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待花果园,都是站在普通人旁观者的心态来看待的。
但真正的富人,对于人潮汹涌、人气旺盛热闹的地方,往往不会袖手旁观,而是躬身入局。
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正是因为他们通常不会错过任何赚钱的机会,把自己和趋势、潮流、城运相融合,不会让自己成为财富的旁观者。
在贵阳,花果园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
不喜欢这里的人,称“打死不住花果园”,喜欢这里的人,还在不断加仓捡漏花果园的二手产。
无论是新贵阳人,还是老贵阳人,对待贵阳最火的商圈花果园,都是相当复杂的。
不少老贵阳人,认为花果园如今成为贵阳主城区最核心、最热闹的CBD商圈,抢走了昔日大十字、喷水池等老的市中心的流量和地位,而自己又恰好错过了当年低价买入花果园的机会,因此存在嫉妒和酸葡萄心理,就很正常。
而另一些新贵阳人,对待花果园的态度就截然相反,特别是年轻群体,他们受教育程度高、学历高、收入高,很多都是居住、工作都在花果园商圈。
按照花果园的房价,其实算是比较接近贵阳真实水平的上车价、入门价,因此,在二手房交易市场上,花果园房产的流通属性最强,成交量几乎占据二手房市场的半壁江山。
不可否认的是,花果园商圈的房产,也许金融增值属性没那么强,但是其居住属性一定是拉满的。
无论是自住,还是对外出租,这里的房产都非常恰如其分,多元多层次的供应主体,使得这里的房价和租金基本没有太大的泡沫,看如今这么高的入住率,以及高额的租金回报,就能看得出来。
因此,贵阳的不少富裕家庭,或多或少都是在花果园有一些投资的。
有一些是投资住宅,用于对外出租,有一些是投资的商铺、门面、写字楼,获取稳定的租金回报。
还有一些是在花果园置办的多套房产,且自己就居住在花果园“大隐隐于市”的富人和老板,也不在少数。
一直以来,普通人往往对富人存在认知偏差,认为富人应该居住在单独的富人区,不受外界打扰。
但实际上,中国大多数富人,都是比较“入世”的,其实他们根本不喜欢离群索居,因为当一个人的财富到达一定程度后,对于居住,他起码有2个基本的心理诉求:
1、安全诉求。
中国人讲究“财不露白”,比如广东的很多包租公,从外表上看,白汗衫+拖鞋是标配,看不出一点名牌和奢侈气息来,对于富人而言,越是人多、越是不容易分辨出“你真有钱”的地方,就越安全。
真正的富豪,特别是南方的富人,相对都比较低调内敛,他们就算名下投资有高大上的别墅,自家也不一定会住到别墅里去,树那么大一个目标让人盯,很多人都是比较忌惮的。
他们往往都更愿意选择住在市区,住在像花果园这样的大型社区里“大隐隐于市”。
2、“居高临下”的对比诉求。
贫富一个对比出来的相对概念,没有对比,就没有贫富。
富人站在自家的落地窗前,居高临下看到楼下街道芸芸众生、车水马龙,为了生存来回穿梭的大众,对于富人而言,也是一种哲学上的心理体验,更能够产生一种优越感,自身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大大拉满。
如果一个富人住在别墅区,看到身边都是住别墅、开豪车的邻居,大家都是一样的,其实还真没多大意思。
言归正传,对于贵阳这样的二线城市而言,一家人如果能够在花果园拥有房产,一来说明其有着较为靠谱、超出普通人的投资眼光,持仓了贵阳当前热度最高的CBD板块内、最具流动性的不动产。
特别是在2010年前后,当年以现在看来较低的价位买入花果园房产原始股的那波人,当时花果园的房价最高都能达到6000+,主城区这么核心的价位,已经是当时楼市的天花板,相当于现在的观山湖,由此可见,这波人在当时就已经很有实力,很有眼力见了。
二来说明其家庭财富来源构成,大概率会有相对稳定的租金回报等财产性收益,少则一年几万,多则数十万不等。
甚至有一些富人,虽然他未必住在花果园,但一定在花果园有房,有的名下还不止一套,基本都是用于投资、出租之用。
就这几条,在贵阳,就已经超出绝大多数只能奔波攒房贷的普通工薪家庭了,很多家庭的收入构成,主要还是靠劳动收入,“手停嘴停”。
而真正的富人,追求的已经不再是劳动性收入这样具有天花板和上限的收入了,而是真正的“手停嘴不停”的财产性收入、睡后收入、被动收入,他们又怎么会错过贵阳人气最旺、最热闹版块的不动产租金 回报呢?
因此,在贵阳,判断一家人有没有钱,有一个最简单粗暴的办法,那就是看其在花果园有无房产,有无用于收租的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