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为苏联元帅表现却像个连长,当局饶他一命,他却偷骂斯大林

审时度势历史说 2023-09-28 06:06:01

总的来说,斯大林是一位能够容忍下属失败的领袖,但特殊情况下例外。

就拿被“抓典型”的巴甫洛夫大将来说,当最高统帅部发现他不在西方面军司令部指挥作战时可当真吓了一跳,担心他被德军俘虏,立马派人营救。

然而,当巴甫洛夫被找到时,他居然只是丢了魂一样,灰头土脸地躲在第13集团军司令部里。

斯大林给了巴甫洛夫无上的荣耀,把他捧为压过朱可夫的的苏军明日之星,他拿出来的表现却让领导颜面无光;外加彼时苏军兵败如山倒,急需杀一儆百重振士气,这位苏军大将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牺牲品。

当然,倘若您深入了解,便会发现巴甫洛夫死得一点也不冤枉,甚至还可以说非常解恨,笔者会在后面的文章中详细去讲。

今天我们的主角就更厉害了:他一而再再而三辜负最高统帅部的期待,甚至不惜公然抗命,将斯大林下令必须死守的要冲拱手送人。即便如此,斯大林也对此君拿出了惊人的包容,只是对其反复降职和重新启用。

此人便是斯大林政治生涯早期最倚仗的得力干将之一,有着“察里津炮王”之称的苏联元帅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库利克。

库利克的“成就”有很多,例如在担任苏军军械部长期间,身为“权威专家”的他反对建设大型机械化部队,这也是苏联一度将组建的大机械化兵团解散的罪魁祸首之一。

此外,他还提出“火炮就应该用马车牵引”的谬论,领导苏军开发出不少高价低能的落后武器。当然,库利克并非一无是处,性能优良且造价相对低廉的喀秋莎火箭炮和T-34坦克等,都是在他任期内诞生的。

库利克的军事战略眼光如此平庸,他其实也有自己的理由,但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此君是如何混上苏联元帅军衔的。

库利克打仗,重点突出一个“玩命”,曾先后5次负伤。

他曾是旧俄军队中的一名低级军官,“十月革命”后投诚了苏维埃政权,在伏罗希洛夫领导的第14集团军中主管炮兵。

1918年,斯大林以莫斯科全权特使的身份被派到察里津地区监督征粮工作,但彼时察里津的政、军都被托派所控制,斯大林空有名头和能力却无法施展。

正在此时,作战失利的伏罗希洛夫带着自己的部队路过察里津,两人此前就有交情,且伏罗希洛夫对斯大林的政治主张颇为认同。

两人一拍即合,伏罗希洛夫出人,斯大林出力,他们三下五除二夺下了察里津,而此地也成了斯大林政治生涯的“龙腾之地”,后被改名为斯大林格勒。

话说回来,斯大林日后能成为最高领导人,可不仅靠着政治上高明的内斗手段,他的外战表现也十分令人信服。他刚接管察里津,便对咄咄逼人的白军造成巨大杀伤,为南线苏军将士带来了久违的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库利克居功甚伟,在关键性的作战中,正是他的组织与协调,苏军得以集中炮兵部队挫败白军的急袭。此役为库利克赢得了“察里津炮王”的名声,而他也进入斯大林的视野,职位水涨船高。

纵观历史,斯大林对自己的老战友都挺照顾的。

1926年,库利克被提拔为苏军军械部长,主管武器装备研发;后来又以炮兵专家的身份被派到西班牙内战镀金。

然而,正是这段经历给了库利克不正常的认识,回到苏联后,他发现苏联落后的交通道路没有支持机械化部队作战的条件,因此因噎废食, 本末倒置地提出“苏军应解散机械化兵团”的主张。

更要命的是,彼时支持大力发展坦克的图哈切夫斯基、乌博列维奇等,在苏军中只是少数派,老将们要么军事理念落后,要么出于让自己的骑兵步兵打头阵的利己主义想法,都强力抵制组建机械化军团,最终,他们合力使苏军在迈向现代化之路上绕了个大弯。

1940年5月7日,库利克被晋升为苏联元帅,成为苏军首批“五大元帅”之一,同时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被授予金星勋章,一时风光无两。

笔者认为,库利克能混到这种份儿上,很大程度承蒙斯大林对老战友的照顾。事实上,苏德战争爆发初期,从斯大林的任命与表现来看,他对库利克是比较信任的。

1941年7月,苏军战事不顺,斯大林连派三位元帅赴前线督战,库利克以大本营代表的身份来到西方面军,他做了一个富有勇气的决定——第10集团军被德军包围,他打算空降过去指挥这支部队突围。

怎料他这一去,立马与后方失去了联系。最高统帅部大惊,生怕这位位高权重的元帅被敌人俘获,立马派人搜寻。您猜库利克被找到时在干什么?他居然跟一名连长一样,在前线抓逃兵。

或许此时斯大林对库利克军事才华的层次产生了质疑,但他依旧坚持对其委以重任。

8月,库利克被派往列宁格勒担任第54集团军司令。最初该集团军拥有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1个坦克旅和1个加强坦克营,而库利克上任后又加强为8个师。

