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海瑞提审有何玄机?为什么把杨金水吓成那样?

不会落水的焱燚 2025-02-13 03:49:34

杨金水是司礼监派到浙江的管理人,之前浙江官场上无人敢动他。

郑、何被抓后,如果赵贞吉和锦衣卫审不出什么,最后也只能草草结案,郑何死了,杨金水这个幕后黑手就安全了。

但是海瑞不走寻常路,让杨金水措手不及。

杨金水了解官场规则,可面对海瑞这样的官员,他不知该怎么办?

秘密任务

杨金水是宫里派来的,确切的是吕芳,自然有些事情,不能拿到桌面上说。

嘉靖要倒严,但顾忌胡宗宪,他在东南海上的战事到了关键时刻,他的存在关系到大明安危。

如何拿捏他,但不能过度,该怎么做?

那么给他泼点脏水,罪名有了,却不伤胡宗宪的筋骨,最多撤职。这是嘉靖阴暗的盘算,不能公开说出来。

吕芳写信将皇帝这层意思转达给杨金水,他便想出了,沈一石家产查抄后,卖给胡宗宪的乡谊、同族的主意。这件事一直是秘密。

朝廷中严党众多,这件事被提前透露了,胡宗宪和严党知晓了,就不好办。

杨公公厉害啊,自己不出头,将这件事交给郑、何去做。

郑何为了自保,也不得不去完成,自己隐身在后面。

赵贞吉来到浙江,不了解情况,杨公公却用宫里的意思,以及吕公公的信压着他,必须要将沈一石家产卖给胡宗宪的族人。

这让清流的赵大人吃了一个亏,很快他就送了一个礼物给杨公公,海瑞。

海瑞审案

司礼监是嘉靖的好学生,也学道长的平衡之术,平时让严党、清流去斗,自己躲在后面。

海瑞亲审郑、何,杨公公躲在密室偷听,第一个提问,直接把杨金水吓昏倒。

海瑞问郑何,朝廷抄没沈一石的家产本来该充入国库,为什么两人却私自做主卖给了胡宗宪的亲人?

海瑞在审问时,郑何不配合,他于是说:“我这就上书朝廷,同时行文都察院、大理寺和户部,让有司给我一个明断!”

把笔录发给朝廷各部,那皇帝秘密布置的任务,大家都知悉了,倒严的暗棋,变成明牌。

这句话让杨公公直接摔倒,被锦衣卫抬到椅子上。

杨公公满头的汗,这个局面怎么办?

海瑞的本意,是想审出这个做法,是郑何自己的想法,还是受到谁的指使?

郑何敷衍,他们还不想牵扯出上面。

杨金水是明白人,听到海瑞的审问,知道很多潜规则在海瑞眼里是没有用的,沈一石家产充公是正道,可钱去了嘉靖私库,这杨公公也不敢说呀。

这件私密的事,严党知道会愤怒,甚至出手干预。

嘉靖和吕芳则要问罪杨金水,破坏了皇帝的大计和名声,他这个白手套,怕是无法逃脱了。

嘉靖小金库的秘密要暴露,国库只能用于国家,哪怕皇帝本人也不能随便使用。

嘉靖时期,家库、国库不分,皇帝把国库的钱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以至于造成亏空,国家才出现了大问题。

这件事朝廷人人都知道,却没有一个敢说。

就如杨公公常说的一句话,有些事不上称没有四两重,上了秤怕是一千斤也挡不住。

尾声

嘉靖公私不分的问题,海瑞公开的指出,反复来问,让它公之于众。

如果到了朝堂公开议论,嘉靖的脸面彻底没了,他总要找几个背锅的。

杨金水也知道,只有他做背锅侠,才能平息。

所以他立刻去找赵大人,让他去阻止海瑞的审案。

可赵大人要通过海瑞的审问去探究,嘉靖的真实想法,所以他不会管。

赵大人有自己的算盘,他是利字当头,拿海瑞当枪使,去试探严党和织造局。

反正事情是海瑞做的,皇帝不追查,他就将责任推给海瑞;如果一查到底,功劳就是赵大人的。

赵贞吉想的是靠着浙江一案,进入内阁做首辅。

海瑞这一审,再加上赵贞吉背后“拱火”,平衡彻底被打破了。

原本居中稳坐钓鱼台的杨公公慌了,他的嗅觉十分灵敏,预料到事情控制不住了,思虑几天后,杨公公疯了。



1 阅读:261
不会落水的焱燚

不会落水的焱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