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赏赐免死铁券,李怀光为何收到就叛变?唐德宗:真的不是试探

醉风文史 2023-04-28 21:09:55

丹书铁券最早出现在汉朝,是刘邦建立西汉后为笼络功臣首创的嘉奖方式,承诺获得铁券的功臣及其子孙后代能够与国同休,永享荣华富贵。

起初丹书铁券并不具备免死功能,直到南北朝时期才被赋予这一效用,在北魏孝文帝时期,甚至还出现了大臣向皇帝讨要铁券,用以护身的奇葩现象,而至隋唐时期,为功臣颁发铁券已成常例。

按理说,赏赐丹书铁券是皇帝对臣子功绩的最高认可,臣子得到铁券也就意味着皇帝恩宠,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再说铁券也有免死效用,文臣武将得到铁券理应欢喜。

可在中唐时期,唐德宗赏赐给将领一块免死铁券,结果这名将领在收到铁券后却愤而叛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泾原兵变,唐德宗被围困

自平定安史之乱以来,朔方军一直都是大唐的主力军事部队,其历任主将中,中兴名将郭子仪名气最大,而在郭子仪去世两年多后,这支功勋边军为什么就反叛了呢?

其实这是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的蓄意谋反。李怀光本为靺鞨族人,父亲是朔方军将领茹常(后因功赐李姓),李怀光少年时便参军,后跟随郭子仪到处征战,累积战功迁为朔方军都虞候。

唐德宗即位后,李怀光升任为朔方节度使,成为朔方军主将,而令李怀光一战成名的则是他在镇压泾原兵变中精彩表现,他率领朔方军救出了被围困在奉天的唐德宗。

泾原兵变的起因简直像个笑话,建中三年(782年)秋,淄青节度使李希烈自立为王,次年八月,李希烈率兵围攻襄城,唐德宗为解襄城之围命舒王节制荆襄、江西等道兵马前往救援,并令泾原诸道兵马襄助。

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领五千兵马抵达长安,当时泾原士卒大多带着家中子弟出征,希望到达长安后能获得封赏,唐德宗命京兆尹王翊前往军营犒赏将士,结果王翊带来的所谓犒赏竟是“粝食菜啖”。

《旧唐书·姚令言传》:泾师离镇,多携子弟而来,望至京师以获厚赏,及师上路,一无所赐。时诏京兆尹犒军士,唯粝食菜啖而已,军士覆而不顾,皆愤怒,……行次浐水,乃返戈,大呼鼓噪而还。

将士们舍身为国,朝廷竟然连一顿像样的饭都不愿意给,朝廷不给,那他们就自己动手取。

愤怒的将士们拿着长戈直奔长安城,唐德宗听闻消息大吃一惊,急忙从内库调遣二十车布帛赏赐给泾原士卒,可惜为时已晚,将士们已经打进了长安城,大唐首都就这样轻易被攻破。

那么长安的守备力量神策军呢?不好意思,他们接到皇帝平叛的命令后根本没敢来,因为神策军的兵员都是一些富家子弟或者“沽贩之徒”,其主力还被李晟带到河北征讨朱滔、郑景济等幽州叛军去了,剩下的战五渣惜命都不敢来。

唐德宗深感无奈,只能仓皇出逃,成为大唐又一位“流浪皇帝”,结果在奉天被叛军团团围住。

怀光解奉天之围,初现反迹

一顿饭引发大唐覆灭危机,这事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唐德宗为了保命向河北各路将领发布诏令前来奉天勤王,奈何各藩镇节度使为了保存实力不肯出兵,或者出兵缓慢拖延时间,只有李怀光率领朔方军火速救援奉天。

当时叛军攻势异常猛烈,守城将士人心浮动,唐德宗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直到收到朔方军使者身中几十箭,冒死传递朔方军来援的消息,唐德宗才终于稳住军心。

此后,李怀光在奉天城外击败叛军,成功救出唐德宗。

可还没等李怀光见到唐德宗,一纸诏书又让他乘胜追击,继续攻打叛军,这令李怀光恼火不已,就是一头驴干完活也要给点草料慰劳一下吧,他立了大功,皇帝连见都不肯见一面算怎么回事?

