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谨记这两种应对策略,有效疏导孩子的好胜心

敖爸聊教育 2021-04-10 08:46:25

生活中,有些孩子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坏毛病,就是看不得别人赢过自己,不管是玩游戏还是比赛,只能赢过别人,就不许输给对方。一旦输了,那就可不得了,经常哭得停不下来。可想而知,这种毛病不改的话,将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很多父母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困扰。因此,让孩子体验输赢,用平常心看待输的过程,是每个父母都可能要面临的一个教育挑战。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教育经验:如何让孩子把输不起的心态,变成一个积极进取的平常心。

如果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孩子在输不起的时候的心理状况,就会发现:当孩子输不起的时候,他的底层的“心理状况”其实是恐惧的、不安的,他很害怕失去控制,以致心态失衡。

因此,我们解决问题不能流于表面,而是要帮助孩子解决深层次的心理问题。既然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咄咄逼人式的不认输,实际上是在掩盖自己的恐惧不安的心理,那么,只要我们在行为和感情上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支持,使他意识到,“恐惧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表现出害怕也没有关系”等等,孩子就能慢慢地积累面对输赢的平常心态。具体来说,应对策略包括以下两点。

应对策略一:允许孩子在输给对方的时候发脾气。

当孩子面临失败的时候,他可能会因为发脾气而停止活动,或者为了泄愤而把手上的玩具、书籍等物品甩得到处都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父母尽量宽容一些,不要针对这种情况对孩子进行批评,我们要做的就是立即拥抱和安抚他,告诉孩子,“没关系,我会跟你在一起”。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发脾气的孩子在内心深处其实都在等着父母的这句话。

应对策略二:如果孩子总想着要赢,那就暂停相关活动。

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后,我们也要把暂停活动的理由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比如说,在下棋之前,针对孩子只想赢不愿输的心理,我们可以这样和孩子展开一番对话:

“下棋比赛一定是有输有赢的,你做好准备了没有?”;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要体验有输有赢的过程,我们就接着开始玩下去。”;

“如果你觉得你自己还没有做好体验输赢的准备,那么我可以等你准备好了再接着玩下去。“

如果孩子抗拒输赢的心态非常明显,那么建议在平时可以先和孩子玩那种刺激性不强的猜拳游戏,让孩子在你来我往、节奏性较强的猜拳游戏中,去认真体验一场输和赢的过程。

比如说孩子赢了一局,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你真棒!”然后继续玩下一轮;如果孩子输了,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没关系!”接下来继续玩下一轮。孩子就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体验着输和赢的心理变化,慢慢地从开始的不适到最后的习以为常。

在玩的过程中,其实父母本身也会遇到输和赢的时候,我们完全可借这个输和赢的契机来对孩子加以引导。

这是因为,父母面对输赢采取何种态度才是孩子对待输赢的关键,也就是说,当父母不管是输了还是赢了,如果都是抱着一副平常心态,这种理性对待输赢的表现就会逐渐感染孩子,使得孩子在父母平常心态的感染下,慢慢改变曾经输不起的心态,变成心胸豁达、性格开朗的阳光孩子!

0 阅读:14
敖爸聊教育

敖爸聊教育

专注0-15岁亲子教育,有效解决父母教育困惑和养育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