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给娃立了规矩也不奏效,原因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立规矩有讲究

敖爸聊教育 2019-12-07 23:54:05

如何管教孩子,给娃“立规矩”,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是一个教育难题。

儿童发展专家弗雷伯格曾经说过:“一个不被管教的孩子是一个感觉自己不被爱的孩子。”

从这一点来看,管教并不显得生硬和冷冰。管教不是惩罚,而是教育。

如果说“爱”是父母给孩子的第一个重要礼物,那么“管教”就是父母给孩子的第二个重要礼物。

我们渴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不一样的孩子,却常常事与愿违。

我们发现,今天的孩子似乎是越来越难管教。其原因就在于,在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时,作为父母,就要责无旁贷明确地告诉孩子,他应该怎样做,也就是给他立一些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到了合适的年龄阶段,孩子是需要规矩的,因为一个没有规矩的孩子是很难有好的教养。

立规矩是对孩子最好的管教,但它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立规矩”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立规矩的目的通常有四个方面:

第一,让孩子有边界感,从而更有安全感;

第二,可以减少孩子的问题行为的出现;

第三,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四,让孩子有成就感。

立规矩,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父母,都是非常有益的。因为规矩订立后要做什么、怎样去做等等都非常地清晰明了,只要直接按照这些规定去做就好了。

立规矩的目的,是让孩子从内心认可我们想要告诉他的道理,让孩子能够改正某项行为,甚至是让孩子从这个事情中学习到更多的方法,在将来能够应对所遇到的其他一系列的人生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立规矩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也是解决孩子系列管教问题的好做法。

但怎么给孩子立规矩,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涉及到很多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领域方面的内容。所以,我们会看到,有些父母确实给孩子立了规矩,但有时并不奏效,原因就在于所立的规矩没有建立在深入研究孩子的心理发展等特点的基础上,站不住脚跟。

下面,我们就围绕“到底该怎么给孩子正确立规矩”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01 在给孩子立规矩前,要做好的四项准备

在立规矩前,我们要有充足的准备,要尽可能有周全的考虑,这样才能避免这些规矩出现纰漏,从而使规矩能更好地在我们和孩子间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父母自己也要被规矩约束,不能游离于规矩之外

无论你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管教,你本身就是他们的榜样。

同时,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自己也要被规矩约束,不能游离于规矩之外。

培养一个有规矩、有教养的孩子的前提,是先有一个守规矩、有教养的父母。想想看,如果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反而去规定孩子必须要做到,他怎么可能会做到?

真正懂教育的父母,大都是用自己的优良品行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2.立规矩前要客观评估孩子和自己的实际情况

好的教育要量身定做,立规矩也不是凭空想象,而是要先客观评估孩子和自己的实际情况。

首先要确定的是孩子的年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要确定孩子在他那个年龄段里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其次,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规矩内容及要求也要而随之进行相应的变化。

第三,所立的规矩要符合孩子的实际心智成熟度。

3.请孩子参与到立规矩的过程中来

立规矩是在不损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利,和孩子一起制定规矩,也就是说,父母和孩子双方都要参与到立规矩的过程中来。

孩子有了参与权,那么他会对规矩有更深刻的了解,他全程参与立规矩,里面的内容便也是经由他同意认可的,日后执行起来会相对容易许多,从而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去遵守所立的规矩。

4.规矩一旦立好了,就要认真执行

第一,如果孩子对规矩有了质疑,那么我们可以经过商讨允许他进行调整。

第二,根据孩子的表现对规矩内容进行调整。

第三,要给孩子适应规矩的时间。

02 立规矩,不应成为限制孩子自由发展与成长的一道枷锁

独立性会影响到孩子能不能很好地凭借自己的意志去遵守规矩,所以,在给孩子立规矩前,我们要先了解孩子独立性的发展情况。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走上独立,却又在具体的做法上产生了偏差,比如对孩子过分关注,这实际上是对孩子成长的阻挠。

所以,立规矩,不应成为剥夺孩子独立性,限制孩子自由发展与成长的一道枷锁。

1、认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并顺应这种发展

作为父母,我们要顺应孩子独立性发展,给他自主发展与成长的机会,而不是人为地去阻止它。

2、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

性格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在给孩子立规矩前,也要考虑到孩子的性格特点。

对不同性格的孩子,使用的培养方法也要有所区别。比如,对外向型的孩子,就可以多放手让他做一些事情;而对于内向型的孩子,就要更加用心一些,要让他具备足够的安全感,这样他才能主动去学着自己独立。

