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是大清入关后第六位皇帝,乾隆皇帝的孙子,嘉庆帝嫡长子。
道光帝乾隆四十七年出生,生母是嘉庆帝发妻—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喜塔腊氏虽非出满勋贵族出身的名门闺秀,祖上还是包衣(全族抬旗二十几年后喜塔腊氏参加选秀,所以并不算是大清出身最低的皇后),但喜塔腊氏是乾隆亲自为皇储永琰挑选的嫡福晋。
了解乾隆的人都知道,乾隆在乾隆三十八年就已经将年仅13岁的嘉庆秘定为皇储,所以乾隆为嘉庆挑选的不仅仅是嫡福晋人选,更是未来的母仪天下的人选。
乾隆四十七年,喜塔腊氏生下嫡长子绵宁。
作为嘉庆的嫡长子,乾隆对绵宁不仅仅是祖父看孙儿那般亲切,更是在看未来的皇太子、甚至是皇帝。因为乾隆有非常强的立嫡的心思,自然想要嘉庆能在继位后将绵宁立为皇太子。
如此一来,乾隆对绵宁这位皇孙可以说是极其宠爱。
乾隆六十年二月,乾隆亲自为嫡长孙绵宁挑选了一位出身高贵的嫡福晋钮祜禄氏,此女便是道光帝第一位皇后—孝穆成皇后。孝穆成皇后是“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直系后裔、乾隆年间一等果毅继勇公阿里衮的孙女,生母是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的族孙女。
或许在乾隆的眼里,只有出身如此高贵的名门之女,才能配的上未来的皇太子绵宁。
嘉庆是个明白人,又怎么会不懂父皇的意思呢?
只可惜钮祜禄氏福薄,嘉庆登基十三年后去世。
了解嘉庆帝的都知道,嘉庆帝是在皇考乾隆病逝后才正式亲政的,也就是嘉庆四年。就是在亲政的这一年,嘉庆将嫡长子绵宁秘定为皇储。
既然是内定的皇储,钮祜禄氏病逝后,嘉庆帝便迫不及待为绵宁挑选继福晋人选。其实绵宁的侧福晋富察氏同样是出身于名门,乾隆第一位皇后孝贤皇后的近支宗亲,孝贤皇后伯父马齐的直系后代。而且不管是皇帝还是宗室王公,都有将侧室扶正的例子。嘉庆帝可以直接下旨,将富察氏扶正为继福晋,是最方便直接的。
但是嘉庆帝仍旧觉得富察氏的出身“配不上”未来皇后的位置,便在满勋贵族中为嫡长子绵宁挑选继福晋人选。经过多次筛选后,最终决定将出身于佟佳氏一族的佟佳氏,嫁给绵宁为继福晋。
佟佳氏也就是道光帝的第二位皇后—孝慎成皇后,值得一提的是孝慎成皇后虽然不是道光帝最宠爱、生育子女数量最多的一位皇后,但却是道光帝祭奠次数最多的一位皇后。可见道光帝对孝慎成皇后的感情,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孝慎成皇后确实也值得道光帝缅怀一生,她不仅出身极其高贵,而且重情重义,也难怪道光帝夸赞孝慎成皇后为“好媳妇”。
而且孝慎成皇后的侄女——端恪皇贵妃,很值得一提,她并没有参加繁琐的选秀,而是由母家直接送入宫成为咸丰帝妃嫔。而且她还创造了一个一个记录:是大清唯一一位历经五朝的皇贵妃,她经历见证的比慈禧还要多。
01孝慎成皇后佟佳氏究竟出身有多高贵,连出身名门世家的侧福晋富察氏都要逊色几分?
