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传奇——牙牌占卜

智者聊过去 2025-03-26 15:40:58

无锡乡试牙牌占卜传奇

牙牌占卜,这一古老的技艺,相传起源于宋宣和年间,历史悠久。近世有《牙牌数》一书,被人们用来占卜,与古代的棋卜、摴蒲卜等技艺同属一类。在占卜开始前,士子们怀着敬畏与期待的心情,将牙牌置于桌上,心中默默祈祷。

光绪己卯年,江南乡试在即,无锡的士子们心中满是忐忑与期待。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对未来的预知,无锡的士子们在考试前聚集在一处,决定以牙牌占卜来预测此次乡试的结果。

随着牙牌的翻动,占卜的结果逐渐显现。牙牌上出现的辞句是:“大开围场,射鹿得麞。顾盼自喜,中必叠双。”这句话仿佛带着神秘的力量,让在场的士子们心中一震。他们纷纷猜测这句占卜辞的含义,试图从中找到自己此次乡试命运的线索。

无锡的士子们对牙牌占卜的结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一些人认为,“大开围场”意味着此次乡试将有众多考生参与,竞争将异常激烈;“射鹿得麞”则象征着考生们在考场上如猎人射鹿一般,追求功名,而最终得麞,暗示着有人将脱颖而出,获得佳绩;“顾盼自喜”描绘了那些自信的考生,他们在考场上镇定自若,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而“中必叠双”则被解读为此次乡试中,无锡县将有两人同时中举,且这两人可能有着某种联系。

带着牙牌占卜带来的神秘与期待,无锡的士子们走进了考场。在考场上,他们奋笔疾书,尽力展现自己的才学。时光荏苒,考试结束,士子们带着紧张与期待等待着放榜的那一刻。

当榜单公布时,无锡的士子们惊喜地发现,此次中试的果然有两人,一位姓顾,一位姓章。“顾”字在牙牌占卜的辞句中明确出现,而“射鹿得麞”这一句,更是巧妙地暗合了“章”字。这一巧合让士子们对牙牌占卜的灵验赞叹不已,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鲁伯阳贿官

光绪年间,内监张秀林与直隶候补道鲁伯阳勾结,为了谋取江苏苏松太道一职,鲁伯阳不惜花费二十四万两白银进行贿赂。他们约定先支付八万两,等到官职到手后再付八万两,上任半年后再付剩余的八万两。此事在官场和民间传得沸沸扬扬,众人议论纷纷,一片哗然。

丹徒的丁叔衡太史听闻此事后,在与客人闲谈时提及。客人随手拿起牙牌占卜,得了一句谶语:“鲁阳挥戈,千古奇事。朝暾熊熊,顷刻即逝。”这句话暗示鲁伯阳此次虽然费尽心力谋取官职,但终究如朝日一般,虽炽热却难以持久。

鲁伯阳当时在保定,他的儿子留在京城打理此事。为了筹措巨额贿银,鲁伯阳的儿子找到四大恒钱庄,愿意支付高额利息来借贷。双方几乎已经达成协议,但有一位老商人坚决不同意。他认为鲁伯阳年事已高,超过七十岁,人生所剩时日无多,而且他的资历与资格也不符合常规的晋升途径。老商人担心地方官员会从中作梗,不让鲁伯阳到任,再加上此次贿赂行为太过张扬,言官们未必会保持沉默。因此,事情最终未能谈妥。鲁伯阳的儿子又尝试向票号求助,但同样遭到拒绝。

然而,朝廷的谕旨已经下达,鲁伯阳谋取的官职看似已成定局。于是,那些参与索贿的人纷纷向鲁伯阳的儿子勒索钱财。就在此时,江督刘忠诚公刘坤一发电报给总署,请求暂缓让鲁伯阳赴任。御史高燮曾、李慈铭也纷纷上疏,请求对鲁伯阳进行考察。鲁伯阳的儿子见形势不妙,惊恐万分,仓皇逃遁。鲁伯阳最终未能到任,只能继续留在直隶候补。至此,当初牙牌占卜的预言得以应验。

蒋霞初奇遇记

在清朝时期,耒阳的蒋霞初前往长沙办事,途中在一家旅舍歇脚。这天傍晚,他在旅舍中遇到了一位信局的走信夫,正卧病在床,面容憔悴,气息微弱。蒋霞初心生怜悯,便主动上前为其诊治。经过几日的精心调理,走信夫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康复。

走信夫病愈后,前来向蒋霞初致谢。他看到蒋霞初的案头上摆放着许多关于奇门遁甲占卜的书籍,便说道:“您对奇门遁甲也有所研究吗?这门学问深奥难测,若无名师真传,很难真正领悟其中的奥秘。”蒋霞初听闻此言,心中一惊,忙向他询问详情。走信夫说:“承蒙您为我治病,我愿将实情相告,我研习这门学问已久。”

蒋霞初听后,心中大喜,便向走信夫求教占卜之术。走信夫沉思片刻,说:“这并不难,只是需要得到我的师父认可,他若同意教授您,我定会倾囊相授。”蒋霞初急切地询问师父的住处,走信夫神秘一笑,说:“今晚我会请师父前来。”

当夜,走信夫为蒋霞初打扫干净寓所,将他安置在内室中,叮嘱道:“无论听到什么动静,都不要惊慌。”夜半时分,走信夫在屋外徘徊等待。突然,一阵呼啸的风声从天而降,月色瞬间变得昏暗无光,屋内的灯火也瞬间熄灭。蒋霞初透过门缝偷偷观望,只见走信夫披散着头发,长长地跪在地上,面向床榻低声细语,声音细若蚊蝇,难以听清。

过了许久,仿佛有一个人影从窗户边悄然站起,风声再次呼啸而过,整个房间瞬间充满凉意。片刻之后,一切归于平静,灯火又自行明亮起来。走信夫这才将蒋霞初叫出,告诉他:“我的师父说,您并不能学习这门占卜之术。”蒋霞初听后,心中虽有失落,但也只能无奈作罢。

0 阅读:2
智者聊过去

智者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