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澍字子霖,一字子云,号云汀、髯樵。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道光朝重臣。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授庶吉士,任翰林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道光十年(1830年),任两江总督,后加太子少保,任内督办海运,剔除盐政积弊,兴修水利,并设义仓以救荒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病逝于两江督署,赠太子太保衔,谥号"文毅",入祀贤良祠。下面是有关他的一段传奇,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陶澍未中第时,家境极为贫寒,靠教书维持生计。他生性豪爽,嗜好饮酒和赌博,即便家中没有多少存粮,也毫不在意。到了年底时,家无余粮,妻子崔氏哭着对他说:“如今贫困到这种地步,我实在无法与你一同饿死。为你着想,卖了我也可以度过这一年。不然,希望你赐予绝婚书,让我另谋生路。”
陶澍笑着说:“你的见识太浅了!我只是还没交上好运罢了。算命的说我命中注定会官至一品。暂且慢慢等,不要愁于富贵。”妻子说:“你有如此大的福分,自然会有与你同享的人。我不敢有这样的想法,就与你辞别,听候你的好消息吧。”陶澍无奈,只好写了离婚书给她。恰逢同乡一个卖饼的想要娶妻,崔氏拿到离婚书后,便高高兴兴地嫁了过去。

没了老婆,陶澍从此更加无聊,整日无所事事。起初,城外火神庙有个道士与他交好,闲暇时他常常住在庙里。道士生性喜欢下棋,棋艺却极差,但好胜心强。有人在旁边指点棋路,他总是恨得咬牙切齿。有时他先用酒食款待客人,让客人高兴,再表明自己的心意。了解他这个癖好的人,每次与他下棋必定谦让他,让他赢了自己才罢休。
陶澍与他结交后,常常一年到头下棋没有一次赢的,所以道士对他格外倾心。到这时,陶澍就带着被子来庙里住下,替道士写疏章。道士有了收入,就拿来供他饮酒赌博,花光为止。人们都叫他陶阿二。士绅们都嫌弃他,不再与他交往。
山阴碣石村有个吕某,精通星相、卜筮、遁甲等各种术数。求他算命的人络绎不绝,因此他积累了许多财富。但他乐善好施,所以人们都称他为员外。后来他在富阳开设靛青行,所用的秤公平准确,从不欺骗顾客,所以富有的商人必定到他那里交易。富阳是徽州、福建、浙江三地交会之处,众多商人云集于此,凡是酒馆饭庄、江山船都聚集在江岸。

吕某有时与客人一起游玩,就叫吕三爷的船夫来接。青楼中有落魄的女子,只要吕某看上一眼,声价立刻大增。夜晚他就通宵赌博,客人中有输钱的,吕某必定替他调解周旋。而吕某赌博有特殊的秘诀,每次赌博总是赢。他得到的金银常常放在床头,客人有时拿去用,他也不过问。偶尔问起,就笑着说:“银子本来就是活物,可能是幻化了吧。”他的大度都像这样。
戴痴是吕员外的仆人。他生性极为孝顺,因为不能赡养父母,所以不娶妻。每次吃饭必定先用一个小碗祭奠祖先然后才吃。他喜好拳术,为人豪爽侠义又勤俭节约。所以得到的俸禄,常常存放在主人那里。只要看到别人有急难,就指挥千金毫不吝惜,人们常常把他看作痴人。他也善于饮酒,常常因为没有酒友而感到遗憾。
一天晚上,戴痴在市集上饮酒,看到陶澍袒着衣服在买酒喝,酒量很大,就叫住他,问他是什么人,陶澍回答姓陶。戴痴说:“市集中有个陶阿二,是不是你?看你这副模样,似乎不是平庸的人。你酒量如何?”陶澍说:“我喜欢饮酒,但始终没有能让我喝醉的人。你难道是查户口的吗?何必啰嗦地问个不停。”戴痴非常高兴,说:“我要与你较量一番。”于是买了两瓮浊酒,拉着他一起对饮。两瓮酒喝完了,陶澍微微有些醉意,而戴痴已经酩酊大醉了。陶澍起身离去。第二天戴痴醒来,又去找陶澍喝酒,两人从此成了酒友。

