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德意志帝国分别在伏尔锵和威廉皇家船厂,开工建造勃兰登堡级战列舰,到1894年4月,第一艘该级舰开始服役。而勃兰登堡级最后一艘舰威森堡号于1894年12月14日完工不久,次型级凯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就于1895年初起造。
勃兰登堡级
凯撒·腓特烈级标准排水量11100吨,满载排水量11780吨,舰员编制651人,舰长125.3米,宽20.39米,吃水8.2米;动力系统为三座蒸汽机,载煤1000吨,三轴推进,输出功率13000马力,最高航速17.5节,续航力3100海里/9节。
武备为2座双联装40倍径240毫米主炮,14座单装40倍径150毫米副炮,12门88毫米35倍径副炮,450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5具。该级舰装甲防护还是不错的,舰体水线主装甲带厚300毫米,向艏艉减至228毫米,甲板装甲厚50-76毫米,炮塔装甲厚250毫米,司令塔装甲厚253毫米。
凯撒·腓特烈三世级
军舰主要任务是作战,配备的武器至关重要,勃兰登堡级标准排水量10012吨,配备6门283毫米主炮。凯撒·腓特烈三世级作为后继型号,排水量也更大,按说应该配备更强的武器,但是,该级舰主炮数量反而少了,口径也减小至240毫米,这是为何呢?
原因之一是受到不久前中日两国进行的黄海海战影响。1894年9月17日,在那场自蒸汽时代以来规模较大的海战中,清朝北洋水师从德国伏尔锵船厂购入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装备305毫米巨炮,威力极强,但是在海战中表现却很差。因为这两艘是德制军舰,所以德国海军格外关注。
定远、镇远舰未击沉任何一艘敌舰,原因是配备的305毫米舰炮射速太慢,该炮理论射速是3分钟1发,实际在作战中10几分钟才打一发,加上炮弹质量又差,因此效果不好。而日军吉野、秋津洲等舰装备的英制阿姆斯特朗152毫米速射炮,每分钟发射7发炮弹,它们伙同其它友舰,用快速猛烈的火力击沉了大清水师数艘军舰,毁伤效果良好。不过152速射炮也有缺点,就是口径小,威力就打了折扣,对付像定远这样装甲坚厚的大吨位战舰时,明显力不从心。
因此德国海军在研究黄海海战时,得出结论,舰炮射速极为关键,口径也很重要。勃兰登堡级装备的283毫米舰炮,射速为每分钟2发,240毫米舰炮是当时能够制造出最大口径的速射炮,每分钟射速3-4发,射速明显高于283毫米舰炮,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威力。选择240毫米舰炮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德国濒临北海,恶劣的气象条件使海战中观瞄距离有限,炮战间隔不会太远,240毫米舰炮射程23000米,完全可以保证海战的需要。
150毫米副炮射速每分钟5-7发,与英国阿姆斯特朗152毫米舰炮射速差不多,舰艏240毫米主炮安装在上甲板炮座上,下方一层安装2门150毫米副炮,另外沿左右舰舷布置的4门150毫米副炮也可以对前方射击,这样在战斗时,一共有2门240毫米和6门150毫米速射炮向前射击,接敌时可以集中发挥舰炮威力。凯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虽然比勃兰登堡级战列舰主炮数量少、口径也小,但是主副炮布局更为合理,火力与后者相差也不太多。
凯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设计也有瑕疵,部分88毫米近战炮,为了对付鱼雷艇而降低了位置,因此牺牲了一部分侧舷装甲防护。截止到1902年,凯撒·腓特烈三世级一共建造了5艘,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艘战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