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之好,历史上秦国和晋国真的“好”吗

智慧史海寻岸 2024-03-27 18:10:46

每到婚礼现场,总能听到“永结秦晋之好”的祝福。秦国和晋国作为春秋时期的两个强国,通过通婚保持友好和平关系,才有了“秦晋之好”的成语。今天的人们用“秦晋之好”祝福新人当然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但历史上的“秦晋之好”是真的“好”吗?他们的关系到底怎样呢?

周平王东迁之后,将岐、丰之地封给秦襄公,当时这块地大多数被戎狄等少数民族占领,秦襄公和他的子孙们经过一百多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这些少数民众,扩充了地盘,到了秦穆公时已经成为春秋强国了。

春秋列国区域图

秦国和春秋时期另一个强国晋国接壤,两国为了各自利益免不了发生冲突。晋献公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将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秦穆公,两国结为姻亲关系。

晋献公稳定了与秦国的关系,国内却出事了。他原来有三个儿子,重耳、夷吾和申生,申生被立为太子。

后来晋献公打败了骊戎,骊戎献上两个女儿骊姬和少姬求和。这骊姬长得貌比褒姒,妖同妲己,智计千条,诡诈百出,一进宫就取得了晋献公的宠爱,不久生下个儿子叫奚齐,一年后少姬也生了一个儿子,叫卓子。当妈的肯定为儿子着想,骊姬设计陷害太子申生造反,逼得申生自杀,在荀息帮助下,奚齐继位,重耳和夷吾为了保命流亡国外。

骊姬的做法惹怒了大臣里克,联合丕郑借着给晋献公办丧事的机会杀死了奚齐。骊姬和荀息又立年仅九岁的卓子继位,没想到里克这次将卓子和骊姬一起杀掉了。这下晋国国内没有人能继承大位了。

秦穆公帮助公子夷吾回国继位,即位为君的夷吾违背诺言拒交八座城。

逃到梁国的公子夷吾一直在关注晋国的变化,现在觉得回国时机到了,向秦穆公请求帮助他回晋国继位为君,承诺:“如果我能继位,将把晋国黄河两岸的八座城池割让给秦国。”夷吾是秦穆公的小舅子,小舅子有事找姐夫帮忙天经地义,更何况还有八座城池做补贴,而且这八座城池一直是秦晋两国长期争夺的要地,秦穆公一合计怎么算这账都只赚不赔。派百里奚率兵护送夷吾回晋国成功继位,就是晋惠公。

一切都安排妥当,秦国大臣公孙枝找到晋惠公:您都即位了,答应给我们的八城把手续办了吧。晋惠公说:“这是当然,但大臣们都以我当时流亡在外,没有权力将先君留下土地赠给别人为由阻止我履行诺言,我和他们据理力争,可我新继位争不过他们,麻烦你告诉我姐夫,他的恩德我记得,以后有机会一定报答。”并且派丕郑去秦国代表他当面向秦穆公解释。

丕郑心里突突的,你不讲信用,让我去解释,弄不好秦穆公一怒,不得把我杀了呀?所以一见穆公面,就告诉穆公:“晋人不拥护晋惠公,拥护的是另一个公子重耳,现在晋惠公违背许下的诺言,全是吕甥和郤芮的主意,和我可没关系。您现在可以把这俩小子召来杀掉,削去惠公的臂膀,再将重耳送回晋国继位就好办了。”

秦穆公一听有道理,就派人跟着丕郑回晋国,召吕、郤二人来秦国。这二人一合计,怀疑是丕郑的阴谋,就和晋惠公说丕郑出卖了晋国,杀了丕郑,丕郑的儿子丕豹跑到了秦国,得到了秦穆公的重用。

晋惠公忘恩负义借秦国灾荒进攻秦国,秦晋两国大战韩地。

晋惠公继位后,连年粮食减产,到了第五年,更是大旱,颗粒无收,闹起了饥荒。晋惠公没办法,又想起他姐夫来了,向秦国借粮度荒年。

秦穆公这个气呀,以前失信于我的账还没算呢,现在又来求我?这也太不要脸了。丕豹一看机会来了,劝穆公借晋国缺粮这个机会讨伐晋国,一定能成功。这主意夹杂了报杀父之仇的私货。但公孙枝说:“丰歉交替,谁都难免遇上灾难,应该借粮给晋国。”百里奚也说:“晋国的国君得罪了您,老百姓没有过错呀,借灾难讨伐人家,在道义上不占理。”

穆公采纳了公孙枝和百里奚的建议,从雍城用车船将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晋国,这就是著名的“泛舟之役”。

说巧不巧,第二年秦国发生了灾荒,秦穆公想都没想就向晋惠公借粮。毕竟是小舅子,姐夫遇到困难了帮一把正常,再说你欠我人情没还呢。秦穆公做梦没想到的是,这个小舅子不仅没有借给他粮食,反而借着他缺粮这个节骨眼来进攻了。穆公哪能咽下这口气?率兵迎了上去。

第二年的九月壬戌日,双方在韩地展开大战。双方士兵的士气不一样,晋国士兵觉得先是国君失言于秦国,然后晋国有难秦国大度的借粮给晋国度灾年,本身就吃人家的嘴短,不报恩也就罢了,还乘人之危进攻人家,心里不得劲儿。秦国士兵憋着一肚子气来的,非得教训教训晋惠公不可。

仗一开打,求胜心切的晋惠公甩开主力部队直接冲了上去和秦军争夺有利地形,没想到在战车来回奔跑的过程中,车陷泥里,马被缠住动弹不了了。秦穆公怎能放过这大好时机,奋力冲上去。恰在这时,晋军主力赶来将秦穆公包围,尽管秦军拼死冲杀,依然无法突破包围圈。

