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兵器》杂志2007年02月刊。本次转载时经重新二次内容完善及编辑、补充部分插图和整理,以与同好共同分享。个人认为《兵器》杂志是一本专业、客观的军事杂志,推荐持续订阅,丰富自身的军事及政治知识。将家中《兵器》数字化保存过程中,转载其上的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文章,主要是想让读者以另一种比较独特的视角审视曾经的事物和观点。
最近(2006年底)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已经决定取消自行研制的“阿琼”主战坦克列装计划,已生产的少量“阿琼”坦克将用于训练任务。印度坦克工业30多年的努力最终难成正果。
历经磨难的研制过程
在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印度陆军“胜利”式、T-55等主战坦克的表现都不理想,虽然相对巴基斯坦装甲部队具有数量优势,但技术上并不领先,在战争中损失很大。因此在1971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结束后,印度便积极筹划研发新一代主战坦克,谋求从技术和数量上彻底压倒巴基斯坦。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印度陆军装备的“胜利”式主战坦克
1972年印度陆军提出用新型主战坦克替换尚在生产的“胜利“式坦克。同年8月,印度国防科研机构开始进行方案研究。
1973年5月中旬国防部长拉姆斯沃默·文卡塔拉曼在议会上宣称,印度将自行研制一种称为“印度豹”的新型主战坦克。其最初的项目代号是MBT-80。“阿琼”是初样完成后才使用的名字。为了行文方便,下文中一律称“阿琼”。
1974年3月国会正式批准“阿琼”的研制,第一次拨款为1.55亿卢比,并成立了印度战斗车辆研究院,具体负责“阿琼”的研发。
“阿琼”的初步方案是一种战斗全重为50吨的主战坦克。由于这是印度第一次自行研制全新坦克,缺乏设计经验和技术基础,而本国仅生产过“胜利”式坦克,所以“阿琼”的早期方案实际上是一种放大了的“胜利”。
由于初期没有意识到坦克研制的巨大难度,政府要求该型坦克的主要部件如发动机、传动装置、120毫米线膛炮及其弹药、先进的装甲和火控系统均由本国自行研制生产。但即使是抄袭和模仿,其难度也远超预想,致使设计工作困难重重、进展迟缓。这时印度陆军又突然更改作战指标,要求把“阿琼”战斗全重控制在45吨以内,最重不能超过48吨。这意味着原始设计必须完全推倒重来,加之研制过程中遇到了数不清的技术难题,迫使印度习惯性地寻求外国技术援助。
20世纪80年代初,印度几经磨难终于选择多家德国公司参与“阿琼”研制,包括克劳斯·玛菲公司、MTU公司和迪尔公司,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都参与了“豹”2主战坦克的研制,克劳斯·玛菲还是“豹”2的总制造商。在德国人的参与和帮助下,“阿琼”的研制总算是柳暗花明。
1982年,苦候“阿琼”不至的印度陆军被迫引进了俄罗斯的T-72M1主战坦克,并以许可证方式在国内仿制生产。陆军中出现了对“阿琼”坦克不满的情绪。
印度陆军装备的T-72M1主战坦克
1983年,因“阿琼”的国产发动机无法交付,印度只得向德国购买多台MB838型发动机作为“阿琼”原型车的动力装置,以保证测试进度,同时也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寻求能适合“阿琼”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
MB838 V-10柴油发动机
1984年3月,“阿琼”首批两辆原型车在拖延了3个多月后终于出厂被正式命名为“阿琼”主战坦克。照理说,主战装备研制推迟是常有的事,推迟3个月算不了什么,但是应该在“阿琼”原型车阶段解决的很多问题被蒙混过关,给后续研制造成了灾难性结果。
为此阿琼直到1988年才正式进入第一轮全面技术测试,而且结果非常不理想。陆军在相关试验报告中对其评价不高。具体问题有:炮塔和车体设计不合理,操作别扭而不安全;火控系统各部件未实现系统集成,相互配合差;炮弹装填速度奇慢,装填一发待发射弹需15秒钟,装填非待发射弹的时间更长;火炮必须调到一定仰角才能装填(“阿琼"是人工装填);高射机枪不能遥控操作,只能由装填手在舱外使用,因此不能同时操作高射机枪和装炮弹;炮塔中只有3发待发射弹,比陆军要求的12发相去甚远;样车炮塔结构不合理,容易卡弹;样车重52~60吨,远超过原计划的45吨,严重影响坦克的机动性,超过了印度的铁路桥梁和隧道安全通过标准;乘员工作环境不佳,例如座椅调节量小、不舒服,乘员不易接近要操纵的设备等。
