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些投资的感悟,也分享给大家。
做任何事情,其实背后的大逻辑都是相通的,或许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哲学。由于投资,具有较强的博弈特性,故而与兵法最为契合,我们往往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很好的参考。
兵法云:“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
投资也一样,赚钱之前,先考虑怎么不亏钱,赚钱就水到渠成了。

很多人进入市场以后,太过于焦躁,刚进入市场,就陷入了番茄爽文的幻想之中,以为自己就是那万中无一的天选之人,运气贼好,天赋极强,怎么看都能对,希望把资本市场当做是自己的提款机。

还没开始赚钱,就已经在算每年赚50%,5年后多少,十年后多少,20年后又是多少,妥妥的爽文男主。
这都很正常,回过头来看,我自己进入市场很长一段时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也有这种想法。特别是当看完《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以后,幻想自己指点江山,多空双杀,好不快哉。
但,经过市场的磨练以后,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投资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对抗人性的贪婪与恐惧,它的成功并不比其他行业更容易。
经过了这么些年的摸爬滚打,我自认为还是有一些经验和理论升华:赚钱,从不亏钱开始。
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最重要的三件事是: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谨记前两条,还是保住本金。
这段话我刚入市场的时候,就已经听过,而且也觉得很对,但直到很久以后才开始践行。因为看懂这句话,并不是简单地认识这些字,背后需要有一整套逻辑支撑。
从复利的逻辑来看,最终决定投资成绩的,并不是你的长板有多长,而是你不能有太短的短板,亏损50%,需要盈利100%才能回本,而赚100%比亏损50%要难得多得多。
我见过很多人,短期内有翻倍的成绩,甚至十倍的成绩,但是放长时间,这些人总是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这让我想起了《西游记》中悟空与菩提老祖的一段对话:

连悟空也懂得学习那长生之术,但很多人却陷入了短线交易中无法自拔。投资也是如此,真正的大道是那些历经时间考验、有深厚逻辑支撑,且具有较强实践难度的的投资方法论。

所以,任何方法,都要放到时间长河中去思考。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要把它们浪费在一些注定会失败的路上,哪怕它们短期看起来有多么诱人,山鸡就是山鸡,哪能配凤凰呢?想也有罪!

做投资,一开始就要想明白,到底路在何方?这一切,我们只需要停下来,拿笔算一下,就知道了:
与投资的潜在收益相比,确定性更重要。
假设你的面前有两个机会:
A,90%的可能性赚50%,10%的可能性亏20%;
B,50%的可能性赚300%,50%的可能性亏光。
你会怎么选?
如果再调整一下,你又会如何选择呢?
A,90%的可能性赚20%,10%的可能性亏10%。
B,80%的可能性,赚100%,20%的可能亏光。
我的答案是永远不要站在悬崖边,这会让我们丧失对危险的敏感度,投资不是电影,而是连续剧,活到最后才最重要。

答案就很简单了,投资想要赚钱,你得先保证自己不亏钱。
问题又来了,怎么才能不亏钱呢?你得知道什么样的企业会亏让人亏钱?具有哪些特征?如何避免这些企业?
须知,亏钱的反面就是赚钱。当我们搞清楚,哪些企业会让我们亏钱的时候,赚钱也就是顺带手的事情,只需要交给时间就行了。

伟大的孙子,也有过类似的表述: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先为不可胜,待敌胜之”,意思是先创造条件,使敌人不能战胜自己。也就是,先防御让自己不可战胜,等待敌人出现致命失误,再一击必杀。
问题又来了:怎么防御呢?
站在自己的能力圈内,不懂不投!这是投资的基本原则。
看到没有,从上到下,一条基本的投资逻辑链条就成型了。
当然了,建立能力圈,也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但很值得,因为这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只要你一直巩固并拓展能力圈,最后谁也玩不过你。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