晋惠公一看困住了秦穆公,并且穆公在战斗中已经受伤,身边的秦军越来越少,他赶了过来,想亲自活捉穆公。

正在这危急时刻,突然一只农民队伍冲了上来,人数不多也就三百多人,但冲锋勇猛。晋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队形大乱,秦军的援军也赶到,士气本就不高的晋军立刻溃散,来不及逃跑的晋惠公反被秦军俘虏了。

解救秦穆公的这三百多农民,曾经偷吃了秦穆公的一匹心爱的骏马,被官府抓到后按律当斩,穆公却说:“我听说吃了马肉,不喝酒会伤害人身体的。”就赐给这些人几坛子酒喝。这次这些人听说穆公要和晋惠公打仗,自己带着兵器来报恩帮忙,正赶上穆公遇险,拼命救下了穆公。后人为此事做了一首诗:

韩原山下两交锋,晋甲重重困穆公。

当日若诛牧马士,今朝焉得出樊笼?

可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善根结出善果!

秦穆公一看捉到了晋惠公,告诉大家:“回国后斋戒沐浴,我要用晋惠公祭祀上天。”姐夫和小舅子打起来了,夹在两人中间姐姐最难受,尤其是听说姐夫要拿小舅子祭天,赶紧找穆公求情,穆公没办法,只好放了惠公。当然,惠公发誓再也不攻打秦国了,并且将原来答应给秦国八城的承诺履行了,为表诚意,派他儿子太子子圉到秦国做人质。秦穆公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子圉为妻。

子圉偷逃回晋国,惹怒秦穆公,护送公子重耳回晋国为君,结成秦晋之好。

过了八年,子圉听说晋惠公病倒了,一想:我姥姥家梁国被秦国给灭了,现在爸爸病重,一旦去世,没人替我做主,我那么多兄弟,一定会有人乘机继位的,到那时我就惨了。于是他就偷偷逃出秦国回晋国了。过了一年,晋惠公死了,子圉即位为晋怀公。

原来秦穆公打算子圉留在秦国为人质,将女儿嫁给他,等到晋惠公去世时,再护送他回晋继位,这样他感念秦国恩德,对两国都有利。通过这件事说明子圉不是很聪明,因为,秦穆公是他姑父,至少不会害他,又和他结了亲,还是拿他很当回事儿的。他这一跑,酿成了大祸。

秦穆公生气子圉偷跑,就将还在周游列国无家可归的晋国公子重耳接到了秦国,将子圉留在秦国的妻子嫁给重耳,又选了宗室之女四人作为陪嫁。辈分有些乱,秦穆公娶的重耳的姐姐,现在又把女儿嫁给重耳,更何况子圉是重耳的侄子,让重耳娶侄儿媳妇,这不是乱伦吗?一开始重耳也不同意,但一个为了笼络人心,一个为了找到靠山,达到政治目的,也只好同意。

秦国在经过精心准备之后,告诉晋国的大臣们,秦国想护送公子重耳回晋国为君。晋国大臣原来就讨厌晋惠公父子的为人,看重公子重耳的人品,都拥护重耳回国为君。重耳回国即位为晋文公,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杀了子圉。子圉如果不偷跑回晋国,得到秦穆公帮助,可以顺当的继位,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晋文公即位之后,任用贤能,广施仁政。秦晋两国合力平定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勾的叛乱,将因叛乱出逃到郑国的周襄王护送回国。秦晋两国的风头一时间盖过其他诸侯,两国也位列春秋五霸之中,这段历史,被后人称为“秦晋之好”。

郑国商人弦高慰问秦军,晋襄公墨绖出战,大败秦军,秦晋之好走到了尽头。

从古至今,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秦晋之间也是一样。秦穆公三十八年,晋国进攻郑国,秦国照例帮助晋国包围了郑国都城。郑国派人对秦穆公说:“灭亡郑国是帮晋国的忙,对晋国是好事,对秦国未必有利,因为一个强大的晋国将成为秦国的战略对手,秦国不可不知。”穆公一听有道理,就罢兵回秦国了,晋国单挑郑国有难度,也撤兵了。但两国之间就有了隔阂。

过了两年,晋文公重耳死了。此时秦穆公正在去偷袭郑国的路上,被郑国的商人弦高碰到了,弦高一面派人回郑国送信,一面带着十二头牛到秦军大营告诉秦军主帅:“郑国上下正在加强守备,派我用这十二头牛来慰问秦军。”主帅一看,本来是想偷袭郑国,现在人家知道了,有了防备,就不能再去了。但不能白来呀,就顺道攻破劫掠了滑城。

滑城是晋国的边境城邑,晋国的晋文公刚死,太子襄公即位后正在办丧事,听说秦军劫掠了滑城,大怒:“我爹刚死还没下葬呢,秦国就攻破滑城,这不是欺负我孤寡吗?”穿着黑色的丧服(墨绖)率军在骰山堵截秦军,经过激战,大败秦军,没有一人逃回秦国,带队的三名将军也被俘虏。晋襄公要杀掉三人祭祀晋文公,晋文公的夫人是穆公的女儿,为这三人向晋襄公求情,三人得以被释放回秦国,但“秦晋之好”已经走到了尽头。

秦晋两国作为春秋时期的两大强国,互相嫁女结成所谓的秦晋之好,具有极强的政治色彩,只是为了达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手段。随着历史的发展,秦晋之好的政治色彩渐渐褪去,演变对新人的真挚祝福。

0 阅读:0

智慧史海寻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