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5月27日,毛主席进行人生最后一次外事活动。毛主席接见了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和其夫人一行的外宾。此次外事活动,前后只有不到10分钟时间,简单寒暄了几句,就草草结束了。
当时的毛主席,身体十分虚弱,无法在无人搀扶的情况站立,所以他是坐在沙发上欢迎外宾的。这年6月初的某天,毛主席突发心肌梗死,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抢救,才从鬼门关回来。
9月6日,各地高级干部纷纷接到,关于毛主席心脏病复发,病情严重的情况电报。到9月8日下午,毛主席的血压开始持续下降。在这之后,他已完全无法说话,动、动不了,说、不能说,只有眼睛能勉强睁开、闭上。这天入夜,在京的高级干部们,分批来到毛主席床前,做最后的告别。
也是这次最后的告别,毛主席特地把叶帅再次喊到跟前,用仅有的力量,动了一根手指,传出生命的最后信号。叶帅不知道毛主席想传达什么意思,或是还在担心什么。
关于毛主席去世后所需的讣告和悼词,早在这年7月下旬,纪登奎和姚文元就知会中办厅的李鑫、周启才,开始起草了。当时毛主席还健在,所以文稿中提到“毛泽东主席”的地方,全都用“△△△△△”代替。
在最终确定讣告和悼词的会议前夕,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汪东兴突然提出一个意见,要求在文稿的合适地方,加上毛主席曾说过的“三要三不要”。当初毛主席提出这个“三要三不要”后,紧接着就提出了:“不要搞‘四人帮’,你们不要搞了,为什么照样搞呀。”
关于这一补充,华国锋、叶帅等人都表示同意,“四人帮”则没有作声——没反对也没同意。
9月18日天安门广场,首都数百万各界群众参加的毛主席追悼大会召开前10分钟,突然发生了一个意外,差点闹出了笑话。当时华国锋让周启才,给大家再讲一下向毛主席遗像三鞠躬的仪式程序:大家向后转,面向毛主席遗像三鞠躬。
讲到这里的时候,张春桥突然发声打断:“那怎么行,转过去了,屁股就对着广大人民群众了,不行不行,绝对不行。”张春桥的其他同伙,也出声附和:“是啊,屁股可不能对着广大群众。”
眼看局势不受控制,要闹出乱子了,叶帅、李先念、许世友等人连忙出言制止:“该怎么样,早在上次会议上定好了,现在哪能随便改。就按这个办!”“四人帮”见状,也只好作罢,没再吭声。
周启才把这场闹剧报告给华国锋后,华气愤地说:“他们就是故意捣乱。”这当然是捣乱,哪有他们那样搞的,这追悼会是为毛主席开的,又不是为台下的广大群众。按他们的邪门道理来,那就里外不是人了。
广场上举行追悼大会的时候,全国城乡、厂矿、列车、轮船和军舰,都是汽笛长鸣,群众就地肃立默哀。大家沉浸在失去伟人的巨大悲痛中时,同时也在担忧新中国的大船将向何处驶去。“四人帮”该怎么处理?要不要粉碎?这场文化运动是否要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