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巨头,在青岛率先“掀桌子”!打脸DeepDrink山东黑

晨姐聊房产 2025-02-17 03:31:50

近日,全球知名的家电巨头海尔扔出一颗重磅炸弹:周末不加班!这消息瞬间在青岛乃至全国炸裂,吸粉无数。有人惊呼:这年头还有大厂敢不卷?也有人质疑:海尔周末不加班,这次是来真的?是不是又在玩文字游戏?

长期以来,海尔在国内家电行业内以严格管理著称,被不少员工戏称为“加班文化鼻祖”。如今,一向要求严苛的海尔,居然率先宣布要在2025年5月1日之前,告别无效加班,让无数打工人眼红心跳。不管怎么说,在996、007大行其道的当下,海尔这波“不卷”操作,无疑是一股清流。

1、

海尔开启新模式,告别“表演式加班”

过去几年,国内职场环境越来越内卷,加班文化早已根深蒂固。不少企业打着奋斗、拼搏的旗号,将员工牢牢绑定在工作岗位上。但现实是,加班时间长,并不等于工作效率高。

▲海尔董事局主席周云杰:杜绝无效加班

据内部消息,海尔此次调整的重点之一,就是砍掉“表演式加班”,将周六会调整到周一至周五召开,取消周六形式化出勤,员工周六非必要不用来单位。什么意思?就是那些为了让领导看到,而故意拖延工作时间的“陪跑式加班”将被彻底淘汰。未来,公司将更关注员工的实际工作产出,而不是机械地延长工时。

有网友感叹:要是早点取消这种无意义的加班,多少人能少掉几根头发!

2、

欧盟法案来了,海尔是被迫“从良”?

值得一提的是,海尔的这波操作,有可能是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去年年底,欧盟正式通过了《禁止强迫劳动法案》,明确要求企业不得以强迫劳动形式生产商品,否则将禁止进入欧盟市场。欧盟对强迫劳动的定义可不是开玩笑的:如果企业出现长期高强度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甚至员工不能自由选择工作时间等情况,都有可能被认定为变相强迫劳动。

欧盟嘴上说“反对强迫劳动”,实际是给中国产品设卡。举个例子:一台冰箱出口欧洲,若某个螺丝钉是工人加班生产的,整批货都可能被扣。

作为全球化程度极高的企业,海尔在欧洲市场占据着重要份额,欧洲市场占海尔海外营收近30%。如果欧盟政策收紧,国内的加班文化可能直接影响其海外业务。换句话说,海尔这波不加班,某种程度上也是“被迫”而为之。当然,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受益的终究是广大员工。

3、

40年创业传奇,海尔靠什么站稳脚跟?

提到海尔,就不得不提它的传奇创业史。1984年,青岛电冰箱总厂还只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全年营业收入仅348万元。而到了2024年,海尔全球营收已突破4016亿元,成为全球知名的家电巨头。

▲海尔集团董事局大楼

是什么让海尔实现这样的飞跃?

持续创新:海尔从单一的冰箱制造,拓展到全品类智能家居,并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持续保持行业领先。

全球化战略:早在90年代,海尔就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如今在全球设立了十多个生产基地,品牌影响力遍布五大洲。

▲1999年美国海尔工厂奠基现场

灵活变革:从传统的家电制造商,到“人单合一”模式的探索者,海尔一直敢于调整战略,以适应时代变化。

那么,这次取消加班政策,会不会影响海尔的未来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短期来看,这一政策可能会让部分管理者感到不适应,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反内卷”模式,可能正是未来企业竞争的新趋势。毕竟,员工的幸福感与工作效率息息相关,合理的休息制度才能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984年,张瑞敏砸了76台问题冰箱,砸出中国质量意识;2025年,海尔砸了“加班潜规则”,砸出的可能是新一代打工人的忠诚度。

这次,山东人真的不“DeepDrink”了!

海尔这波不加班操作,不仅让山东大厂赢得了职场清流的美誉,也狠狠打脸了那些曾经嘲讽山东加班文化的网络喷子。曾几何时,网上流传着“山东DeepDrink、DeepWork”的调侃,而如今,海尔用实际行动证明——大厂也能不卷,工作也能有生活。

那么问题来了,下一个宣布不加班的大厂,会是谁?华为?腾讯?还是……

0 阅读:5

评论列表

AA生活

AA生活

2025-02-18 01:01

对员工来说是个大福利,工作生活能更平衡 。

我爱吃披萨

我爱吃披萨

2025-02-18 01:07

取消周六常规出勤,是往人性化又迈进了一步,希望海尔能越来越好。

虎妈猫爸

虎妈猫爸

2025-02-18 01:12

作为老员工,感觉海尔这几年一直在调整管理模式

晨姐聊房产

晨姐聊房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