父亲是三等承恩公舒明阿
高祖父是康熙朝内大臣、一等公佟国纲第三子夸岱
舒明阿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若是提到佟国纲大家好像没有不熟悉的。佟国纲与佟国维兄弟二人,是康熙皇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亲兄弟,也就是说佟国纲与佟国维是康熙的亲舅舅。
佟佳氏一族其实在满清入关的时候虽然也是名门望族,但是与钮祜禄氏家族、赫舍里氏家族相比还逊色很多。更何况在康熙朝之前,佟佳氏一族还属于汉军旗,自然跟满洲上三旗的勋贵家族无法相提并论。
所以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刚入宫的时候,只是一个没有正式封号的格格而已(地位低于小福晋,最低等的妃嫔)。即便是后来生下了皇子也没能母凭子贵,一直到儿子玄烨继承皇位,孝康章皇后才算是熬出了头,有了皇太后之尊。
虽然孝康章皇后头上还有孝庄太皇太后、母后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但能从一个没有封号的格格,一跃成为太后,确实已经很难得了。
只不过孝康章皇后并没有享福,在太后位上还不到两年便病逝了。
为了弥补对生母的亏欠,康熙将生母的娘家——佟佳氏一族抬入汉军镶黄旗。
此时的佟佳氏一族开始崛起,在孝懿仁皇后、佟国纲、佟国维的努力下,佟佳氏一族再上一个台阶,被抬入满洲镶黄旗,成为上三旗的一部分。凡是上三旗出身的非富即贵,这也就意味着佟佳氏一族从此时开始,正式跻身于满勋贵族行列,让佟氏一族有了“佟半朝”之称。
从雍正朝到嘉庆朝虽然没有佟佳氏一族的女子成为皇后,但佟佳氏一族跟钮祜禄氏家族(孝穆成皇后出身的家族)一样,都是满勋贵族中最不可忽视的。
或许对于嘉庆帝而言,只有这样出身的女子,才能匹配未来的皇帝。
其实也可以看的出,嘉庆帝确实非常重视嫡长子绵宁,也愿意为绵宁花心思。
佟佳氏入府的这一年,绵宁长子奕纬出生。
奕纬的生母那拉氏出身极其低微,只是潜邸的一个奴婢而已。
为此即便是那拉氏生下皇长子奕纬,也不能亲自抚养。
绵宁虽然很不喜欢那拉氏所生的长子奕纬,但是嘉庆帝得知后很是宠爱。便下旨让绵宁继福晋佟佳氏亲自抚养,佟佳氏刚入府便得了一儿子。虽然不是自己亲生的,但是佟佳氏对奕纬是百般疼爱、照顾有加。奕纬能有这样的养母,确实也是一大幸事。
绵宁对继福晋佟佳氏还是比较宠爱的,不过二人成婚差不多五年后,佟佳氏才生下一个女儿。可能有人纳闷:既然绵宁宠爱佟佳氏,佟佳氏身体也好好的,为何婚后好几年才生下一女呢?
其实这跟近亲结婚有关系:
康熙的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是康熙的亲表妹,孝懿仁皇后嫁给康熙后多年才好不容易怀孕,生下一女,但是很快便夭折了。
佟佳氏是孝康章皇后亲兄长佟国纲的直系后裔,而绵宁是康熙的直系后裔,二人的关系虽没有康熙与孝懿仁皇后那般亲近,但是也是有血缘关系的。
如此佟佳氏多年未育也是情有可原,嘉庆十八年佟佳氏生下一女。
虽然不是儿子,有些遗憾,但毕竟是绵宁嫡长女,绵宁还是很高兴的,将女儿视为掌上明珠
随后不久,绵宁便被封为智亲王,佟佳氏自然成为当之无愧的智亲王嫡福晋。
嘉庆二十四年,是嘉庆的六十大寿,嘉庆帝本就喜欢绵宁长子奕纬,所以便将奕纬封为贝勒;可见嘉庆对绵宁长子的重视,其实本质上是对绵宁的重视。
但是嘉庆帝的六十大寿刚过不到半月,佟佳氏所生的女儿便夭折。
佟佳氏非常伤心,毕竟这是佟佳氏唯一的孩子,才六岁而已。
嘉庆帝本就喜欢这个孙女,孙女突然夭折嘉庆帝自然也伤心,下旨将孙女追封为和硕格格。
次年,嘉庆帝在避暑山庄突然病逝,绵宁作为嫡长子成为毋庸置疑的皇位继承人,史称道光帝。道光帝继位后,便将嫡福晋佟佳氏册封为皇后,将夭折的嫡长女追封为固伦公主。
