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嘉靖不想杀海瑞,为何还是借天意勾决了海瑞?

不会落水的焱燚 2025-02-14 04:14:38

海瑞上了《治安疏》,嘉靖在读了第一遍时,气疯了。但是嘉靖疑心病重,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要逼宫,必须要找出海瑞背后的人。

之后和清流赵贞吉一番对话,嘉靖开始清醒,发现海瑞上书纯属个人行为。

道长放心了,没有清流的参与,海瑞只是一个独狼。

嘉靖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做事一贯让下面人去做,做好了名声是他的,做坏了责任是下属的。

面对海瑞这样的大臣,嘉靖又让大臣们猜谜,这是他一辈子的做法。

海瑞的治安疏,嘉靖看了很多遍,他也明白这当中的每一条都是事实。

因此道长并没有想杀海瑞,也没有不想杀海瑞。

一切都是取决于朝臣们反应,道长才会做出决断。

此时的嘉靖年老体弱,背锅侠严家父子下岗了。

道长即使想杀了海瑞,也要想想后果的。

嘉靖和清流都要脸,谁也不肯承担坏名声,

海瑞这样一个无名小官,嘉靖却牢牢地记住这个名字。

浙江大案,海瑞捅破了天,将郑、何的证词,以及毁堤淹田的实情上报。

之后海瑞来到京城,第一时间去六必居题词,正人心,因此道长对海瑞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面对《治安疏》嘉靖虽然愤怒,还是要面子,不愿承担责任,于是让官员们去给海瑞论罪。

赵贞吉第一个去,没结果;嘉靖亲自去天牢,被气得吐血;三法司的官员们就是敷衍了事。

清流们对于讨论海瑞罪责时,论了一个儿子辱骂父亲的罪名。

裕王明确表态,我登基,要重用海瑞。

世子都为了救海瑞站在嘉靖“对立面”时,嘉靖的孤独和失望彻底爆发,再一次下令“杀”海瑞。

嘉靖原本计划,让大臣们做决定杀海瑞他就没有责任了。

清流们也不傻,不肯做这个坏人。

嘉靖失去了主动权,原本他的计划,让大臣们给海瑞定下死罪,嘉靖下令处死海瑞,属于罪有应得;嘉靖决定免他一死,说明皇帝英明神武,宽宏大量。

事情到了这一步,嘉靖会怎么办?

这时嘉靖又给内阁几位出了谜题,让陈洪去裕王府传旨,回宫复旨后,聪明人张居正已经说明白。

海上生明月,嘉靖和海瑞是大明的日月,那么日月冲突,大臣们要杀海瑞,就是保住他这个大明的日。

月字无日,皇上就怕王爷和群臣心中没有君父,现在王爷和群臣都曰海瑞该杀,这便是月字有了日字。

看到清流和儿子的态度,嘉靖被孤立了,因此内心很愤怒,之前如果严党在,杀了就杀了,有严党背锅。

现在杀了会发生什么,嘉靖也说不清。

徐阶此时上了两道疏,一本是谭论的,还有一本是和海瑞有关的,广东奏报海妻难产而亡。

嘉靖感到的是清流官员给他的被刺,徐阶、内阁和南直隶广东相互默契。

让嘉靖陷入了两难,思来想去,嘉靖不想身后背一个杀海瑞的罪名,严嵩在时,杀的人多了去,他也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陈洪这个蠢货将文书和朱笔给到嘉靖时,想必他心里是想杀海瑞的,但是后果。

嘉靖心生一计,勾朱,让断了腿的黄锦走着去宣旨。这把陈公公整不会了,这是让他猜吗?

其实黄锦慢慢走,午时三刻是肯定到不了的,实际上就是赦免海瑞。

嘉靖是在自己骗自己:我是想杀他的,但天意不许,我只能听上天的。

这么做嘉靖不会尴尬,都是天意,皇帝面子也保住了。



0 阅读:18
不会落水的焱燚

不会落水的焱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