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一封信》擅自删改原文,画蛇添足,错会原意

文学私秘 2022-10-17 22:44:38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一封信》的页面上,注明作者是德国的鲍圭埃特,但用这个名字搜索,根本找不到一点作者的相关信息。

笔者到德语的相关网站上,借助翻译软件,也没有找到这个鲍圭埃特是谁。

后来用《一封信》里的关键性人名与语词,才反推出,这个课文里标明的德国作者鲍圭埃特,其实有一个更为通用性的译名:吉娜·卢克-帕奎特。

吉娜·卢克-帕奎特

可以看出,课本里的译名鲍圭埃特太过生冷,不够规范,用这个名字,根本无法找到对应的作者原名:Gina Ruck Pauquèt。

吉娜·卢克-帕奎特在德国儿童文学界也谓是大名鼎鼎,但不知为什么,中国童书界,却对她的作品翻译甚少。

吉娜·卢克-帕奎特作品

从国外的一家“百科”网站里,可以查找到吉娜·卢克-帕奎特的作品列表,作者创作时间从1959年一直延续到2003年,而作者的生卒年为1931年到2018年,这期间她写了180本书,可以说是著作等身,相当惊人,正应验了作者所说的,创作已经成为她的生活的一部分,实现了人生与写作的高度融合。奇怪的是,只是这些作品,都没有译成中文。目前能找到的中译本,只有一本儿童画册。

吉娜·卢克-帕奎特作品

吉娜·卢克-帕奎特的作品选入中国语文教材,也是对吉娜·卢克-帕奎特作品的一种肯定,但是,我们不得不说的是,既然选用了人家的课文,就应该保真作者的原意,不要对原作大加改动,如果只是个别字句,稍作修饰,还能够理解,但是中国教材的编写者,却将原作的重要细节进行了伤筋动骨的改动,就叫人很不理解了。

吉娜·卢克-帕奎特作品

下面,我们将《一封信》最初译成中文的原文列出如下,我们注意一下,与教材里的课文之间有较大的出入:

一封信

[德]鲍圭埃特,翟祖红译

现在,露茜只有跟妈妈在一起了。爸爸出国了,要过半年才回来。今天,露茜想给爸爸写封信。妈妈还在厂里,露茜早早回到家,把空调开到高档,又往锅里削了土豆,放在电炉上。她“啪”地扭开收音机,

朝窗外望了一望。

好了,她想,现在可以开始写了。她拿来一叠纸、一支圆珠笔。

“亲爱的爸爸,”露茜写道,“你不在,我们很伤心。以前每天早上我都看见你刮胡子。妈妈昨天哭了。还有,床头柜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你知道不知道,我们怎样玩“扮鬼脸”游戏呢?一到晚上,安

安静静的,只好看电视。”

正巧,妈妈进来了,她拍拍露茜的胳膊,问她:“给爸爸的信写好了没有?”

“写得不好。”露茜说。露茜一把团起纸头,丢到一边。

“那么,你就重新写吧!”妈妈说,“你写,我来炒鸡蛋。”

露茜坐到桌子前。

“亲爱的爸爸……”她写。

“我们过得挺好。”妈妈说。

露茜写了下来。

“太阳闪闪发光。有一条小狗,名字叫希比希阳光下,小狗又蹦又跳。”

妈妈说:“请写信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

露茜笑了。她写道:“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床头柜台灯了。”

“现在我们吃炒鸡蛋。

“还有,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

“噢——太好啦!”露茜叫起来.

