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最补的鱼,不是带鱼和鲅鱼,而是这3种,应季肥美别错过

"清明螺蛳端午虾,三月鲫鱼赛人参",老辈人常念叨的这句俗语,最近在我家厨房里应验了。上周五特意起了个大早去菜场,水产摊前人头攒动,张婶拎着两条活蹦乱跳的鲫鱼跟我炫耀:"这时候的鱼肚子最肥,鱼籽多得能装半碗!"我这才惊觉,原来清明时节的"补鱼三剑客"早被懂吃的街坊们盯上了,今天就把这口鲜掉眉毛的春日美味分享给大家。
一、鲫鱼:鱼籽满腹的春日馈赠
清明前后的鲫鱼最是肥美,母鱼肚里鼓鼓囊囊全是金灿灿的鱼籽。记得去年在太湖边尝过农家自制的鲫鱼冻,晶莹剔透的鱼汤裹着绵密鱼籽,入口即化。家常做法推荐鲫鱼豆腐汤:热锅冷油煎至两面金黄,冲入滚水瞬间奶白,配上嫩豆腐小火慢炖,临出锅撒把青蒜,汤鲜得能让人连喝三碗。
二、鲈鱼:清蒸才不辜负这口鲜
菜场东头老杨家的鲈鱼总带着湖水的清甜,这季节的鲈鱼刚结束越冬,肉质细嫩无腥。清蒸时切记水开再上锅,鱼身斜切三刀塞姜片,猛火八分钟关火焖两分钟。秘诀在最后那勺热油——青葱丝、红椒丝铺满鱼身,滚油"滋啦"一浇,鲜香直往鼻子里钻。
三、黄颡鱼:红烧才是灵魂归宿
这种黄澄澄的小家伙俗称"昂刺鱼",别看它个头小,清明前后肉质紧实得像蒜瓣。处理时记得剪掉两侧尖刺,热锅宽油煎至表皮起皱,加料酒生抽老抽,再来勺黄豆酱提香。炖煮时放几片五花肉,油脂浸润后的鱼肉入口即化,连鱼汤都能拌两碗米饭。
昨儿照着这个方子做了红烧黄颡鱼,老公把鱼汤汁都刮得干干净净。其实清明吃鱼讲究的就是个"鲜"字,这些应季美味就像春天的信使,错过又要等一年。明天赶早再去趟水产市场,说不定还能淘到带着桃花水的鳜鱼呢!您家清明必吃的"补鱼"是哪道?欢迎在评论区晒出您的私房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