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焦煤的价格又创出了新低,而铁矿石的价格却在持续高位。同样作为钢铁生产的原材料价,历史价格趋势都是一致的,如今价格却出现了严重的价格背离?到底谁掌握了真理?
铁矿在黑色产业链里有绝对定价权。终端需求不好,成材端亏损开始压缩产业利润的时候,被压缩的都是焦煤的利润,铁矿还是能保持高利润。
所以,在期货市场中,有那么一句话,遇事不决多铁矿。但,在这个市场上,认知就是用来不断被颠覆的。
目前支撑铁矿石价格的是市场对于复工后补库的预期,以及对3月份2会的刺激预期。
其实,下游钢材实际的需求一般,这一点从螺纹的库存数据看出来。虽然目前螺纹的库存本身处在历史低位,但累库的速度一点儿也不慢。

2月上旬,21个城市,五大钢材的社会库存上升到940万吨,环比增加206万吨,增幅28.1%。
港口铁矿石库存也不少。全国45个港口进口铁矿石库存总量15392.53万吨,环比回升24.85万吨,整体库存水平处于高位。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观点:
✓补库:多头认为,目前整个钢材需求处在低位,未来需求起来需要补库,带动铁矿石价格上涨。
✓去产能:空头认为下游房地产和基建需求不及预期,钢厂需要减产,以应对目前的过剩格局。
比如,我最近看到中金的一篇文章《中金大宗商品 | 黑色金属:从降库存到降产能》,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中金地产组预计2025年新开工面积6亿平左右,同比下滑约18%,施工面积则将萎缩至约62亿平左右,同比下滑约15.5%。
而且,从2024年开始,全球铁矿供给已逐步脱离停滞期进入产能释放周期。
这几年有几个大逻辑是很难改变的: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受到投资回报率和债务的约束,进入下行周期,这一点是不可逆的。
✓除了中国之外,尚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填补中国固定资产周期下行带来的钢铁需求真空。
✓政策的刺激,不会以地产或基建为主,严控增量的调子已经定了。
另外,今年特朗普对外征收25%的关税,进一步会刺激国内钢铁的过剩。
其实,铁矿石的格局很清楚,就是需求预期不一样,就会导致不同的判断。
✓需求好,补库的情况下,供给不足,价格上涨。
✓需求不好,钢材产能过剩,价格下跌,负反馈压制铁矿石需求。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各位看官自己判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