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了解社会需求并以此指导专业调整实践?

新锦成研究院 2024-12-24 17:49:10

社会需求是当前进行专业调整的重要导向,而社会需求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很丰富,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从较宽泛的方面来说,可以包括人才需求、就业需求、科技需求、文化需求等诸多方面。高校顺应社会需求,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既需要辩证认识社会需求的广泛性,也需要聚焦于社会需求中的关键方面。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顺应社会需求可以指聚焦于产业和行业需求,培养产业和行业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对于本科院校来说,既需要从科技进步的角度考虑基础性学科的发展,也需要从符合行业和岗位需要的角度考虑应用型学科的适配。锦囊系列文章(三)将主要从产业、行业和岗位的角度,探讨高校如何了解社会需求,并以此指导专业调整。

专业对应岗位,岗位服务行业,行业构成产业

从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看,高校首先要理顺专业到产业的关系。事实上,我国的学科专业划分,学科的痕迹和岗位的色彩兼有。对于本科专业来说,总体上遵循学科的逻辑,但是很多专业又反映出鲜明的职业特点;而高职专业则和行业或职业之间具有更加明确的对应关系。其实,对于技能型和应用型专业,内在的逻辑应当是以培养胜任某个或某几个岗位的人才为目标。提供对应岗位的企业,因其生产和提供不同产品或服务,归属于不同的行业类别。产业则是一个更大的概念,可由几个到几十个相互关联的行业构成网状结构。明确专业-岗位-企业-行业-产业的逻辑链条,是高校准确研判社会需求,明确专业就业面向的先决条件。

“窄口径”就业专业(比如多数的工科专业)面向的岗位,以及岗位和行业的对应关系较为确定,典型的代表是临床医学专业。对于这类专业,研究对应岗位及行业的人才供需趋势,判断人才供给是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可以为专业调整提供明确的外部环境信息。

对于“宽口径”就业专业(比如多数的财经管理类专业),情况就较为复杂:一方面专业可能对应多个岗位,另一方面这些岗位可能存在于多个行业。以会计学专业为例,对口的岗位是会计、财务、出纳等,而无论是第一产业中的畜牧业、第二产业中的汽车产业还是第三产业中的餐饮业,都可能有此类的岗位需求。由于这类专业难以确定和岗位及行业间的对应关系,就无法直接推测人才供需的情况,只能通过实际的就业结果(比如专业对口度)等信息间接判断。

人才供需调研,既要数据分析,也需政策研究

对于具体高校的具体专业来说,要获得关于人才供给和需求的准确历史数据是很难的,更不用说对于未来的趋势判断了。除了数据获取的困难以外,挑战还在于:其一,企业招聘行为是一个连续变动的过程,存在着大量干扰因素。比如有的企业长年放在招聘网站上的岗位需求,未必是真实的,而这类数据在统计时会被重复计算;其二,很多岗位和专业之间没有严格对应的关系,有的岗位对多个专业开放,有的岗位甚至不限专业。即使能够获知某个岗位的准确招聘人数,也不能将其等同为对于专业的人才需求。

因此,要了解过去和当前的人才供需情况,更为现实的方法是从本校的真实就业数据入手。由于大多数高校已经连续多年开展毕业生调查工作,很多人会觉得调研数据“不够准确”、“过于普通”。而实际上,对于调研数据的这一类“小数据”的深度挖掘,可以获得比招聘数据等所谓“大数据”更为准确的信息。举例来说,比如某校计算机专业的平均对口度为57%,而全省同一专业的对口度为92%,根据以上数据则基本可以判断,本省劳动力市场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较为旺盛,本校的对口度偏低一定是自身的某些原因造成的。

此外,即使能够获得准确的历史数据,从而判断出某些专业的人才需求变化,也很难对于未来的走势作出预测。举例来说,前几年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土木类专业的招生和报考都很旺盛,然而这一行业迅速遭遇寒冬,人才供大于求的现象随之产生。因此,除了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以外,还需要对于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策、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和分析,这对于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当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高等教育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也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精确匹配。现代社会的复杂多变和人才培养的滞后效应决定了,我们无法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严格按照各行各业的人才缺口去“生产”毕业生(计划式人才培养造成的问题更多、更加严重)。研判人才供需情况,更多的是关注长期趋势,为社会和产业的发展注入持续动力。当前政策导向强调与社会需求适配,可以大致理解为是对长期以来存在的严重错配现象的纠偏。

岗位能力素养,产业技术变化,须认真对待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工作。深入了解岗位能力要求与变化,与研判人才供需同等重要。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模和结构来看,除了少数的研究型大学和少数的基础性学科以外,绝大多数的本专科专业,都应以就业为主要目的。需要看到的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岗位要求脱节,毕业生能力和素养无法胜任岗位需求,造成了低质量就业的现象普遍存在。上述情况,必然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和价值实现。

了解岗位要求,最直接的方式是进行企业走访,实地了解工作任务和所需胜任能力。对于技能型专业,更为深入的方法是通过组织企业专家访谈等形式,对工作流和任务流进行分解,从而更为准确地了解每一环节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重要参考。此外,还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多种实践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

当然,由于技术环境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新的职业和岗位在不断产生,另一方面,对于现有岗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在发生飞速变化。举例来说,对于文案策划岗位,当前企业的要求不仅是优秀的文字功底,往往还需要懂得如何使用AI技术进行快速创作。除了实地走访、引入专家等方式以外,高校也可以借助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技术,对各个专业对应的主要就业岗位进行快速分析,形成不同岗位的能力图谱,为学生就业和人才培养提供关键指导。

强调人才培养需要关注岗位能力需求,并不是简单地认为人才培养和职业岗位之间应“无缝对接”,对于这一话题的争论早已有之。概括而言,还是要根据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来区别对待。一方面,人才培养不应仅关注于企业所需的能力,还应当注重人的成长,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广泛的适应力;另一方面,如果忽略了产业需求闭门造车,所培养的人才也必然无法应对当今和未来的挑战。(关注微信公众号“新锦成”,了解更多资讯)

0 阅读:2
新锦成研究院

新锦成研究院

专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分享最新数据与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