“我们天天想你。”她写了下来。

然后,露茜在信尾画了一大束鲜花。

原文与课文的比对,可以看出,改动还是挺大的,有些改动,只是作了字句的调整,增添了一些人物动作,尽量使课文便于小学生理解,这是无可厚非的。

有的地方修改,则是对原作的错误理解。如原作里提到小女孩回到家里,“把空调开到高档”,但课文里改成了“她打开空调”,两者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最大的改动,是改变了小女孩心目中对父亲的形象定位,也将作者的深意作了曲解。

在原文中,只是强调了小女孩对爸爸的依恋之情,可以说,并没有突出慈父之爱。因为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是,一个父亲,在家里,可能对孩子并没有多少亲情的表示,但却支撑着一个家的幸福与快乐。

吉娜·卢克-帕奎特作品

在原文中,小女孩提到父亲的时候,用了这样一句话:“以前每天早上我都看见你刮胡子。”

在这句话里,可以想象出小女孩在父亲不易觉察的时光里,偷偷地看着父亲在刮胡子,这个动作里,有着小女孩对父亲作为一个男人的独到身份的好奇,因为刮胡子对于小女孩来说,是一种很奇怪的事情,只有男人才有胡子,所以,小女孩在信中表达的是对父亲身为男人的独特特征的一种特别的关注。

这无形中也透露出小女孩信里表达的一种潜在的含意,就是作为家庭支柱象征的父亲的缺席,抽掉了家里的雄性的力量支柱,这是小女孩感受中最强烈的部分。她失去了对刮胡子父亲的单向的观看,这一点足以使她意识到家庭里发生的巨大变化。

但是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却错会了原作者的用意,看到原文里没有强调父亲对女儿的一腔关爱,便自作聪明地添枝加叶,将原文改成了这样的一句:“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将原文单向的小女孩对父亲的观察,变成了父女的互动,如此一改,意思就改变了,将父亲在家庭中的顶天立地的地位,变成了父亲也开始婆婆妈妈地、外在、皮相地与女儿玩耍了。

原文中,小女孩根本没有强调父亲对她的柔情,因为这种柔情,母亲可以完整地给予她。正是因为父亲的这种顶梁柱角色的缺阵,所以,原文里接着写了一句:“妈妈昨天哭了。”这也是从女儿的心理上,感知到父亲的阳刚之气的缺位之后,母亲也有着很大的精神失落。

而小学课文里,“妈妈昨天哭了”这句话不见了。这句反映母亲也有软弱一面的关键之句,大概不符合教材编写者的“为母则刚”的高大上要求,毫不留情地给砍掉了。

吉娜·卢克-帕奎特作品

接下来课文里再度扭曲了原文里的母亲形象。

原文里母亲回来之后,并没有如改动后课文那样,“妈妈在她身旁坐下来”,鼓励小女孩继续写信,而是她忙碌地做起了家务,对女儿说:“你写,我来炒鸡蛋。”

原文里给我们的画面是,女儿一边在桌子上写信,母亲在另一边忙着炒鸡蛋,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关注着女儿写信。

可以看出,原文作者强调了母亲给予女儿以充分的写信自由,只是在忙于手里的活计之余,给予女儿以恰到好处、点到为止的点拨。

教材编写者却删除了母亲在女儿写信的时候做活计的描写,而改成了母亲一事未做,坐到女儿的身边,慎重其事地与女儿斟词酌句,共同完成了给父亲的一封信。

在原文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有着自己的软弱、因为独立支撑着家庭也有着伤心落泪的真实感人的母亲形象,而在教材里,这种对母亲的深度刻画统统一笔勾销了,而且母亲像中国人喜欢的那样,为孩子包办一切,成为围着孩子转的“宝妈”类型,连孩子写一封信,也要坐在孩子的身边,耳提面命,指点江山,这无形中弱化了原文强调的一个温润而坚韧的母亲形象质地。

吉娜·卢克-帕奎特作品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语文教材里,添加了原文中没有的意思,集中在画蛇添足地增加了父亲的“爱女儿”的描写,同时,相应地减少了母亲在家里有意培养女儿的独立思考意识、引导她坚强地面对生活、共同弥补父亲缺阵下的家庭担当的描写,把原文突出地强调父亲与母亲在家庭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蕴含着深刻人性开掘的构思给简单化、媚俗化了。