3.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我们的附属品

将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个体,这样给他立规矩时,他才会平等地认可和接受规矩。

03 这六条规矩是孩子最先要学会的

以下这些规矩生活气息比较浓,有些还是有味道的屎尿屁,虽难登大雅之堂,却是孩子最先要学会的规矩。

1、教孩子学会正确地吃饭

在很多家庭,让年龄小的孩子吃饭可谓是一道大难题。其中的难处这里就不去详说,相信有不少父母吃尽了这方面的苦头。

第一,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用餐氛围,让他爱上吃饭。

第二,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允许孩子自己决定想要吃什么,比如孩子吃饭有了进步,等等。

第三,不要追着孩子喂饭,这只会惯坏了孩子。

第四,明确每天的用餐时间和用餐规则。

第五,吃饭时不能同时看电视或者看书、玩玩具等,这会影响到以后专注力的形成。

第六,吃饭时要固定坐在餐桌前,不能四处乱跑。

第七,吃饭时不能高声谈笑。

第八,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请明确告诉孩子,到了时间节点就直接把餐具等收走。

2、教孩子学会自己睡觉

3、引导孩子主动去洗澡

4、教孩子学会自己叠衣服、整理房间

5、引导孩子学会物有定位,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6、帮助孩子自主控制大小便

要想让孩子学会自主控制大小便,不仅需要立规矩,更需要训练:

第一,让孩子知道如厕的必要事项。

第一,给孩子准备容易穿脱的松紧带裤子,并教他学会穿脱。

第二,给孩子做出正确的如厕示范,专门针对“擦屁股”进行训练。

第四,从孩子四五岁时起,适当地鼓励孩子自己去洗手间。

04 给孩子立规矩,就要大胆放手让他自己走

立规矩,是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而成长之路需要孩子自己走。所以,我们在给孩子立规矩时,要放手让他自己走

1、让孩子自己承担过失,给他一点小惩罚

当我们已经决定使用“立规矩”这样的教育方式,那么就要放开手,让他自己去体会规矩的内容,并由他自己去承担违反规矩的后果。

2、允许孩子犯错,以后不再犯同一种错

作为父母,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这才能帮他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并在下一次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3、对孩子的保护不要过度,干涉不要过多

除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与人身安全必须得到保障之外,我们大可让孩子尝试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到对孩子不过度保护,不过多干涉。

4、不剥夺孩子体验失败的机会

我们要让孩子经历一定的挑战,让他体验失败的滋味,更要让他从失败中学会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让规矩来帮助他自立、成长。

5、给孩子自主做事的机会

一般来说,6岁以前的孩子,其个性和心理素质就会定型。所以,在这个关键阶段,我们要让他学会自己动手做事,以培养他的自立能力。比如适当给孩子安排一些家务等等。

05 给孩子立规矩,要“自由与规矩”同行

给孩子立规矩,要做到“自由与规矩并行”,也就是“规矩”之内有“自由”,“自由”之外有“规矩”,这样孩子才既不会感到太束缚,又不会过于放松。

1、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但自由要适度;

2、允许孩子自由探索,引导和鼓励他的探索行为;

3、给孩子立规矩,要考虑到他的实际能力;

4、不要对孩子唠唠叨叨,喋喋不休

5、别让拆坏的东西扼杀孩子的探索欲

这里重点提一下这个问题。对于孩子的破坏行为,尤其是在他处于探索期时的破坏行为,应该用一种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东西坏了还可以再添置,但是如果孩子的探索欲望因为坏了几样东西就遭到打压甚至永久消失,那就得不偿失了。

用适当的规矩来限制孩子的破坏行为是个不错的方法,可以和他约定好,以后要爱惜玩具,或者允许他提一些要求,给他准备足够的可供拆装的玩具和小工具,以满足他的拆装探索心理。

总结:

总的来说,好的规矩既要简单易行,还要有趣。在跟孩子立规矩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立规矩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综合考虑孩子已经出现的和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制定具体的规矩。

第二,规矩要有可操作性。这个很好理解,也就是规矩的内容要让孩子一看就明白,知道如何去做。

第三,规矩应保证客观性。一是所订立的规矩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孩子要能够做得到;二是要有人能够监督,并做出客观的评价。

第四,规矩应该长期有效。只有把订立的规矩长期坚持认真地落实下去,规矩才能真正显现出好的效果。等到孩子的习惯步入正轨,曾经的规矩也在弱化、在消失,最后内化到孩子的灵魂深处,此时的孩子,已经不需要外在的规矩约束,开始学着自己管自己了。

孔子曾讲过,“从心所欲不逾矩”。光有约束没有自由,孩子注定会死气沉沉;仅有自由却没有任何约束,孩子可能无法无天。只有建立在规矩框架下的“自由意志”,才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最大奢侈品。

教儿教女先教己。说到底,给孩子立规矩,其实就是父母给自己立规矩。

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得先去改变自己,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提升自己的修养、格局和教育智慧,才能给孩子最好的引领和影响力!

0 阅读:1

敖爸聊教育

简介:专注0-15岁亲子教育,有效解决父母教育困惑和养育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