另外,按照二战时苏军惯例,担任集团军司令的将领,军衔一般是少将或中将,上将都算罕见,而身为元帅的库利克似乎有些屈尊了。但值得一提的是,第54集团军不但直属最高统帅部指挥,它的直属上级正是伏罗希洛夫元帅。在这里任职,库利克也算“人尽其才”。

没过多久,朱可夫大将接替伏罗希洛夫成为列宁格勒苏军新任指挥官,上任伊始,朱可夫就命令库利克立马向姆加突出部发动进攻,以缓解苏军在列宁格勒方向上的防守压力,怎料库利克认为敌强我弱,坚信贸然进攻会吃大亏。

库利克是元帅,朱可夫是大将,后者根本指挥不动。后来事情闹到斯大林那儿,在斯大林的要求下,第54集团军才勉强发起了一波攻势,却颗粒无收。最后库利克被调走,朱可夫才获得全部指挥权。

此后,朱可夫见到库利克就来气,1943年,被降职的库利克调任为第8突击集团军司令,但没多久便被朱可夫解职,而这也间接判定了库利克军旅生涯的“死刑”。

几个月后,库利克又以大本营代表的身份被派到罗斯托夫负责地区防御,没成想,这也成了斯大林给他的最后的机会。

与在列宁格勒一样,库利克抵达罗斯托夫后认真分析了局势,他再一次得出了“这仗没法打”的结论:苏军人手严重不足,士气低下,而德军气势正盛,根本守不住。

不仅如此,南面克里米亚半岛也落入险境,塞瓦斯托波尔即将沦陷,下一个倒霉的便是刻赤半岛。库利克又火速被调到刻赤半岛负责防御。

对于这一安排,最高统帅部赋予了一定上的政治色彩:眼下苏军几乎退无可退,他们在刻赤半岛不能再遭受失败了。然而,库利克却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苏军在刻赤半岛被歼灭,那么德军将一鼓作气突破后方的塔曼半岛,到时德军进入高加索,就跟进自家后花园一样容易。

因此,库利克认为,与其在刻赤半岛赌上一切,倒不如集中兵力在塔曼半岛集中布防。也就是说,在他看来刻赤半岛可有可无。

事实上,曼施坦因手里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向高加索腹地发动进攻,库利克的担心纯属多余。

刻赤与罗斯托夫的接连陷落令斯大林大为光火,此役过后,他立马下令剥夺库利克的元首军衔、所有勋章与荣誉称号,直接一撸到底降为列兵。

事实上,斯大林对老战友还是太照顾了:库利克三番五次打败仗,表现不比巴甫洛夫好到哪儿去,甚至后来还敢于公然抗命。而巴甫洛夫被打成典型,大本营无视众人求情将其枪决,库利克却只是被降职,后来还又晋升为中将,恢复了一些荣誉。

斯大林从不吝啬于对有功之臣的奖励,但对罪人的惩罚也极其严厉;对于犯过错的将领,他一般都会再给机会。而库利克已一次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平庸甚至是愚蠢,最终得到这样的处置,他本应感恩戴德才对,哪他并不满足,反而背后偷偷骂斯大林。

战后,库利克任命为一偏远军区司令的副司令,此时的他如果安分守己低调行事,拿着厚禄混到退休是没有问题的。哪知曾是元帅的他对现在的情况很是不满,而司令瓦里西·尼古拉耶维奇·戈尔多夫上将碰巧也觉得自己被针对了。

戈尔多夫原本有着凶猛的晋升势头,并曾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前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只因在这场战役中没能拿出亮眼表现,他逐渐淡出了二战的中心舞台。

要知道,马利诺夫斯基在1942年葬送了几乎整个南方面军,却凭借着在斯大林格勒战场的出色表现重新赢回最高统帅部青睐,后来还当上了苏联国防部长。人比人真是气死人,怀着对各自遭遇的不满,两人经常在私下里发牢骚,聊着聊着就成了对最高领导人的抨击。

然而,这一切都被人看在眼里。

后来,国家安全部长阿巴库莫夫将情况报告给了当局,库利克与戈尔多夫遂以叛国罪和间谍罪的罪名被判处枪决。

有资料显示,库利克非常后悔,他曾向伏罗希洛夫与布琼尼求助。但两人在卫国战争中的糟糕发挥早就使得斯大林信任尽失,逐渐被边缘化,不同于库利克,伏罗希洛夫一早便接受了事实,亦步亦趋地跟在领导身后,他表面上的政治地位也得以保全。

有趣的是,法庭审判时的说辞非常滑稽:有说库利克被德国人收买,其表现之所以堪称灾难,是故意破坏苏联军民的抗敌决心;也有说“察里津炮王”早就被德国人谋杀了,眼下的库利克是间谍冒充的。

总而言之,从元帅直接被降为列兵,库利克的遭遇很难不被怜悯,然而他本身却不值得被同情——斯大林给足了面子和机会,谁让他挥霍得如此随意呢?

0 阅读:5

审时度势历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