同年,印度选定德国MB838发动机和LG3000传动系统为“阿琼”的动力系统。
1990年,印度造出了15辆“阿琼”MK-1先期量产型,随后对其进行测试。这15辆坦克参加了1990年的印度国庆阅兵,一时引起轰动,但实际上这些坦克完全没有作战能力。
1991年,由于陆军无法容忍“阿琼”项目的一再拖延,便向政府提出终止项目研制,不过没有获得批准。
1994~1995年,“阿琼”接受了陆军的系列测试评估。尽管测试中采取了很多“放水”的措施,但“阿琼”仍考了一个不及格。陆军对其评价是“无法在战场上生存”。
迫于政府的压力,陆军还是在1999年3月向阿瓦迪工厂订购了124辆“阿琼”MK-1,单价235万美元,预定2001~2003年间交付。但实际上,“阿琼”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容易过热、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不匹配和行走系统部件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始终未能有效解决。
这124辆“阿琼“MK-1的订单由于种种原因而延误,直到2000年9月才正式投入生产,而且单价翻了一番,达到470万美元/辆,堪比M1A2(新车540万美元/辆)和“豹”2A5(新车450万美元/辆)。在此情况下,陆军忍无可忍,一面积极与俄罗斯洽谈购买T-90主战坦克,一面游说政府放弃已经成为累赘的“阿琼”。
在工厂车间内的阿琼主战坦克
2001年印度政府批准向俄罗斯购买310辆T-90主战坦克,但依然没有放弃“阿琼”。引进的T-90坦克在使用中表现出了优异性能。政府终于认识到继续研制“阿琼”已无意义。2006年印度政府决定结束“阿琼”的研制,并追加购买1000辆T-90。
印度陆军预计将装备近1400辆俄T-90S主战坦克。“阿琼”的拙劣表现间接帮了俄罗斯军火商的忙。
经过30多年的苦旅,“阿琼”终于走进了死胡同。为什么印度陆军这么不满意本国的坦克呢?
盲目的设计指标和混乱的协调管理
“阿琼”还处于方案设计时,陆军提出的战标是直追第3代坦克的王者“豹”2。实际上,印度完全没有研制坦克的能力,所谓自行生产的“胜利”主战坦克不过是用英国生产的零部件自行进行装配而已。这种进口组装所需要的技术能力并不高,与从零开始研制第3代主战坦克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而印度战斗车辆研究院作为总体研制单位,管理、规划与整合的能力十分薄弱。在制订总体方案时各设计单位之间就缺乏沟通和协调。此外,出于择优选用和降低成本的考虑,印度经常刻意追求组件来源多样化,然而其低下的管理水平导致研制或采购的各种分系统、组件和部件难以匹配,从而加剧了混乱。
“阿琼”的初步设计方案完全是照搬欧美第3代主战坦克,而没有对本国需要什么样的坦克、国内工业基础能造出什么样的坦克作客观分析。另外陆军随意修改战标也从中添乱。
众所周知,坦克战斗全重是总体设计中最关键的边界条件之一,动力系统、防护系统和武器系统的设计都要根据全重来进行。“阿琼”的初步设计完成之后,陆军突然提出修改战斗全重。陆军的朝令夕改导致“阿琼”的前期设计工作几乎成了无用功。设计人员全力修改后也只能把全重降低到50吨。
印度阿琼主战坦克尾部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巴开始联合研制新型坦克。印度陆军马上要求增强“阿琼”的防护能力,但因缺乏经验,提不出战斗全重相应限制在什么水平。德国公司参与研制后,两国的坦克设计人员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即保持坦克外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装甲厚度。结果“阿琼”战斗全重大幅度增加到58.5吨。这个重量对德国来说似乎并不过分,但对印度老旧的铁路网而言根本不能承受。
在分系统方面更是缺乏沟通和有效管理,这在“阿琼”发动机的研制上表现得尤其明显。由于印度并没有根据自身的工业基础制订合理的发动机研制方案,结果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研制单位又一直隐瞒真相。而总体研制部门没有调整进度,依然按计划在1982年完成了首辆原型车的组装,并催要动力系统,以实施跑车测试。这时发动机研制单位才尴尬地报告说发动机不能交付。这下子原型车成了“空心车”,严重拖延了整个型号的研制。而后来主管部门也未严厉地处罚发动机研制单位,可见其管理之废弛。