富阳有个以卖酒为业的窦翁,只有一个女儿,长相极为丑陋,脸上满是青瘢,额头宽阔,牙齿稀疏。算命的却说她会接受一品封诰,窦翁怀疑他在戏弄自己。只是女儿年龄渐长,来求亲的女婿总是相继病故,所以三十岁了还没有出嫁。
这天晚上,窦翁的女儿忽然梦见黑猿扑在身上,惊醒后把这事告诉了父亲,窦翁想了半天:“莫非有属猴的人来向你求亲吗?”第二天戴痴来买酒,看到窦翁的女儿,问是否已经订亲,窦翁回答说还没有。并且说:“我地位低下,女儿又丑陋,还有谁愿意娶她呢?”戴痴于是说起陶澍,打算为他说媒。窦翁听说过陶澍,不满地说:“不就是陶阿二吗?他这人沉迷赌博又酗酒,日后难道让我女儿靠喝西北风过日子吗?”
戴痴对窦老翁的话很不以为然,摇头说道:“嘿!只怕你的女儿没有这样的福气。不然的话,像陶秀才这样的人如果永远贫贱,我就剜去自己的两只眼睛。”窦翁问陶澍的属相,戴痴回答说:“属猴。”窦翁想起女儿的梦,有些心动,对戴痴说:“明天你和他一起来吧,我看看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第二天,戴痴邀请陶澍到窦翁家,窦翁一见,居然看中了,当即就答应订婚。陶澍以自己住在庙里,身无分文,怎么能娶妻为由推辞。窦翁就商量让他入赘,女儿能纺织,不会拖累他。陶澍说:“即便如此,目前也需稍作准备,两手空空,怎么办?”戴痴又从旁鼓动,主动承担一切费用。
戴痴自己也没有银子,他到吕员外那里,准备借三十两银子,吕员外问是用来做什么的,戴痴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他。吕员外惊讶地说:“这姓陶的是位秀才,你怎么会认识他?”戴痴说:“这个人终究不是普通人,所以与他亲近。”吕员外心生好奇,想亲自给陶澍相面,就让戴痴叫他来。
吕员外一见陶澍,大为惊讶:“这是天下贵人啊!只是早年有些落魄。以后印堂运交上就会大吉,只是木形人活不到长寿之年,但已经足够了。”回头对戴痴说:“这件事我应当帮忙。”立刻赠给陶澍五十两银子,对他说:“婚后希望与新夫人光顾一下。”陶澍答应了,并且说这恩情一定会有报答。

吕员外说道:“区区小事本不值得挂在心上,只是我有所托付,我已经有四个孙子,二孙子命犯官刑,日后应当出自你门下。如果承蒙你记得,还望你垂怜。”随即叫出他的孙子来叩头,陶澍心里记住了,拿着银子回去。婚后三天,带着夫人去拜访吕员外。吕员外看了夫人的相貌,也说她会成为一品夫人,留他们夫妇在家中欢宴了一整天才回去。
从此夫妻二人相处融洽,织布的声音常常与读书声相互交织。陶澍的学问也大有长进,第二年考中举人。进京后以教习身份被授予知县,分派到湖北任职,有能干官吏的好名声。不到十年,官至地方长官。后来他巡抚江南,遇到荒年,他向朝廷请命,赈灾和减免赋税同时进行,救活了几十万人。吴地的人都把他当作神来祭祀。接着他清理盐政,受到皇上赏识,眷顾非常深厚。陶澍后来在两江总督任上去世,这时窦翁也已经去世。陶澍临终前,嘱咐子孙世世代代祭祀窦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