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中的清军,所用武器型号杂乱,日军则实现了装备统一化

迎波评军事 2023-04-14 16:01:03

清军在甲午战争之前,所装备的近代化武器主要靠进口,当时上至朝廷下至底层官吏,他们认为只要有了先进的枪炮,就能够打赢战争。于是,英制马蒂尼亨利步枪、奥制曼利夏步枪、德制毛瑟步枪、法制哈乞开斯步枪等,纷纷被引进。除了这些进口型号,清军国产装备主要有江南制造局生产的快利步枪。

当时清军只是装备了部分新式武器,还有大批部队仍然使用旧式火器。1894年9月15日爆发的平壤之战,在经过两天的战斗清军败退后,日军清点缴获的武器。其中新式连发步枪有500余支,而老式火绳枪、燧发枪、单发步枪、抬枪则有600多支,尤其是作为老古董的火绳枪就有300支左右,令人咋舌。

清军所用武器杂乱,型号多达16种,这么多的弹药种类,如何保障供给等问题,从朝廷到各级官员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认识,加上清兵军事技能生疏,枪和弹不合这种情况经常发生,这是造成甲午战争中清军每战皆败的一个原因。

反观日军,虽然也有32000余支法制施耐德步枪,以及近4000支美制皮博迪步枪等各式型号,但是,绝大多数部队装备的是村田步枪。1873年,日本新式陆军作了重大改革,编制为6个师团和1个近卫师团,总兵力约70000人。这些部队的武器基本上都实现制式化,装备统一采用村田式步枪。步兵和工兵配备的是明治十三年式和十八年式村田步枪,骑兵和辎重部队配备缩短身管的明治十三年式和十八年式村田骑枪。

明治十三年式步枪是一款适合日本人体型的非自动步枪,口径11毫米,采用单发手动射击方式,该枪是后来三零式和三八式步枪的鼻祖。而明治十八年式村田步枪是在十三年式基础上,针对设计缺陷进行了改良所造的一种步枪,使用相同的6毫米步枪弹。当时日军步兵每人携带70发子弹,此外,大队的小行李中备用30发,弹药大队备用100发,平均每人配备子弹共200发。装备村田骑枪的辎重部队士兵和骑兵则每人携弹量为30发。

日本陆军绝大多数部队,所装备的步枪和骑枪都统一采用6毫米弹药,后勤补给压力大大减少,能及时为前线部队供给弹药,从而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说完了轻武器,再讲讲日军的重武器。

甲午战争中日军装备的火炮,则是大阪兵工厂生产的青铜炮,无论是山炮还是野炮为了有利于后勤保障,口径统一为75毫米。山炮炮口初速256米/秒,最大射程3000米。野炮炮口初速428米/秒,射程5000米。每门火炮加上炮弹共用6匹马牵引运输,山炮随身携弹144发,野炮142发。后续队伍预备的两种炮弹,均为144发,战时山炮和野炮炮弹分别增加到288发和286发,这些措施,让炮兵能保持连续打击能力。

从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军所用装备,以及各自取得结果可以看出,战争中武器性能好只是一方面,而实现制式统一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制式不统一,装备杂乱,弹药不通用,不但会给后勤造成巨大的压力,并且在战场上也深受其害。

0 阅读:7

迎波评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