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被湘军等中外反动武装镇压下去,战事停止后,湘军处于赋闲状态。于是,为了巩固作为清朝粮饷赋税重地江南地区的治安,另外也需要安置大量立功湘勇,作为湘军统帅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上奏朝廷,请求把湘军水师改编为长江水师。
清廷也考虑到要维护长江中下游一带的稳定,就批准了曾国藩的建议。经过一番筹备,到同治七年(1868年),作为勇营湘军水师改编而成的绿营长江水师正式成立。该水师最高长官为提督,设1人,衙门在安徽太平府,其下辖各级将官为总兵4人、副将5人、参将7人、游击11人、都司44人、守备44人、千总160人、把总190人、外委272人。自游击至总兵在各自收泊战船处汛地建立衙署,都司以下官员至兵丁以船为家,不能驻在陆上。
长江水师管辖范围西至岳州,东至崇明,经过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沿江区域。由驻岳州、汉阳、湖口、瓜州的四镇总兵分辖各营,计荆州、田家镇、安庆、提督中军、江阴、绥海共6个副将营。沅江、牌州、吴城、饶州、大通、裕溪口、金陵草鞋峡共7个参将营。陆溪口、巴河、华阳、芜湖、孟河口、三江口、绥通7个游击营,此外,再加上汉阳、岳州、湖口、瓜州4个总兵中军中营游击营,共有11个游击营。
整个长江水师共计24营,官兵11060多名,再加上一些其他人员,共12000余人。长江水师虽然改编为绿营,但是,营制还是施行湘军旧制。副将营所辖战船为督阵大舢板船1艘,兵20人,长龙船2艘,每船兵25人,舢板船40艘,每船兵14人,共有战船43艘。参将营设督阵舢板船1艘,长龙船2艘,舢板船30艘,共有战船33艘。游击营设督阵舢板船1艘,长龙船2艘,舢板船20艘,共有战船23艘。
参将营和游击营除了船少一些,每艘船人数与副将营相同,整个水师共有战船740多艘。副将营共有员额630人,哨官43人,参将营共有员额490人,哨官33人,游击营共有员额350人,哨官23人,例如书识等这种临时吏胥不包括在内。长江水师装备的武器还是从湘军水师继承而来,与其他清朝旧式军队一样,也是采用冷热兵器混用的状态。水师战船共配备2000多门火炮,其中有数百门进口的前膛洋庄炮。
兵丁的武器包括洋枪、鸟枪、抬枪、大刀、长矛、腰刀等,因为经费长期不足,武器使用多年得不到更新。创建之后的长江水师,每年所需的70万两饷银主要由沿江五处厘卡收取的厘金供给,清廷对长江水师没有军饷调剂权,长期以来这支水师还是由湘系集团控制。
长江水师存在多年之后,其战斗力没有超过湘军水平,实质上成了立功湘勇安度余生的地方。由于长江水师与其他旧军无异,始终没有任何近代化进程,因此许多官吏要求裁撤长江水师以节约经费。但是,在遭到湘系官员的阻挠后而没能成功。
清朝统治进入倒计时的岁月中,长江水师还是老样子,武器陈旧,管理混乱,致使长江上盗匪横行。因为经费经常短缺,有的水师官兵反而与盐枭勾结从中牟利。辛亥革命后,长江水师也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