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要科学制定学科专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需要,做好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升级、换代和新建工作。要将学科专业规划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相统一,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每年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等,对本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进行专题研究。”——《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
不去顺应时代,就被时代淘汰前不久,某本科院校一名毕业生从事保洁员工作的事件引起热议。赞扬者有之,惋惜者有之,然而从人才供需的视角来看,这一现象折射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冰山一角。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全国城镇16-24岁劳动力(不含在校生)失业率为17.6%,依然处于高位。教育部在11月14日公布,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22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而被网友们戏称为“铁人三项“的职业(外卖员、速递员和网约车司机)的从业人数自去年开始已在多个城市趋近于饱和。
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来自多个方面,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既有规模的因素也有结构的因素。从规模上来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今年1月公布的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244万,与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总数1158万非常接近。从结构上来说,在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的过程中,“千校一面”、低成本扩张的现象非常普遍。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在2001-2017年间的招生规模增长了10倍以上。而现实是,就业市场并不需要如此庞大规模的公共管理人才。不难看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经济人才需求结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匹配。
俗话说“出口决定入口”,对于高校来说,另一隐含的危机在于长期生源数量的断崖式下降。从新生人口数量来看:从2007年到2018年,每年的新生人口数量均在1500万以上,然而2022年起,这一数据急速下降到1000万人以下,当2022年后出生的人口进入大学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产能将出现严重的过剩。当下,新的“读书无用论”也正在复苏,高考弃考、录取弃读等现象可能会大量发生。如果本科毕业的出路是当保洁员的话,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还有什么必要花费四年的时间和数万的金钱,把孩子送入大学呢?对于部分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部分专业来说,低报到率和低报考率的现象已经发生。并且,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和大众对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认知加深,这一情况还将愈演愈烈。
如果说就业和生源的双重夹击,使得部分高校和部分专业面临生存危机的话,那么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就是体现高等教育价值与贡献的应有之义。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反全球化浪潮袭来的今天,升级产业结构、破解卡脖子难题、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才是破局之道。人才竞争是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如何主动支撑战略重点产业发展,为社会经济进步提供智力引擎和人才引擎,已经成为众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过去的专业调整,不适应今天的要求和美国高等教育体制不同,中国高校缺乏主动进行专业调整的内生动力。以私立大学为主的美国高等教育虽然积弊众多、学费高昂,但是也因此更加关注招生与就业。如果毕业后薪酬无法平衡高昂的学费,则会导致招生人数的下降,而招生人数的下降则直接关系到学费收入乃至生存。因此,美国高校长期以来对于市场的变化较为敏锐,能够主动采用较为科学的方法对学校的专业结构进行针对性强的调整和优化。相比而言,在中国高考制度的保护和过去20余年的扩张狂飙中,很多国内高校在如何进行专业调整和优化方面,决策较为随意,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待提高。总结起来,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新增专业既多且快,削减专业既少又慢
根据教育部在2022年5月发布的消息,过去十年来,我国新增本科专业布点1.7万个,而撤、停招专业布点约1万个。从这一数据不难看出,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阶段,绝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调整的情况都是新增专业数远远多于停招专业数。2024年,新增和停招专业数量终于实现了基本平衡,依据教育部官方数据,当年新增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专业布点1670个。而从多所高校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在学校以往的专业调整过程中,新增专业数量多,决策速度快,而在削减专业时则由于种种原因,难度和阻力较大。需要看到的是,在高等教育迅速从大众化走向普及化的阶段,高校有着巨大的动力通过新增专业实现规模扩张,而淘汰和削减已有专业的动力明显不足。
关注招生效果较多,关注社会需求较少
多数高校在以往的专业调整过程中,主要以招生效果(潜在招生效果)作为判断依据。新开专业往往是热度较高且办学投入相对较低的。因此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人文社科类专业所占的比重逐步加大。很多高校纷纷开设大量的“万金油”专业,即就业面较宽,专业门槛较低的专业类型。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大众过去对于具体专业的就业实际情况知之甚少,且存在在“重白领工作”“轻技术工作”的倾向,所以报考的热度和就业的质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毕业生规模相对较小的时期,就业问题并不突出;而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报考热度和就业冷的矛盾就日益凸显。并且,随着近年来就业数据的公开程度日益提升,叠加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成为公众共识,考生与其家庭在选择专业时也更加理智,更加看重专业的就业前景。
决策方式较为随意,缺少科学系统方法
在专业调整过程中,很多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待提高。比如,在新专业开设的论证中,较少研究对应岗位和产业的人才需求情况,甚至并未开展用人单位实地走访调研,而仅仅从师资、基础设施、教学设备等办学条件出发进行论证。又如在近年来专业调整力度加大的情况下,部分省份和学校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通过就业落实率或其他一两个关键指标进行“末位淘汰”。实际上,盲目追求报考热度和简单粗暴的“一刀切”都不可取。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需要科学的指标体系设计、详实的数据收集分析,还需要结合外部环境和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判。
后续,系列文章(二)、(三)将讨论专业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以及高校如何了解社会需求指导专业调整,敬请期待。(关注微信公众号“新锦成”,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