大的不舍。第7团一位姓王的下士官在战后回忆中提到,他们将炮瞄准镜和制退器埋在了阵地附近的一个防空洞里,并在墙上刻下了记号。这些零件最终还是被后来的打扫战场人员发现并收缴。

11月底,随着战役进入尾声,残存的重炮部队面临着两个选择:突围或投降。第12团的最后一个完整炮兵连试图突围,他们将仅存的两门重炮改装在铁路平车上,希望借助铁路线撤出战区。然而,这次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平车在距离沈阳20公里处出轨,重炮和人员被迫放弃。

战后的统计数据显示,这场战役中东北国民党军损失的重炮总数达到了惊人的89门,其中包括47门美式155毫米榴弹炮和42门日式150毫米榴弹炮。更具历史意义的是,这些重炮部队的消失,标志着一个火炮技术传承体系的断裂。那些从美军和日军教官那里学来的技术,连同那些独特的训练方法,都随着部队的覆灭而成为了历史。

0 阅读:52

妙春说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