图示:印度曾经试图利用“阿琼”的技术对其装备的T一T2M1坦克进行改进,将之称为Tank-EX。但现在“阿琼”自身难保,Tank-EX就更无从说起了。
眼高手低的火炮和火控系统
“阿琼“研制之初选择120毫米线膛炮并不算是错误,因为当时大口径滑膛坦克炮刚刚兴起,线膛炮和滑膛炮谁更适合坦克并无定论,而且当时英国的105毫米线膛炮与苏联的115毫米滑膛炮相比,也并不落下风。
但随着德国RH-120型120毫米滑膛炮和苏联2A46型125毫米滑膛炮的出现,人们发现在同等口径和身管长度的情况下,大口径线膛炮的炮口动能和发射大长径比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威力不如大口径滑膛炮,印度明显站错了队。而且此时印度已经引进了配备滑膛炮的T-72M1,还要继续研制120毫米线膛炮实在令人费解。
另外线膛炮制造工艺比滑膛炮更复杂,而印度并不具备研制大口径线膛炮的工艺和工装,即使能够引进相关的火炮制造技术和设备,但缺乏足够的基础工业支持和基础技术积累同样也搞不好。印度在引进俄罗斯技术10多年后,依然无法造出合格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就在2000年,印度陆军发生了多起125毫米滑膛坦克炮炸膛的事故。检测发现事故原因是炮管质量不合格。生产厂家被迫回收了770根身管,并再次向俄罗斯寻求技术援助。
俄罗斯125毫米滑膛炮的性能逊色于欧美同类产品,工艺又简单粗糙。印度在引进技术并得到原产国援助的情况下都不能制造出合格产品,可见想要自行研制出欧美水平的120毫米线膛坦克炮是不切实际的。
印度最终不得不把自己的设计交给法国地面武器集团,委托其生产120毫米线膛炮,这才解决了“阿琼”的主炮问题,当然成本也随之而上升。
印度在研制配套的120毫米穿甲弹时也遇到了射击精度和穿透能力不合格的问题,而且弹药质量也存在问题。2000年印度引进俄罗斯技术生产的125毫米坦克炮弹药就出现了许多质量问题。制造商不得不召回总计8万发弹药予以销毁。在如此薄弱的生产能力下,印度自行研制的120毫米线膛炮弹药质量如何,可想而知。
“阿琼”坦克配备的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左)和碎甲弹(右)
印度在研制火控系统时遭遇的困难更多、更严重。印度之前只有研制MK1A(AL4420)型简易火控系统的经验,也就是对比利时的“萨布卡”坦克火控系统进行小修小改,譬如加固瞄准镜的镜座等,并未涉及核心系统的研制和改进。印度想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指挥仪式火控系统的研制,完全是冒进,必然导致为“阿琼”研制的MK1B(AL4421)型火控系统的性能低劣。
Mk1B(AL4421)各个分系统和部件来自多个生产商,譬如集成激光测距仪的瞄准镜来自英国的Barr &Stroud公司,火控计算机由印度和比利时的合资企业生产,热成像仪来自荷兰,而印度的总体研制部门又未做好协调统筹工作,以致部件间协调性差,火控系统性能不稳定,射击有效射程内目标的命中率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另外,印度在引进部件时只重视先进性而忽略了部件能否适应印度的炎热气候,结果很多部件经常因为过热而罢工,计算机经常发生系统错误。直到“阿琼”被放弃的时候,火控计算机和热像仪的散热问题依然没能解决。国产火控系统的恶劣表现导致印度曾一度打算仿制T-72M1上用的1A40火控系统。
“永远”在研和试验的主装甲
从“阿琼”研制之初印度就宣称它将采用非常先进的国产“坎昌”复合装甲,并赞誉其为“南亚乔巴姆”。然而“坎昌”陶瓷复合装甲的相关技术其实来源于德国。
不过“坎昌”的性能达不到基本设计要求。按照“坎昌”的纸上性能,“阿琼”炮塔正面装甲防护能力应相当于700毫米厚的均质轧制钢装甲,但实际测试表明其防护能力只有550~580毫米,最乐观也有600~650毫米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印度缺乏复合装甲中最核心的部分——装甲陶瓷的研制能力。根据笔者手头的资料,德国虽然有复合装甲的研制能力,但其使用的装甲陶瓷也是引进的。印度自己始终拿不出合格的、性能稳定的装甲陶瓷,当然“坎昌”就一直过不了关。
究其原因是印度缺乏研制装甲陶瓷的经验和必要的工艺积累,甚至连工艺较为简单的氧化铝陶瓷装甲也造不好。氧化铝陶瓷装甲的制造工艺严格而复杂,原料、模具、烧制炉具和电力供应都必须符合要求。各坦克大国在研制装甲用陶瓷初期,通常大规模使用小型电炉进行生产,以求在质量、产量和工艺积累之间取得平衡。
