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语叫“男怕穿靴,女怕戴帽”。这句话出自《太行风云》,意思是说男性久病,出现严重的双下肢水肿,肿消连续三次,中医认为难治,一般认为这样的情况是死症,预后不佳。而女性久病后出现严重的头面部水肿,连续肿消三次,中医认为也是死症,预后不良。笔者亲见这样的患者,确实如此。故在此警示大家,见到这样的患者或者是自己的亲友,久病之后若出现以上所讲情形,应及时提醒和关注患者交代的后事。
下肢水肿者甚多,原因不一而足,以上提及情况属于久病之后的特例,大家知道原因即可。而今天所讲平素出现的下肢水肿可以选用一首经方,辨证准确后临证加减即可收效。本方出自《金匮要略》,木防己汤。
木防己汤组成:木防己9-15克,人参(党参)6-12克,桂枝5-12克,生石膏15-45克。
辨证:喘息心悸、口渴欲饮、腹部胀满、颜面黧黑、心窝部坚硬、浮肿尿少、脉沉细、沉紧或浮结滞。一般辨证体质偏弱。
辨病:1,心脏瓣膜病;2,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引起的肺源性心脏病;3,冠心病、风心病等引起的心功能不全;4,渗出性胸膜炎;5,肾炎、肾病综合征;6,各种原因不明的下肢水肿。
这首经方中值得注意的是木防己,现在药用防己有两个一个是汉防己,一个是木防己,其中木防己包括三个品种,防己科木防己、马兜铃科的汉中防己和广防己。马兜铃科的汉中防己和广防己因为含有马兜铃酸已经被禁用。现在市面上的防己是木防己和汉防己(也叫粉防己),大家使用记得甄别。
小知识窗
脉沉紧和脉沉弱区别:脉沉紧属于心脏代偿期,还没有到心衰晚期,用木防己汤可。而脉沉弱已经到了心衰晚期,应选用真武汤、四逆汤之类。治心衰常用方法不外乎强心、利尿、扩血管。方证对应效果斐然。
引用黄煌教授的一段精彩论述:“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所谓的“虚者即愈”应该指服用木防己汤后喘满减轻,“心下痞坚”变软方可判为病愈。若喘满得以缓解,但心下痞坚依然如故,则停药后三日会复发。事实上,心脏瓣膜病屡屡复发,很难根治。“实者三日复发”也是符合临床实际的。既然用木防己汤有效,为什么复发之后却又去石膏加茯苓芒硝呢?以现代医学的思路来推测,大剂量石膏使得心脏被强行抑制或血管扩张,来自心和血管方面的因素得以缓解,再次使用石膏也失去了意义。病情复发而不用石膏,一是石膏产生耐药性,心血管对石膏不再敏感,再用无效而使得制方者另谋出路;二是此次复发和上次病情不同,可能心脏与血管的因素不是主要矛盾,而血容量的因素成为重点。此刻,治疗的目标由抑制心脏或扩张血管转向为利尿了。所以,去石膏而加有利尿作用的茯苓与芒硝。《皇汉医学》说:“芒硝用量过少,不泻下。此时渐被吸收,由盐类作用而利尿也。久坐职业之人或平卧患者,虽与盐类下剂,但肠运行不甚亢进,故渐近被吸收而不呈泻下作用。此时因利尿作用而体内之水分减少,肠液之分泌亦减,致便秘如旧。”本方用芒硝三合分二次服,量不大又没有配伍大黄,因此泻下不是主要用途,理解为利尿比较合理。另外,再次复发时病人脉象是否依然是“沉紧”?值得临床观察。
周期性下肢浮肿医案(出自叶橘泉医案):
董某,女性,41岁,江苏省昆山县(现昆山市)人。1948年3月初诊。患者自诉半年来每逢月经来潮时两下肢会出现浮肿,同时伴有神疲纳差,上腹胀满,大便偏干,小便短少。月经过后下肢浮肿逐渐消失,曾多次在苏州博习医院做尿检,未见异常,心脏、肾脏及膀胱等检查也未发现病变,服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著,由该院内科医师介绍来我院就诊。
诊见:患者颜面暗黑,呼吸较为急迫,腹诊可见剑突下痞坚,腹部胀满,时又值月经期,故两下肢有明显之浮肿,用手指按胫骨部位时有较深之凹陷。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沉紧。证属饮邪内停,伴有郁热。治以清热利湿,通窍行水。方用木防己汤加味:
木防己12g,人参6g,桂枝9g,石膏30g,车前子15g,冬瓜皮15g。
二诊:服药3剂后,呼吸急迫有所缓解,小便增多,双下肢浮肿减轻,原方再服3剂。
三诊:月经已经结束,精神状况好转,食欲增加,两下肢浮肿全部消失,呼吸急迫症状大有改善,小便量已趋于正常。关照其每次月经来潮之前服此方7剂。
十个多月后,患者又来就诊,诉说一直按医嘱坚持每次来月经前服7剂中药,近3个多月来每个月经周期,两下肢均未出现浮肿,其他症状虽然也会出现,但是程度很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