03道光帝继位时,虽然已经38岁,但是仅有一位皇子奕纬承欢膝下。但奕纬的生母毕竟出身低微,道光帝并不当回事。而且道光帝继位时,妃嫔数量非常少,道光帝虽然对这些潜邸的旧人进行了册封,但实际上位份都很低,除了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外:
奕纬生母那拉氏因为生育奕纬有功,被嘉庆帝封为绵宁的侧福晋,道光帝称帝后,将那拉氏册封为和嫔;之后因为儿子的缘故被晋封和妃,道光十六年病逝。
我们前文中提到的绵宁侧福晋富察氏,被封为恬嫔;从道光帝继位到道光二十五年富察氏病逝,位份一直没有得到晋封,可见道光帝是真的不喜欢富察氏。
潜邸时的侍妾格格赵氏,被封为平贵人;道光三年病逝。
潜邸时侍妾格格孙氏,被封为定贵人,道光二十二年病逝,一直到病逝前位份都没有晋升。
其实终道光帝一生,一共有四位皇后、一位皇贵妃、三位贵妃、三位妃、四位嫔,但是除了生育孝慎成皇后佟佳氏理所应当被封为皇后、那拉氏因为生育奕纬有功,其他潜邸的老人,道光帝似乎都很不待见,不仅没有生育子女,而且连位份都没有变化。
这一点,道光帝似乎显得有些忘旧、薄情寡恩,远不如他的祖父乾隆皇帝。
乾隆潜邸时的旧人,大部分都做到了皇贵妃、贵妃的位置上。即便是汉人出身的苏氏,最终都被封为纯惠皇贵妃。
佟佳氏虽然不是道光帝发妻,但是与道光帝在一起生活多年,又怎么会不了解枕边人呢?
道光帝的第三位第四位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子等都是在继位后,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的新人。道光帝“只闻新人笑不闻旧人哭”,将这些新入宫的年轻妃嫔不断地晋升位份,而忘了昔日潜邸时陪伴道光帝的旧人们。
佟佳氏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本就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自然会对潜邸出来的老人多一分照顾,哪怕位份不能提升,其他方面照顾一些还是可以的。
道光九年,佟佳氏按照祖制主持亲蚕礼。此时道光帝的后宫中除了佟佳氏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外,就属全贵妃钮祜禄氏的位份最高(道光帝最宠爱的一位妃嫔,佟佳氏病逝后,全贵妃晋封皇后母仪天下)。但是佟佳氏并没有让位份上仅次于最的全贵妃陪同一起,而是让奕纬的生母和妃陪同。
亲蚕礼皇后所主持,率领众嫔妃祭拜蚕神嫘祖、并采桑喂蚕,鼓励国人勤于纺织的礼仪,和由皇帝所主持的先农礼相对,界定男耕女织的工作区分
道光十三年,佟佳氏病重时,又是让和妃代替行皇后之礼。
全贵妃如此得道光帝宠爱,道光帝怎么肯让一个不受宠的妃嫔和妃越俎代庖呢?
这只能说明,道光帝确实非常尊重皇后佟佳氏。佟佳氏是奕纬的养母,和妃是奕纬的生母,二人还都是潜邸时的老人,关系亲密也是能理解的。
既然皇后倾向于和妃,道光帝也得给皇后面子。
另外潜邸的老人位份高一些的还有恬嫔富察氏,道光十一年皇四子奕詝出身,奕詝满月时需要举行添盆礼,佟佳氏特地让恬嫔以恬妃的身份为奕詝添盆。其实富察氏从未被晋封为恬妃,是佟佳氏暂时让富察氏享受妃子的待遇。
在佟佳氏病逝后,富察氏每年都会前往储秀宫祭奠。出身潜邸的妃嫔并非只有富察氏一人,佟佳氏能选富察氏年年祭奠,可见二人的关系相当不错。
佟佳氏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需要管理的事情很多,但还是想着潜邸时的姐妹,很是难得。
除了佟佳氏皇后的职责外,其实跟她的重情重义是分不开的,这也是她与生俱来的教养。
03道光继位后,新入宫而且比较得宠的几位新人:
静嫔博尔济吉特氏(孝静成皇后),连生两子但都夭折;
