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八旗兵是主要力量,他们有强悍的战斗力,凭借娴熟的弓马骑射,在八旗蒙古骑兵和八旗汉军火器部队的配合下,打下了锦绣江山,被朝廷视为大清基业的支柱。清政府在定鼎中原初期,与各地武装割据势力的战斗仍然不断,出于战事需要,清廷开始派遣八旗兵驻防各地。
八旗兵的主力自然是驻防在京师,其他地方自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驻防济宁,六月驻防西安,十一月驻防江宁、杭州,此后逐步遍及全国。后来随着战事的逐渐平定,驻防八旗兵的主要任务是震慑地方。因为各地仍有零星战事,刚开始时八旗兵驻防兵力和驻防地都不固定,时设时撤,后来局势安宁,驻地便固定下来。驻防八旗兵由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官兵合组,并形成制度。
八旗兵虽然分驻各地,但是旗籍仍隶属在京城原先的佐领,日常管理训练归统于驻防将领,防务归于兵部。驻防八旗兵最高长官为都统,但在设将军的地区,只设副都统,所以在一些区域,副都统即为八旗兵最高军事长官。
东北被清廷视为龙兴之地,从后金皇太极天聪年间(1627~1635年)开始,就在牛庄、盖州等地驻兵,以后相继在盛京、辽阳、齐齐哈尔、宁远、金州、旅顺、锦州、瑷珲、珲春等61处驻防。
整个东北地区八旗兵总共有38600多人,由黑龙江将军、盛京将军、吉林将军之下分设的副都统、城守尉、防守尉等将领统率。八旗兵自顺治初年开始,先后在独石口、张家口、山海关、古北口、喜峰口、热河、密云等咽喉要地驻防,形成了对京师外围多层次的防御地带,兵力有15800多人,分别设副都统、城守尉等将领统率。
驻防在京城内的八旗兵称为禁旅八旗,也负责宫廷守卫和皇室的安全,他们的武器也是最好、最新的,除了腰刀、长矛、弓箭等冷兵器外,新造好的火枪、火炮等热兵器,要优先供禁旅八旗兵使用。
各省驻防主要以便于八旗兵机动为原则,先后在西安、江宁、太原、德州、杭州、荆州、伊犁、开封、成都、广州等27处驻防,兵力55000多人,分别设将军、副都统、城守尉等统率。
八旗兵驻防分布地,大体形成三条驻防线:第一条是由德州经开封至西安和杭州的黄河、运河驻防线;第二条是下游江宁向中游荆州再至上游成都的长江防线;第三条是由杭州经福州至广州的东南沿海驻防线。这三条驻防线基本涵盖了全国主要中心地区和战略、海防要地,构成了纵横交错、遍布全国的八旗兵驻防。
清朝初期八旗兵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劲旅,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中期以后,因为承平日久,加上待遇优厚,使八旗兵武备松弛,只图享乐,战斗力逐步衰弱。至晚清时期,八旗兵已经不堪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