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燕:原来您一直在这里等我|巴蜀之地

草堂文化 2024-09-18 03:58:58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上周末,我抽空在生我养我的小镇上走一走,我在乡愁的经典中感叹——年少时的景象已渐行渐远,童年时的小美好几乎已不复存在了。

如《回乡偶书》所言,感到“古人不余欺也"。岁月更替,时事变迁,小镇上的美好的童年记忆啊,你们到底在哪里哟?

执着的我似乎有些不甘心,打算再次用脚步丈量这座孝善小镇,好想再找点、再多找点美好的孩提时光……

对小镇的今昔变化,我时常有些疑惑。我想问问你们是否有同感——小时候觉得小镇好大,现在却觉得她真的好小!

我也想亲自问问我们的小镇——小时候我认识的那么多人到哪儿去了呢?

多么希望像以前一样,一踏上故土,就能听到亲切又熟悉的声音,就能听到街坊邻居热情的问候——“老二,稀客嘞!你回来了,来耍哈儿多嘛。”

这亲切的小镇乡音,好像还萦绕在耳畔。我从幻觉中回到现实,认真环顾熙熙攘攘的人群,繁华的街市里似乎没有人认识我呢!

清醒后的我赶快自己安慰自己——没人认识我也是正常的,毕竟我的老爸老妈也已经八十有余了!我们的长辈也大抵垂垂老矣,估计她(他)们也在家享受着含饴弄孙之乐呢。

正在我惆怅之余,眼前却忽然一亮,我——突然看到一位还能叫出我爸小名的罗伯伯!最有趣的是两位老小孩居然调皮地在比较到底他倆彼此之间,哪个更皮!他俩一直紧握着手,一直在攀谈,我赶紧拍下这温暖又幸福的小瞬间。

后来我们是在这位老伯的店对门,在热情友善的郑哥家的饭店共进午餐的。

郑哥真是热心又暖心,一小会儿工夫,盘龙黄鳝,聪子糕,蚂蚁上树等菜肴就一一端上桌来。郑哥厨艺好,做的拿手菜家乡味实足。

真诚贴心的郑哥为我们安排的家乡特色菜温暖了游子的心,让我们回老家的幸福感倍增。

一大家人正高兴地畅谈往事,我突然意识到,按以前的惯例,我们午饭后马上又要离开故乡小镇了。

此时我心中的执念又悄然而生,我还想再出去走一走和看一看呢。

想到今天照顾老年人的小辈多,吃得差不多时我悄悄地下了桌,我想去看看老妈带我们住过的老地方……

“我来了我来了”——可别笑话我,回到童年时的故地,自己居然也有几分童年时的天真和欣喜。

我的天,幸好我来老区医院打了一头。我们住的老妈的单位房早已成了危房,连老爸挂在门边的钓鱼大斗笠都已年辰久远不见“倩影芳魂”。

还好,我每天一蹦一跳进出的大门还在,那口我们饮用的口感清甜的老井还在。

因为是危房,估计也快拆了吧。院子里的大坝子呢,以前老妈种满棋盘花(蜀葵)的小花园已改成了菜园。

这院坝可是我小时候最依恋的地儿——我记得我们曾在这儿跳房跳绳甩飞盘,我们曾在这儿跟到知青叔叔阿姨打乒乓球堆雪人儿。

对了,一心想考回大城市的知青叔叔阿姨,还带着我们听《嗒嘀嗒,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听《Follow me》听《新概念》听《许国璋》呢!

哈哈,尽管斗转星移,尽管物是人非,怎么站在同一片土地上,我还是心潮澎湃,心生欢喜呢?

看看手机,已经快下午一点了。怕拖大部队后腿,我赶紧几步走到住家附近的小桥边。

这是我们三只燕子(姐妹仨)的秘密集结地。小河水已完全干涸,冬日里的残枝败叶也无奈地躺在河道上。

不过,以前面粉社旁的黄桷树还在,她像一位养育过千万个小镇居民的慈祥奶奶,在春风中温柔地晃动树叶,像是抚摸着我们安慰着我们,悄悄地倾诉对故地神游的孩子们的思念。

快看,黄桷树下那位卖锅盔夹凉粉的大哥向我点点头,问我是不是周大爷的女儿。

我一边惊喜地连声答应,一边开心地照顾老大哥生意。难得有熟人对眼相识,难得有回老家的机会,我们必须来一份儿时的美味儿。

沿着小镇的老一段往老二段走,发现卖水果糖,泡泡糖,娃娃儿书(连环画)和漂亮花布的供销社不见了,发现供销社对面诱惑我们让我们挪不动脚的大食店小食店也不见了!哈哈,好奇怪哦,怎么一走到这儿,自己有些想流清口水呢?

可是,童年时眼巴巴想吃一口的豆花麻花,肉炸丸子呢?还有卤兔儿脑壳加豌豆馍馍窝子油糕和天鹅蛋到哪儿去了呢?

说到吃的我又有些要笑出声了,老妈说我小时候有一天晚上半夜笑眯眯地泯着嘴巴清晰地说梦话:“我们明天早上要吃豆浆油条……"。

还有,现在我可以大胆地告诉我敬畏的周大爷了,我也曾到这儿偷偷地喝过一分钱的糖开水呢,尽管那摊摊儿早已了无踪影。

对了,甜水摊儿旁边以前是照相馆,有好多像明星一样的小镇美女阿姨的照片在这儿长期被展出呢!

照相馆对门就是旅馆,里面是有大彩电的茶馆。记得这儿永远是人声鼎沸,永远是热气腾腾。恍惚间,我仿佛听到爷爷们,伯伯们在高声地摆空龙门阵,听到因生意兴隆笑脸盈盈大声吆喝着“茶来了"的服务员的声音。她们,他们和它们,又都到哪儿去了呢?!

我又一次感叹世事变化,又一次感叹物不是人也非。哎,熟悉的小镇真的渐行渐远,变得陌生了。

我一边想,我一边加快脚步往镇上的老三段走。邮电局“人民邮电”四个字还在,但现在已是蛋糕坊了。转过弯,我来到了繁街子,看到表妹的老家,忍不住拍了几张照片。

我就这么走走看看,估计时候也不早了。我悄悄咪咪地溜出来,我担心家人会催我返程了呢。

我赶紧加快脚步,没看够的我想趁她们打电话前,再去南华宫走一走。

记得以前我在成都博物馆看到过专门介绍过我们小镇的南华宫和江西馆。据说这是湖广填四川的族人们在民风古朴的孝善小镇安营扎寨后而修建的会馆。

但在我们年少时,她们已成为培养人才的中小学校啦。学校人文底蕴深厚,各种人才辈出。学校有位德艺双馨,多才多艺的老翻译家,还有好多时尚优秀为土桥奉献自己青春的知青老师……

当我走进绿树掩映,鸟语花香且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南华宫我们的小学校时,快乐的小学时光呼啦啦地都回来了,感谢国家把古文物保存得这么完好,我想起了我们的小学时光,想起了我们的敬爱老师,我们可爱的同学,一切宛若昨日重现,一切感觉美好如初。

由于时间关系,我抓紧时间拍下这段让我幸福感爆棚,感到最终不虚此行的南华宫的视频。

因为有您,故乡从未远离,因为有您,我们才有美好的回忆。

南华宫,谢谢您一直在这里,我们会一直把您和故乡珍藏在心底……

*往期文章回顾:

周晓燕:他和她,一个简单的故事 | 巴蜀之地

周晓燕:愿你三冬暖 | 巴蜀之地

*作者简介:

周晓燕,女,金堂实验中学教师

0 阅读:0

草堂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