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中国商业地产之王,如今也要断臂求生,靠“卖楼续命”?
王健林,又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上。短短一个多月,他接连卖掉5座万达广场!与此同时,万达的股权又被法院冻结了8.1亿余元,累计冻结金额接近60亿元!更扎心的是,即墨和城阳的2座建设中的“半成品”万达广场,前景如何?会凉凉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f107beac9a189cf22a2009e89d512ff.jpg)
1、
王健林为何连卖5座万达广场?
曾经的万达集团是中国商业地产的扛把子,光是“万达广场”这四个字,就足以吸引无数投资者和商户趋之若鹜。然而,近几年,这个商业帝国却频频出售资产,忍痛割爱。
债务压顶,万达不得不卖
王健林“先挣一个小目标”的故事曾激励无数创业者,但他更传奇的是负债的速度。2017年后,万达遭遇资本市场的寒流,负债高达几千亿元,即便通过资产腾挪,仍然债务缠身。如今,大量债务进入集中兑付期,王健林必须卖楼套现。这不是战略调整,而是不得不做出的生存选择。
资本的围猎,万达再无退路
资本市场的逻辑很简单:一旦你露出疲态,所有人都会来分一杯羹。2024年,王健林好不容易筹集600亿元融资,以为能扛过最危险的时刻,结果盟友纷纷翻脸,要求万达提前回购股份。永辉超市、苏宁、融创……一个比一个催得急。更要命的是,这次买走万达广场的,基本都是保险资本和股权投资公司,他们不是来经营的,而是来抄底收割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ab314d0a8b8dd45b14aab90f298683d.jpg)
股权冻结,融资能力受限
就在出售万达广场的同时,万达又新增了一笔8.1亿元的股权冻结,至此,累计冻结金额已逼近60亿元。当一家企业的股权被频繁冻结,基本意味着信用危机已经爆发。万达现在的局面就是:贷款融不到,债主上门要钱,资产大甩卖,但还不够填窟窿。
2、
万达和王健林,还能翻身吗?
商业世界瞬息万变,但有些铁律不会变:
万达商业模式已经老化
万达广场曾经的成功,建立在线下消费时代的红利上。但如今,电商、直播、短视频带货正在蚕食实体商业,商场的吸引力正在下降,传统商业地产的回报率大不如前。而王健林提出的“轻资产转型”,最终也没有彻底落地,反而让万达在重资产和轻资产之间进退失据。
资本市场不再相信“万达神话”
资本市场最信奉的是能赚钱的人,曾经王健林是风云人物,万达是稳赚不赔的金字招牌。但现在,资本市场对万达的信任度已经大不如前。这也导致万达很难再获得新的融资,哪怕是短期过桥资金,都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1970b2ffa7ab38587cc1ee1ad5375ce.jpg)
王健林的牌,已经不多了
卖万达广场,质押股权,这些都能短期续命,但如果后续仍然没有办法找到新的盈利点,万达的下一步可能就不是卖楼,而是卖核心资产,甚至整体变卖。王健林当然不想这样,但现实摆在眼前。
3、
青岛未开业的万达广场,前景堪忧
除了已经出售的万达广场,还有一些尚未开业的项目,比如青岛即墨和城阳锦安路的万达广场。这些项目的未来,也让投资人和购房者提心吊胆。更现实的问题是,万达自己都自身难保,还能保证这些项目顺利推进吗?在这场“万达求生战”中,青岛的即墨万达广场、城阳锦安路万达广场,也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23687c689b829bd6022e05b468567d5.jpg)
▲城阳锦安路万达广场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青岛即墨、城阳的这两个“半成品”万达广场,大概率被划入万达的“弃子名单”。业内人士分析:万达现在只卖能快速变现的资产,青岛项目前途未卜。虽然万达广场的品牌影响力依然存在,但不排除未来这些商业项目,可能由新的运营方接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d0df68196233ce45a1d71fe10d37aa1.jpg)
▲即墨万达广场
王健林还能撑多久?
过去,王健林能笑着告诉年轻人“先挣一个小目标”,但如今,他自己却要靠卖楼续命。商界风云变幻,谁都没有永远的神话。万达的未来,仍然悬而未决,王健林的抉择,决定了这个商业帝国的最终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