其实,从河北赶到奉天这一路,李怀光没少说宰相卢杞、神策军使白志贞坏话,甚至还扬言称见到唐德宗之后,要让皇帝诛杀这些奸臣,他的这些牢骚话早就传到了卢杞耳中。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四上》:怀光为人疏而愎,诵言:“宰相(卢杞)谋议乖剌,度支赋敛重,京兆尹刻薄军食,天下之乱皆由此。吾见上,且请诛之。”

卢杞等人害怕唐德宗听信李怀光的话处置他们,于是就劝唐德宗不要让李怀光进城,而是趁着大军士气正盛,让他领着朔方军直接反攻叛军收复长安。

唐德宗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下令李怀光追击叛军,收复长安。李怀光满肚子怨气,领军走到咸阳说什么也不继续前进了,而是写奏本弹劾卢杞等人,唐德宗不得已只能贬卢杞等人的官来安抚李怀光。

唐德宗又多次下诏催战,但李怀光心里清楚,泾原叛军实力很强,再加上长安的坚固防御工事,想要光复长安绝非易事,但他也害怕唐德宗怪罪,于是一直找理由搪塞。

李怀光驻守咸阳八个月未曾动身,面对唐德宗一封封催促的诏书,他心中萌发了叛变的念头,开始暗中联系长安的叛军。

皇帝赏赐铁券,李怀光愤而谋反

兴元元年(784年)二月,唐德宗决定再次催李怀光出战,这一次他决定使用怀柔策略,他加封李怀光为太尉,并赏赐铁券,唐德宗此举可谓下了血本,但李怀光却并没有领情。

在接到赏赐旨意后,李怀光当着使者的面将铁券扔在地上,口出狂言道:“皇帝怀疑臣子才会赏赐铁券,皇帝这是要逼我造反啊!”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四上》:兴元元年,诏加太尉,赐铁券。怀光赫然怒曰:“凡疑人臣反,则赐券。今授怀光,是使反也!”抵于地。

李怀光这思维方式还真是与众不同,恐怕翻遍史书都找不到第二个像他这样的人,唐德宗任用这样一个奇葩当朔方军主将也真是有眼光。李怀光一气之下叛变,得到消息的唐德宗火速退守梁州。

泾原军因伙食太差叛变已经显得有些滑稽,结果李怀光叛变的理由更是令人啼笑皆非,皇帝给他加官进爵,赏赐免死铁券,他反而认为是皇帝在试探,他也不想想,除了朔方军以外,唐德宗手中还有多少兵马能用?

而且李怀光的叛变根本不得人心,他叛变的理由不足以说服那些忠于大唐的将领,于是很多人都离开了他,李怀光的实力大打折扣,他只能领兵前往河中,按兵不动观察天下局势。

正当天下叛乱不断,大唐即将灭亡时,又一位匡扶社稷的名将挺身而出,他就是李晟,在李晟带头作战下,长安光复,唐德宗得以重返长安。

这时候,唐德宗仍没想诛杀李怀光,反而派人前往李怀光军营中招降他,结果唐德宗的使者太过傲慢被李怀光侍从所杀,至此李怀光再无重归朝廷的可能,唐德宗只能派兵讨伐李怀光。

贞元元年(785年),李怀光被部下所杀,时年五十七岁。李怀光被杀后,唐德宗想起他的奉天救驾之功,不仅下令将李怀光的尸身送回家中安葬,还特意命其外孙燕八八改为李姓,传承李家香火。

结语

李怀光对唐德宗赏赐铁券的举动过分解读,认为唐德宗是在试探他,结果走上了叛变不归路,或者说,他心中早有反意,只不过是借故发挥而已,不过拿免死铁券来发作,借口也太蹩脚了些。

但一个事实是,在历朝历代中,免死铁券的确没那么好用,比如明朝朱元璋发了不少免死铁券,但他炮制胡惟庸案与蓝玉案都是用的谋逆罪名,而这恰恰不属于免死铁券宽宥的范围之内,所以不少功臣勋贵被诛杀。

归根结底,免死铁券有用没用还是看皇帝的心情,只要不触及皇帝底线,那它就有用,如果皇帝看你不爽,就是免死铁券堆满屋子,它也丁点用没有。

参考资料:《旧唐书·姚令言传》《新唐书·卷二百二十四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1 阅读:17

醉风文史

简介:读史使人明智,读史时偶尔冒出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