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结构调整不等同于专业评价。专业结构调整以及更加具有战略性的专业布局,需要从学校的使命定位出发,从全局的角度进行综合研判。但是,专业调整必然离不开对现有专业的合理评价。只有通过评价进行分级、分类,才能形成控制、削减等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专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应如何设计?本期锦囊,将提供几点原则。
01不同学校、不同学科指标不同对于具体高校来说,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标体系设计。和专业认证的统一标准不同,为专业调整而进行的评价工作,需要基于学校的发展阶段、学校层次和学科特点等综合考量。具体来说,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校,应当有不同的指标侧重,比如新建学校需要更关注专业的发展潜力,成熟的学校需要更关注专业的成果产出;不同层次的学校,指标体系也应有所不同,比如研究型大学更加关注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应用性本科更加关注就业质量和生源质量,高职高专更加关注产业需求和报考人数;不同学科类别的指标体系也应有所区别,比如理、工、农、医等学科和人文社科类就不宜在一套标准下进行比较。
02综合评分、多维分类各有优劣专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必然涉及从生源、培养到就业的多个指标,如何运用多指标进行评价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通常有这样几种的方式。其一,综合评分法,即根据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设计权重,然后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计算总分,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结论清晰易懂,但是权重的高低设置往往会引发争议;其二,设计多个维度,分别进行评级,例如采取招生、就业、培养三个维度,每个维度设“高、中、低”三个层次,可以将全校的各个专业分为27种类别,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分类针对性措施,但是这一方法在维度选取和打分评级环节依然存在着主观判断;其三,设定输入和输出指标,通过算法例如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找到输入和输出结果之间的关系,这类方法计算方式复杂,多用于理论研究,在实践中很少被采用。
03结果导向、面向未来、淡化条件
服务于专业调整目的的专业评价,应当注重结果导向,侧重趋势判断。一方面,专业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顺应社会需求,需要具有前瞻性,不能仅依据过去的表现进行判断;另一方面,预测未来也要基于历史和当前的表现,因此需要注重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果性指标。相比而言,办学条件等指标的价值较低,因为无论是实验设备的好坏,还是教学资源的多寡,仅是投入因素,和人才培养质量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此外,由于不同学科专业的培养过程和要求不同,比如文科类专业和工科类专业,就无法在办学条件方面进行跨学科的对比。
04评价指标聚焦重点,不宜过多在专业调整过程中进行专业评价的目的是从全校层面作出调整决策,而非制定针对具体专业的改进方案。在实践中,有些学校设计了近百个指标,希望以此对于专业培养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理解了调整和改进的不同。调整意味着决策,决策需要聚焦于关键的结果性指标,指标过多则会增加决策的复杂度,降低决策的准确性。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回到“一刀切”这种依托于一两个指标做出判断的极端的简化方式,而是要适当精简用于评价的指标数量。改进则不同,改进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服务于专业改进的指标体系可以追求详尽,以期全面深入地反映专业的优势项和薄弱项。(关注微信公众号“新锦成”,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