祥贵人钮祜禄氏,生下皇五子奕誴
全贵妃钮祜禄氏,生下皇四子奕詝
道光十一年,道光帝唯一长大成人的皇子奕纬突然去世,这让养母佟佳氏与生母和妃都非常的伤心。但是让道光帝高兴的是,皇四子与皇五子接连出生。
佟佳氏本就是一个极其重情义的女子,自己的女儿夭折后便一直心情不好,再没有怀孕;养子奕纬突然去世,让佟佳氏更加抑郁寡欢。
从道光十二年开始,佟佳氏便开始手脚发麻,虽然有太医照顾,但一直不见好;道光十三年正月,佟佳氏病情加重,如此三月份的亲蚕礼才没有亲自前往,让和妃代劳的。
道光帝虽然在佟佳氏千秋节时好好的热闹一番,希望佟佳氏病情能有所好转,但是佟佳氏很快便去世了,年仅41岁而已。
在佟佳氏病逝后,在道光十三年七月的大考中(翰林院和詹事府的考核),道光帝为了缅怀佟佳氏,竟然出了一个题目为《落叶赋》。可见道光帝虽然喜新厌旧,但对佟佳氏还是顾全夫妻恩情及面子的。
道光十五年,佟佳氏与道光帝发妻孝穆成皇后一同下葬慕陵地宫。
从佟佳氏病逝到去世两周年,道光帝先后为佟佳氏祭酒60余次,这在整个大清都是非常罕见的。除此之外,道光帝还写了很多缅怀佟佳氏的诗词。
04孝慎成皇后佟佳氏虽然已经病逝,但是她的家族后代还在书写新的历史。比如她的亲侄女端恪皇贵妃,虽然一直在历史上默默无闻,但是因为历经五朝,见证了整个大清晚期,成为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端恪皇贵妃道光二十四年出生,比咸丰帝小13岁。
(为了区分孝慎成皇后佟佳氏,下文中将端恪皇贵妃称为小佟佳氏)
咸丰八年同玉贵人叶赫那拉氏直接被送入皇宫,被没有参加选秀,刚入宫便是祺嫔,居住在承乾宫。能够一入宫便被封为祺嫔,可见受其姑母孝慎成皇后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小佟佳氏是一个颇有姿色的美人,也因为自己的美貌得到咸丰帝的宠爱。
咸丰帝其实是一个比较好色的皇帝,不仅后宫“佳丽三千”,还在圆明园养了很多的汉人美女。能够从这些多的美人中脱颖而出,得到咸丰帝的宠爱,是很不容易的。更何况小佟佳氏入宫的时候叶赫那拉.杏贞已经母凭子贵,被封为懿贵妃,宠冠六宫。
但是小佟佳氏硬是将自己到手的宠爱给“作没了”,因为小佟佳氏虽然长得漂亮,但是不苟言笑,总是板着一张脸。咸丰帝见惯了后宫妃嫔对自己笑脸逢迎,对冷若冰霜的小佟佳氏自然是有意见了。
次数多了,咸丰帝受不了小佟佳氏的冷脸,便再不宠幸。
而且咸丰帝在咸丰十一年病逝了,小佟佳氏终咸丰一朝,就只是嫔位。
小佟佳氏皇贵妃的位份,是后来的几位皇帝晋封的。
咸丰十一年,咸丰帝病逝后,同治帝登基,将小佟佳氏晋封为祺妃,居住在寿康宫东宫。
同治十三年,同治帝病逝,光绪帝登基,将小佟佳氏晋封为祺贵妃,这一年小佟佳氏31岁。
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帝病逝,溥仪登基,将小佟佳氏晋封为祺皇贵太妃,这一年小佟佳氏65岁。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小佟佳氏在光绪三十四年以前虽然位份得以晋封,但是都不是太妃。一直到溥仪继位,才有了太妃的名分。
在晋封皇贵太妃两年后,小佟佳氏病逝。
1911年,在小佟佳氏病逝一年后,葬入定陵妃园陵。
小佟佳氏在病逝的前两年才被晋封为皇贵太妃,名分来的太不容易。她也因此成为咸丰帝所有妃嫔中最后一位去世的,也是整个大清最后一位以皇贵妃的规制下葬的。
小佟佳氏道光年间出身,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见证了整个大清朝晚期的历史,可以说她所见证的事情,比慈禧见证的还要多。
只可惜,她空有一副好皮囊,并不懂得如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