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帝刘贺做尽坏事,囚禁流放早逝,到底谁不放过他?

裂谷长河本人 2025-02-16 11:23:58

在我国的汉朝历史中,废帝刘贺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如果没有考古发现的南昌海昏侯墓,或许他早已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汉武帝的孙子刘贺在位27天就被废黜,他在短短的执政期内竟做了1127件荒唐事,平均下来每天将近40件。霍光这一权臣全权操控刘贺的命运,用起来迅速,废起来同样果断。刘贺的荒唐举动与霍光的政治谋划到底有何牵连?本文通过细致梳理史料,重新还原这位命途多舛的君王。

在刘贺被废黜后的日子,他的地位非常微妙。据《汉书》的记载,刘贺被赐封二千户的汤沐邑,保留了王族的全部财物,但他失去了对昌邑国的统治权,那里变成了山阳郡。虽然回到封地,他却行动不自由。汉宣帝极其警惕,对于刘贺的一举一动充满了防范。张敞,汉宣帝派遣的山阳太守,经常亲自前往刘贺的居所,“故昌邑王居故宫,奴婢在中者百八十三人,闭大门,开小门,廉吏一人为领钱物市买,朝内食物,它不得出入。”从这些严苛的监控措施不难看出,刘贺的一生实际上是在高度戒备和监禁中度过的。

刘贺是汉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的次子刘髆的儿子,继其位为第二代昌邑王。史料记载,从小他便不拘规章,任性妄为。刘贺五岁时继承王位,却未能改掉不羁的习性。在汉武帝治丧期间,他仍旧跑去打猎,毫不顾忌宫廷的丧礼规制。王吉曾严格训斥他,而刘贺却赏赐酒肉,不思悔过。无论是郎中令龚遂对他的再三规劝,还是对他进行教导的读书人,刘贺均置若罔闻,荒唐依旧。当凌晨被告知要继位为帝时,他并未急躁,而是一反常态地优哉游哉,次日才赶路。然而在路途中,他又突然着急,以至于随从和马匹劳累不堪。

入主宫廷后的刘贺未改本性,继续追求声色犬马的荒淫生活。昌邑的旧部悉数被他带到了长安,宫中成了鼓手、斗狗师、戏法艺人云集的乐园。刘贺不仅违反禁食荤腥的宫禁,甚至奸污了汉昭帝的宫女,令宫廷乌烟瘴气,威信尽失。霍光,这位掌控朝政的大将军,看着自己支持的皇帝如此荒唐不堪,逐渐萌生了更换帝王的念头。

废黜皇帝绝非易事,霍光找到了田延年商议。田延年建议道,“大将军既认为此人不能安邦治国,何不禀告皇太后废除他,再立贤明之人呢?”霍光心有所动,但尚存顾虑。田延年又引用了古代伊尹废昏君太甲的事例,霍光却依旧犹豫不决。后找到车骑将军张安世商议,得到同意后,又通知丞相杨敞。杨敞起初惧怕,但在夫人的劝解下,同意了废帝的决定。

霍光将文武百官召集到未央宫,共同商议废黜刘贺之事。作为权臣,他开宗明义,指责刘贺的荒淫无道,危害社稷。田延年挺身而出,支持霍光的提议。一众群臣受到威逼,无奈顺从。刘贺被召见到太后面前,尚未知大祸临头,但很快便被剥夺了帝位。尽管试图争辩,但已于事无补,佩戴的玉玺被取下,刘贺被困守在长安的昌邑王官邸。

废帝刘贺不仅失去了皇位,还失去了赖以栖身的昌邑国,变为行动受限的普通庶人。霍光和汉宣帝对他监视严密。曾有侍御史严延年上奏指责霍光专权废帝,实际上代表了社会舆论。为了平息舆论,刘贺虽失权,但生活水平尚可。然而,汉宣帝登基后出现了改变。公元前66年,铲除霍氏家族及党羽,宣帝改元“元康”并恢复了众多功臣后裔的封爵。与此同时,他将刘贺封为海昏侯,移至豫章郡,指定食邑。

刘贺在被废黜之后,史官对其形象进行了有意的抹黑,将其塑造为一个“荒淫无道”的君主。但是,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料揭示出刘贺并非如史籍所载的那般恶劣。在昌邑国时期,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儒家学说颇有研究。废黜之后,他在海昏侯国的日子里过得相对安宁,并且留下了众多文化遗产和经典著作。

0 阅读:1
裂谷长河本人

裂谷长河本人

裂谷长河