但是这种生产方式需要庞大而稳定的电力供应,一旦在烧制过程中断电,产品只能报废。印度有丰富优质的氧化铝资源,是亚洲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国,拥有亚洲最大的氧化铝厂,但是缺乏制造装甲陶瓷用的生产线、烧制炉具和电力供应,其氧化铝产业一直停留在生产瓶瓶罐罐的水平上。
问题多多的动力——传动系统和行走系统
“阿琼”最大的麻烦是动力系统。最初印度设想研制一种与美国M1主战坦克ATG1500型燃气轮机同级的1.1兆瓦燃气轮机,但在研制中发现力不能及,于是改为发展V型12缸气冷可变压缩比1.1兆瓦柴油机。然而该型发动机原型的输出功率只有368千瓦,后来经过修改设计、采用涡轮增压等技术,才把最大输出功率提升到736千瓦。而且由于进度严重拖后,该型发动机赶不上原型车测试,总体研制单位只好临时从德国购买MB838发动机应急。
实际上坦克诞生至今,最麻烦的问题一直是发动机和动力系统,连西方工业强国都为此头疼了几十年。这种局面直到ATG1500和MB873(“豹”2用)研制成功才有所改观。印度想自行研制坦克用大功率发动机,实在是难于登天。
1983~1988年印度先后花费1500万美元从国外购买了多个型号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组成了42种不同的发动机/变速箱组合,并在12辆“阿琼"MK-1原型车上进行测试,最后选定德国MTU公司838 Ka501 10缸柴油机和LS公司LG-3000系列传动系统作为“阿琼”原型车的动力。而1987~1990年7辆使用印度国产动力系统的“阿琼”MK-2原型车也陆续完成。
印度政府和陆军高官视察“阿琼”坦克的装配车间。在他们面前摆放的是一台外国发动机
因为协调工作不力,MB838和LG-3000没有针对印度的气候环境作任何改造,结果样车测试时经常因为动力——传动系统过热而趴窝,造成发动机无法达到标定功率。最后MTU公司在印度的要求下改进了散热系统,问题才基本解决,但导致整车的油料储备和弹药储备减少。不过根据印度陆军的测试报告,传动系统依然存在过热问题。因为德国公司只负责提供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而两者的总成由印度自己负责,结果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总是无法良好协同,直到最后也未能解决。
印度“阿琼”主战坦克在沙漠中机动
行走系统算是“阿琼”身上麻烦较少的一个系统。“阿琼”直接采用德国迪尔公司生产的履带,很少出故障,但是整个行走系统却是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首先是负重轮的质量低劣,容易变形和磨损,测试时需要多次更换。其全液气悬挂装置也经常出些小故障。
不得不拆卸的“烂尾楼”
印度政府制订“阿琼”计划的盲目乐观和无视本国工业基础,是导致研制失败的主要原因。印度的工业基础不如中国,更不如多数欧洲国家和日本,要发展一种性能指标与”豹”2、M1 同水准的第3代主战坦克,与其说是起点高,不如说是不切实际。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在研制M1主战坦克时也并非一帆风顺,甚至火炮也要从德国引进。德国作为世界第一坦克强国,在参观M1后也感叹自己的电子技术不够强。印度要想发展先进的第3代坦克,并实现主要部件国产化,只能从基础工业开始一项项填补空白。况且印度制定的战标很高,能达到这些指标的部件是欧美强国的核心机密,不可能转让,因此印度想凭借外力研制出性能达标的“阿琼”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眼高手低的状态注定了“阿琼”的失败结局。
印度自行研制的排挡控制装置
另外,印度特殊的政治体制也使整个项目变成一种不断的内耗。印度陆军引进T-72M1主战坦克后便萌生了放弃“阿琼”的念头。1991年陆军正式要求终止“阿琼”项目。历届政府虽然知道“阿琼”问题严重,但为了顾及国内工业寡头和军火集团利益,依然硬着头皮搞下去,并且几次出于政治目的强迫陆军装备“阿琼”。但军人是最实际的,陆军最后决定引进T-90。在踉跄前行了32年之后,“阿琼”这栋“烂尾楼”终于被彻底拆掉。
大型主战装备研制的艰难和复杂往往需要一个富强国家付出10多年甚至20多年的艰苦努力。仅凭良好的愿望,而没有海量的经验和技术积累,没有庞大的基础工业支持,其实是不会成功的。中国从“一五”计划的156个项目起步,历经59式、69式、79式、80式、88式等多个型号的成功与失败,建立了完整配套的坦克工业体系,才有了新型坦克的成功,进入了先进坦克生产国行列。中、印坦克研制的成败对比,值得我们从战略高度去深入认识。
一个连步枪弹都不能制造的国家谈何造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