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话锦州话中“梗”字的发音和意义

张梁三农 2025-01-02 20:22:39

偶然在村子里看到了一堆“豆梗子”,让我联想起了锦州话中“梗”字的发音和意义。

豆梗子

“梗”字的标准音为gěng,普通话的原义为某些植物的茎或枝,并有挺直、直爽、顽固、阻碍等引申意义。但是,在锦州中,“梗”字只用于表示一些小型草本植物的茎,而对于木本植物,则称为“枝”。对于高大草本植物的茎,一般称为“秸(gāi)”,如苞米街、秫秸、毛嗑儿秸等。低矮的的植物也有的称“秸”,如茄秧秸、辣椒秸,而禾本科植物的茎叶,则称之为“草”。只有一小部分植物的茎称为“梗”,如“烟梗子”“豆梗子”。在表示这个意义的时候,“梗”字在锦州话种发音为gěn,韵母为en,“梗子”发音为gěnzhi。

过去,锦州农村种一种“蛤蟆烟”,烟叶的外形和颜色颇似青蛙。“烟梗子”也能抽,但质量不好。

“豆梗子”是一种很好的烧柴,火苗比较硬。在上世纪70年代,养猪缺少饲料,我们曾经将其用机械粉成碎面,作为饲料喂猪。

豆梗子

在锦州话中,“梗”字还有两个方音。说人是“梗梗儿”,发音为génggéngr,意为不老实的人;“梗梗着”,发音为gènggèngzhi,是不顺从的肢体表现,比如“梗梗着脖子”。

顺便说一下,在当下网络语言中,把幽默的语言或情节的关键点称为“梗”,比如“这句歇后语的梗在哪儿?”我觉得,这个用法有待商榷,其本字似应为“哏”,就是有趣的地方。

0 阅读:1
张梁三农

张梁三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