出现这样的违背原文意思的篡改的原因,是教材编写者,没有把握原作者的创作思路与意图。

我们结合吉娜·卢克-帕奎特的创作自白,可以看到她在写作中的一些追求与动机,较好地体现在《一封信》的创作中。

吉娜·卢克-帕奎特作品

一是为边缘人立言。

在《一封信》里,作者塑造了一个打工者的留守亲人家庭,这样的家庭,很少受到人们关注,而作者却能聚焦这样的群体,身为一名德国的作家,的确可以看出,她的创作态度的独到与独特。

吉娜·卢克-帕奎特作品

二是深入人物的灵魂。

吉娜·卢克-帕奎特在她的创作中说过,她力求将心比心,融入到他人的内心世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隐秘的精神领域。

《一封信》虽然字数短小,但它深入到小女孩的内心世界,通过她的情感波动,折射出的却是家庭情境中父亲与母亲的不同的情感呈现与方式,文中的父亲虽然看起来,没有给予女儿更多的情感互动,但却用他在家庭里的随意的存在,就能够给予家庭以幸福的传输,体现出父亲的爱,是在不动声色中弥满到家庭里亲人共守的空间的,而母亲也以看似漫不经心的行动,隐藏着自己的软弱,而赋予女儿在自己这一个环节里施予孩子的精神慰藉。

整封信里,最终塑造出的形象终端是父亲与母亲,而小女孩仅仅是了望家庭成员的一个窗口。

现在小学语文教材里对父亲与母亲形象的改动,恰恰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并没有领悟到原作者的创作用意,反映出教材编写人员与原作者自信与骄傲于自己能够烛照人物内心世界的原初创作动机有着天壤之别的距离。

吉娜·卢克-帕奎特作品

三是展现给孩子真实的世界。

吉娜·卢克-帕奎特对自己的写作,有着这样的要求:孩子们最好生活在真理中,没有什么应该向他们隐瞒。所以《一封信》里在短短的篇幅里,并没有美化生活,美化人物,美化现实,而是直面现实的真实,如作者在原文中吝啬得并没有过美化父亲之爱,只有小女孩的单向度的崇拜父亲,但这并不影响父亲给家庭的支撑作用与巨大的影响力。

相对而言,中国教材的编写者,明显偏离了作者的原意,美化了父亲,纯化了母亲,但这一切画蛇添足的描写,与作者的理念是相悖的。

吉娜·卢克-帕奎特作品

这根本性原因,是教材编写者,根本没有领会与把握到原作者的创作思想,甚至我们可以看出,编写者可能根本不知道吉娜·卢克-帕奎特的创作经历,从《一封信》里的作者署名为鲍圭埃特,就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只是随意地把译者译的译名拿过来放在教材里,就敷衍了事,根本没有深入地寻找作者在德国儿童文学领域的独到地位与创作思想。

从现在署名的鲍圭埃特找不到原作者的对应,就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不求甚解、糊涂了事的编辑态度。这才是课文里偏离原作者意蕴的根本原因。

16 阅读:3302
评论列表
  • 2022-10-18 10:06

    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对文学修养的要求极高!过去的文学翻译都是真正的有思想,有学识的大家做的,现在的专家学者能达到呜?丶|

    江南 回复:
    他们能把字读对,写对就不容易了
  • 吕均 17
    2022-10-19 18:22

    我们的课本就是需要这样较劲的人!!

  • Bu 13
    2022-10-19 13:26

    扯这么多,不就是想说原文好,要完全遵照原文吗?可第一,原文特别是老外的原文有很多不符合我们道德观的东西,难道都要照搬?第二,你看的也是译文,有本事拿德文原文来对照啊?[得瑟]

    细嗅蔷薇 回复:
    张口就来
    一生只对你微笑 回复:
    道德还有观念
  • 2022-10-29 07:50

    怕外国人说侵权所以改得面目全非误人子弟。

  • 2022-10-23 09:58

    咋不说一百大洋吃了回扣变成一百块钱[横脸笑]?

  • 2022-10-25 08:54

    翻译不像翻译,抄袭不像抄袭,不知道给不给版费

  • 2022-10-26 06:47

    这篇课文有什么意义吗?

    木火土金水 回复:
    中国的优秀作品那么多不用,非得用外国的,外国的有那么神奇吗?
  • 2022-10-18 11:12

    赞一个,留下备用!

  • 2022-10-20 09:15

    我就是来看看评论区有没有人能说到点子上,结果是没有一个。

  • 2022-10-20 22:06

    既然改了文章立意,当然要把或者名字也顺便改一下

  • 2022-10-22 09:17

    [不开心]因为,太隐晦的细节性表达,低年级的孩子生活阅历不够,看了是没办法理解的,他们的小脑袋转不过弯来。

  • 2022-11-01 06:45

    第一处改得很好。原文“高档”这词会让小学生误以为是高档空调,不是低档空调。

  • 2022-11-01 21:26

    或许是出版社没有版权呢[笑着哭]

  • 2022-10-18 11:02

    好棒,点赞,关注,收藏,谢谢

  • 2022-10-30 15:44

    说实在的,是说怎么会一边刮胡子一边逗孩子玩呢!原来是臆想啊[呲牙笑]。

  • 2022-11-02 14:01

    都是些鸡毛蒜皮,而且自身理解就带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不是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就是想显示自己水平,也的的确确反映了比较平庸的文学评论的水平,仅此而已!

  • 2022-11-02 20:21

    中国有那么多的文学不用,偏偏用外国的。那么多英雄都删了,为什么

  • 2022-10-22 14:30

    闲着吧,看不过去就改一下,不只有一篇文章,好多都是改得面目全非,用现在的眼光去看那时候文章,当然是要,你改了就不符合本文所表达的意思

  • 2022-10-30 15:36

    网友的争议在于,篡改记忆。教材要改,没问题,非常多古文,就是在考古研究中,不断修改,我们小时候课本上还有太空能看到长城的描述呢,直到杨利伟亲自认证,所以,改教材,有足够理由,没什么大问题。问题在于,明明大家学的是斯人,偏偏说大家学的是是人,说大家记错了,这是明摆着睁眼说瞎话!

  • 2022-10-30 15:39

    有没有可能只是对人教社不信任呢?

  • 2022-10-28 21:05

    眼看着毒害孩子 视而不见

  • 2022-10-30 07:32

    举报

  • 2022-10-30 14:40

    严谨!

  • 2022-10-31 23:32

    看这名字是法国或比利时移民

  • 2022-11-01 19:06

    翻看孩子的语文课本,除了文言文,基本上录入的文章底下都有注明本文经过适当的改写。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从名家名篇到无名氏的文章都要经过编辑的修改

  • 2022-11-02 14:15

    反正我不喜欢上这篇课文

  • 2022-11-03 12:57

    讲故事没故事内容,讲应学的新字,那为何用文学翻译的么。不知为何入选的

  • 2022-10-29 04:40

    太长了

  • 2022-10-30 16:21

    你是我这几天看了各方说事的里面,在格局和站位比较高角度的去分析整个事儿的。

  • 2022-11-08 14:23

    译名的问题纯属吹毛求疵,本身你说的国内的两本翻译作品对作者的中译名字也不一样。一个音译,除非国家有明文规定,这里三处译名各不相同,你说哪个算是正规的译名?[横脸笑]

  • 2022-10-18 11:10

    语文老师天天能看到这么可爱娃儿,慕了慕了

    筱筱 回复:
  • 2022-10-29 10:32

    这是要干嘛啊?

  • 2022-11-01 19:35

    孩子上学才知道一年级上册选的德国这篇,下册选的个小日本的那篇,是为什么?

  • 2022-11-04 09:42

    有什么是它们不敢做的???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